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爱是生命的主题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05:1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记《成都晚报》副总编辑傅有权同志

  本报记者曾颖

  老傅走了。2004年12月16日,成都新闻圈中传出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成都晚报》副总编辑傅有权同志,在年仅5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所深深热爱的新闻岗位。他走的时候,距他被确诊为结肠癌仅仅一个月时间。这一天,距他正式担任《成都晚报》副总编辑不到三个月,这正是晚报的发展需要他用热情和智慧去大展拳脚的时候。对于这位资深新闻人在最美好的壮年时代悄然离去,很多人流下了热泪。

  正如傅有权同志的老上级老朋友——《成都晚报》总编辑佟小庆为他撰的挽联所言:多少事未做多少业未成痛惜华年早逝;多少情未了多少意未穷哭唤英灵重生。挽联的横批为:望君归。这正反映了每个同事的心声。

  在傅有权同志去世的一个多月里,很多人至今还不能完全接受他已离去的这一事实。在大家的记忆中,老傅仍充满热情地活着。他生命最后旅程中点点滴滴的记忆,则更是让人刻骨铭心。

  同事兰杰永远忘不了在老傅发病的2004年10月下旬,他看到老傅流着虚汗捂着肚子坚持值班签版。他实在不忍心看老傅咬牙硬挺,于是将老傅的情况报告了佟总,佟总得知情况后马上安排人顶替他值班,但老傅最终坚持把班值完。

  事实上,老傅的肚疼在一段时间已频频发作。就在头天晚上,他下班回家,妻子外出有事。这天,老傅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坐在沙发上,突然剧痛袭来,这位好强的男子汉硬是咬牙挺住。40多分钟里,他的内衣已被大汗湿透。妻子回家见状,不禁泪流满面,劝他去医院检查,要他给单位请假。老傅调侃地对妻子说,检查是要检查,班还得上。

  谁也不曾料到,这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千千万万个夜班中的最后一个。

  女记者廖国琼永远忘不了,老傅在发病之前负责“成都首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报道,他拖着被癌细胞侵噬的身体,对报道活动的每个策划每个标题甚至每个标点都认真进行推敲和把关。他的嘴由于多日的焦灼和失眠而生出了一颗颗水泡。

  副刊编辑蒋蓝永远忘不了,11月最后一次他签评说版时很疲倦地倚在办公桌的椅背上对他说的一句话:“我有点累了,蒋蓝!”在这个时候,他对自己所倾心热爱的新闻事业的缱绻,溢于言表。

  据为傅有权诊治的医生讲,他的病,如果早发现八九个月,救治起来情况会好很多。但八九个月前,正是他接手报社生活和副刊编辑部这两项重要任务的时候。也恰是在这个交替的过程中,他错过了一次最佳的诊疗机会。事后,人们在检查老傅的体检资料时惊讶地发现,此前两年中,他的体检资料都是一片空白。这两年里,他一年在管理采访中心,一年在管理经济特刊,这些都是重活、累活。他在为新闻事业奔忙的过程中忽略了个人的宝贵健康。

  佟小庆总编辑不无沉痛地回忆:老傅的去世,与这两年为报社事业发展所付出的辛劳是有必然联系的。

  老傅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多年前在党旗下的誓言。而实现这个誓言的勇气和力量源泉,正来自于他对党的新闻事业、对同志、对生活至真至诚的爱。

  对新闻事业的爱使他生命获得意义

  认识老傅的人都知道,老傅是一个把新闻事业看得很重的人。1983年7月进入《成都晚报》,他已是33岁“高龄”。他从记者干起,一步一步地从编辑、责编、部门主任、编委走上副总编辑岗位,和许多老新闻工作者一起见证了成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过程,并在这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

  在老傅的女儿小敏的记忆中,父亲案头那盏常常通宵不灭的台灯,成为她童年时代难忘的一抹亮色。父亲当年就是在那台灯下通宵写着报道和评论文章迎来天明,然后用湿帕子抹抹眼睛,送她上幼儿园。

  在老傅的妻子邹治彬的记忆中,他当年将饭桌当成书桌埋头写作的身影,至今仍是她心中难以忘却的一幅温暖图画。而最让她难忘的是2000年,当时成都报业全面升级为电脑办公的时候,老傅为了不被自己所热爱的新闻事业“抛弃”,年过五旬开始学电脑,认真而执著地在电脑前研究前鼻音后鼻音的神态,至今犹在眼前。

  在老傅21年的新闻生涯中,写过多少新闻稿,取过多少好标题,策划过多少好选题,组织过多少好的采访活动,得过多少嘉奖,堵住多少新闻漏洞,如同要把一棵大树的叶子数清楚那样,难以数计。但这每一片叶子都是果,他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则是这些果实的根。

  因为热爱新闻事业,他才会时常“认理不认人”,也只有在新闻业务上,老傅才会表现出很在意,很计较。据很多和他同过事的编辑记者回忆,像老傅这样豁达开朗的人,会为了一个标题或报道内容而与同事甚至领导发生争执,确实很奇怪。现在大家才明白,这种在意和计较本身,就是一种爱。

  在老傅家里,除了成捆的书籍之外,便是一叠又一叠的获奖证书。每份证书背后,也许就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辛劳和殚精竭虑的思考。

  2004年11月24日,当市委副书记黄忠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康理等领导同志专程到病房里看他时,老傅很激动地说:“我会努力养好病,尽快回到工作中去!”老傅期望,在他所热爱的新闻实践中,不断有新的收获,这种收获不是新的荣誉,而是新的感悟。

  谁也没料到,这个愿望最终成为泡影。

  对同志的爱使他赢得尊敬

  很多人听到傅有权同志去世的消息时,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这些泪水,像一份份难能可贵的礼品,是对他以仁爱之心面对人生的一种回馈。

  老傅以爱心面对人和事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此,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以滴水反射阳光。

  1991年,傅有权和同事杨魏、胡春雷一起对成都市周边地区进行为期50多天、行程1500里的“成都边缘千里行”报道。在途中,他们帮助乡村出谋划策,帮助被拐妇女回家,沿途帮助贫困农户,并发回反映农村实际困难的报道,为农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直到11年之后,晚报再一次组织“新成都边缘千里行”报道时,当时受过他们资助和帮助的村民还惦记着他们,托记者给他们带回自产的水豆豉。而安放老傅骨灰的洛带镇青水陵园,当年就是老傅为他们提供点子办起来的。老傅的父母都长眠在那里。

  2004年1月1日,晚报生活编辑部家电周刊编辑李俊在都江堰不顾疲劳参加新闻采访时,不幸病发当场去世。正在吃饭的老傅得知消息后,马上放下碗筷驱车赶往现场,为妥善处理李俊的后事四处奔忙,并主动带头捐款。

  2002年,老傅主管采访中心纵深报道组,适逢那年酷暑,一位女记者因单位暂无车辆派出,冒着38℃的高温骑车到龙泉驿采访。老傅在得知此情况之后,感动得流出泪来,并很快向报社反映情况,报社马上出台相应措施,以应对高温期间的种种特殊情况。

  在一次报社招聘活动中,十几个岗位,来了几百人应聘,老傅从简历中发现一位来应聘的大学生父母都是下岗人员,心情难以平复,嘱咐招聘的同志,一定要给这个孩子一个机会试试。事实证明,这个孩子非常争气,如今已成为一名不错的记者。这个孩子至今也不知道,在他的成长路上,曾有人无私地帮助过他。

  在老傅54年的人生经历中,以仁爱和宽厚之心处理事务,已成了一种特色。他会为早年当知青时受到村民的照顾而数度回大邑蔡场乡看望乡亲们,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在70年代末,为入狱的朋友照顾临产的妻子;他从一位记者的电话中,听出情绪低落,并想方设法开导这位记者;他会在朋友受到挫折时,专程开车陪朋友出去散心;他会为报社某位记者收养了一个弃婴而击节叫好,并掏钱买奶粉送去;他会在朋友死去多年之后,每年邀朋友的家人一起去扫墓吊唁……

  正是有仁爱之心作为支撑,在他手中出现了无数为弱势群体呼吁和呐喊的文字,在他主持工作的部门中,才会出现“给中年下岗女工一个机会”“流浪儿系列报道”等闪放着人性关怀的新闻报道。也正是因为对人的仁和爱,使他得到了更多的爱戴和尊敬。

  对生活的爱使他获得勇气

  在人们记忆中,老傅是一个对家庭负责,对亲人和朋友热情,对自己形象一丝不苟的人。永远干净的外表和整齐的衣着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生活、人生的热爱。

  据当年他在出卩江矿务局的同事回忆,他的这些特征是多年如一日的。当年,即使是在最苦最烂的基建队工棚里,他的被单也是干净整齐,床铺上也永远少不了他自己画的画和小提琴。对艺术的热爱,使他在人生最低潮的时期,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和勇气。此后在28岁考上四川大学哲学系并在毕业后进入新闻界的人生经历,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傅是个性情中人,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也不隐藏自己的欢喜和哀愁。他从不吝啬表达自己对世界和生活的爱。

  很多同事都曾亲眼看过老傅在忙累了一天之后,最后一道工作程序便是给远在异乡的女儿发电子邮件,那疲惫表情下难掩的欢快神态至今仍让人思之动容。他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住在医院里,还托人将家中的洗衣机修好。这是他一生众多家务事中最后的一件,他总喜欢亲自将家中的大小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很多坐过他车的人都说:“老傅有一颗年轻的心。”他在发病前,在和女儿聊天中,曾为自己的晚年画了一张蓝图:“再干几年,退休,载上外孙儿或外孙女,玩去!”不料这平常的愿望却因病魔的作祟而最终成为奢望。

  和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一样,老傅对小动物以及花花草草都爱之甚深。在他电脑上保留的一篇遗作中,有一篇因家中宠物狗丢失而写的文字,既满含真情,又充满伤感,这样的文字非对生活有真情实感之人不能为。

  正是基于对生活的热爱,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他面对病魔的坦然和无畏,才有了强有力的支持依据。在临终前的几天里,他在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时,对亲人们向他隐瞒病情的举动,作了一声长叹,说:“你们太不了解我了!”说这句话时,他的内心,其实已做好了面对未来一切不可预知的最恶劣后果的准备。当副刊部的同仁去看望他时,他说:“终于让你们看到我不光彩的一面!”他用一生惯用的戏谑方式,表达了对死的无畏。这恰是对生活的至爱给他的勇气。

  2004年12月16日凌晨,老傅喝下了人生中最后一杯橙汁,并为自己拟好墓志铭:一个面带微笑、品完人生最后一杯橙汁才从容离去的人是幸福的。

  其实,他面带微笑品完的,又岂是一杯橙汁?他所品完的,还包括他用爱所营造的生活和人生。用他的好友周明与的话来说:以宇宙的角度来看,五十年与一百年本无区别。

  在这短短的54年中,傅有权同志用自己对新闻事业、对同志、对生活的爱,走过了精彩纷呈的一生。他已安详而了无遗憾地走了,将遗憾和怀念,留给了爱他的每个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