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去年723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07:56 大连晚报

  去年723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立案的这些提案占征集提案总数的91.1%,由87个承办单位办理,其中92.3%的提案被采纳或纳入计划逐步解决本报记者陆彤张晓昭 王树霖

  去年,政协委员就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再造大连发展软环境、政府部门实行阳光津贴以及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房屋买卖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业再就业问题、供暖、交通、医疗保险等问题提交了794件提案。经审查,立案723件
,占征集提案总数的91.1%。如今,一年过去了,记者从昨天的政协全会上了解到,这些提案经87个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现已全部办结,92.3%的提案被采纳或纳入计划逐步解决。

  例如,市政府为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烟大铁路轮渡和金窑湾铁路复线建设,协调启动东边道铁路项目,配合铁道部规划修建沈大客运专线,使陆上集疏运铁路网络规划更趋科学合理,推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市政府金融办在制订《大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时,采纳郭晓利委员提案中关于发展期货市场,推进期货品种多元化的重要建议,给予期货业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大商所恢复了玉米期货品种,增加了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市农委认真落实委员涉及“三农”问题的提案,升级改造大连农业信息网,实施万名农民上网工程,优化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功能,规范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科技培训,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二、三产业,拓展农业外部增收渠道,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

  于怀江等委员提案《从体制与机制创新入手,再造大连发展软环境》,被确定为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一号提案”。市委、市政府对提案涉及的6方面16个问题分解细化,责成30个承办单位办理落实。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软环境建设,在深化先导区管理体制和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加强服务型政府和公务员队伍建设,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大依法执政力度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市委政研室采纳鲁世仑等委员提案,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研,正在制订我市第一个政治文明建设规划。8位民主党派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在我市党政机关行政事业部门中实行“阳光津贴”工程的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市人事局、财政局深入调研。目前,此项工程正在分阶段稳步实施。蒋铭辉等委员提案建议,市政协应改进视察工作,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对历年的“一号提案”实行“回头看”。对2001年度“一号提案”《关于加快建设我市北方人才高地的建议》实行跨年度跟踪,有组织地开展无陪同视察,强化了民主监督职能,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市人事局为吸引和鼓励国内外人才来我市工作或创业,制订了《大连市引进人才若干规定》和《大连市人才工作居住证暂行规定》。市政府为推进均衡教育,整体提高城乡教育发展水平,投入巨资,一次性改造中小学危旧校舍,扶持建设农村高中校舍,补贴教育信息化工程资金。市文化局、国土房屋局、规划局等部门为保护和研究我市历史文化遗产,确定一批重点保护街区,抢救性维修旅顺火车站、横山书院等老建筑,立项筹建营城子古墓博物馆。市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订了《大连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谭臻尧等委员提案建议,积极开辟创业型就业之路,做好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工作,建立房屋拆迁制度,将住房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整顿房屋买卖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市政府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并举,去年,新增城镇就业和再就业16万人,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跃上新台阶。市法院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持对此类案件依法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市工商局拓宽合同监管执法领域,深化“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加大对格式条款中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对提案反映的基础设施建设、供暖供气、环境保护、交通管理、道路畅通等热点难点问题,市政府将其列入18件实事中,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经过近一年的努力,11000户居民用上煤气,供热面积新增288.8万平方米,并提前4天供热。为确保城市道路交通顺畅有序,保障行人安全和残疾人权益,在易发交通事故路段,修建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在市内四区交通主干道、公共场所和大型公共建筑物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主次干道设置限速标志,主要道口增设信号灯,全市信号灯路口“电子警察”覆盖率达90%以上。

  注重实效,积极推动提案办理。去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夏德仁等市领导分别对60件重要提案作了批示,并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承办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研究和办理提案,直接促成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

  作者:本报记者 陆彤 张晓昭 王树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