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沈阳考古名扬三峡(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08:15 沈阳晚报
沈阳考古名扬三峡(组图)
沈阳考古名扬三峡(组图)
沈阳考古名扬三峡(组图)
  开篇语: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竣工后,拦江大坝以西的库区水位将达到175米标高。目前,随着工程进展,库区水位已达到将近140米标高。抢救发掘长江淹没区内的文物古迹,便成为三峡淹没区内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神秘而雄奇的长江三峡,孕育着众多的珍稀动植物物种、名胜古迹和珍贵的文物遗迹。大江截流后,诸多的巴蜀古老灿烂文化遗存,将被永远埋藏在水下。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们,成为抢救发掘巴蜀文物遗迹的领军之师;他们以聪明才智、辛勤劳作,名扬三峡。1月13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们,向记者讲述了三峡抢救考古发掘的经历。

  抢救发掘东汉墓葬

  受国家、重庆等文物部门委托,2004年11月8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队队长赵晓刚,带领考古工作者朱寒冰、林栋,技工韩玉岩、张洪涛起程向三峡进发,参与抢救考古发掘当地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群。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作,他们发掘面积达1850平方米,考古发掘清理了“大湾墓葬群”的8座墓葬,不仅弄清了这个墓葬群东汉至六朝的年代,还为当地文博部门发掘出大量的珍贵文物。

  “大湾墓葬群”分布在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胜利村二组,长江右岸的坡地上,地理位置为东经108度20分29.1秒,北纬30度37分42.9秒。该墓群西北邻长江,墓葬由北向南,依次分布在碾盘塝、大湾、瓦子堡、转堡、小村、庙堡6个台地上。该墓葬群地表种植了水稻、蔬菜、果树等。

  庙堡台地

  3号、4号墓葬位于该台地上。

  3号墓位于7号探方中部。该墓葬平面为长方形,墓室残高34厘米、墓葬长354厘米、宽194厘米。该墓葬未发现葬具及骨骼;出土文物有豆、罐等3件陶器,盘口壶、钵等3件青瓷器,一件铁器,以及五铢钱等两枚铜钱。

  4号墓分布于6号、9号探方,墓葬平面呈刀把形,已被严重破坏。墓中发现3具骨骼,其中两具为成年人,一具为未成年人。出土文物有罐、钵等两件青瓷器,两枚五铢铜钱。

  转堡台地

  2号墓、5号墓发现于该处。

  2号墓分布于2号探方中,墓葬平面呈刀把形,有盗掘痕迹。墓中发现棺钉朽烂痕迹,但未发现葬具。出土文物有5件青瓷钵。

  5号墓分布在24号探方中,墓葬平面呈刀把形,甬道前端已被破坏,墓室保存相对较好,可见券顶砌筑工艺。墓室西南角发现盗掘痕迹。墓室内未发现葬具;于甬道口处出土两件青瓷钵。

  瓦子堡台地

  1号墓居于该处。

  1号墓分布于1号探方中部。该墓葬已严重破坏,形制不明。墓室北端东侧,发现一朽烂头骨。墓室后部发现棺钉朽烂痕迹,但未见葬具。该墓葬出土钵、盘口壶等3件青瓷器,一把铁剪,一串项链饰物。

  碾盘塝台地

  6号墓、7号墓、8号墓均于该台地出土。

  6号墓居于30号探方中,平面呈刀把形,甬道及墓室已被局部破坏。墓室底部可见骨骼朽烂痕迹;出土数枚锈蚀棺钉,但未发现葬具。出土文物有器盖、两件釉陶器,10件青瓷钵,一件泥质灰陶罐,一把铁刀,两件银饰,料珠若干,铜钱数枚。

  7号墓分布于31号探方中。该墓葬已被严重破坏,仅残留部分墓室,形制不明。该墓葬墓砖火候较差,模印花纹略显粗糙。该墓室出土一件釉陶魁、铜钱数枚。

  8号墓位于6号墓西侧近10米处崖边,墓葬前部被崖土塌方破坏,仅余墓室后部,已被盗掘。墓室青砖铺底。出土了两件锈蚀较严重的铁器。墓主头顶都朝长江

  由于当地整修梯田时将墓葬破坏,以致发掘时不见墓葬券顶。这些墓葬最大的4号墓长7.8米、宽2.5米;最小的3号墓长近3米、宽2米。埋葬较浅的3号、4号墓葬,距地表只有40厘米左右,埋葬较深的2号、5号墓葬,距地表竟深达2米多;仅2号墓葬,发掘时就挖掘了100多立方米的土方。

  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出土文物分析,该墓葬群应为东汉至六朝时期,当地居民的平民墓地。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当地古代葬俗:无论墓葬处于台地的什么方向、任何位置,墓葬中所有的骨骸头部,都朝向波涛滚滚的长江,可见古代巴蜀人对长江的崇拜。出土文物琳琅满目

  经过考古发掘,墓葬中出土了青瓷钵、四系盘口壶、四系瓷罐等瓷器;陶魁、陶钟器盖、泥质灰陶罐等灰陶、青釉陶陶器;铁剪、铁矛、铁刀等铁器以及五铢钱等铜钱。其中最为精美的,要首推青瓷钵、四系盘口壶了。

  最令考古工作者们欣喜不已的是1号墓、6号墓中出土了500多个串珠。这些串珠材质为料器、石质,颜色有红、绿、黑、蓝、白、透明等;最大的串珠直径为1厘米,最小的直径仅3毫米,并且颗颗串珠中间均有1毫米直径的透孔,供穿线连缀串珠。早在东汉至六朝时期,人们就能加工如此精致的饰物,实在令人称奇不已。

  沈阳考古工作者们将出土的45件文物认真整理后,移交给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教房东做东北菜

  赵晓刚队长等5名考古工作者,住在了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胜利村二组老乡家里。房东姓冉,日子过得不错,盖起了三层楼房。由于三峡库区移民,这个

  村子只剩下8户农民。

  为了便于看管,各家种植的桔树,都在住宅附近,形成了有桔树林便肯定有人家的布局。房东老冉夫妇做得一手美味的当地传统菜“梅菜扣肉”,令考古工作者们大快朵颐。然而时间一长,大家难免想念家乡的东北菜。于是,一有闲空,他们便教给老冉夫妇做东北炖菜。

  东北炖菜一来能够解决思乡之情;二来能够节省开支、节省时间。当时,当地猪肉已由4元半公斤涨到了8元;鸡蛋竟然5角一个,还得坐船赶集购买,他们实在舍不得多吃。没有青菜,他们就到野地里采集鱼腥草等野菜吃。总之,只要当地农民敢吃的,他们便采集食用。有时吃不对付了,大家便集体泻肚。蚊虫叮咬雨天摔跤

  尽管已经是11月中下旬,但当地仍然是隔两三天就要下两三天雨,山间道路泥泞湿滑。他们第一天进入考古现场的途中,赵晓刚队长不慎滑了一跤,跌落进两米多深的壕沟里,重重地摔到一方岩石上,顿时剧痛难忍、脸色苍白,几分钟后才喘上气来,险些摔成脑震荡,所幸未伤及筋骨。

  尽管当地时常下雨,但是还要抢工期。考古工作者们经常冒雨坚持考古发掘,弄得满身的污泥浊水。更令大家打怵的,是那挥之不去的蚊子叮咬,弄得浑身伤痕累累。当地的饮用水令人望而生畏:采用水管,将山上的雨水引进一个蓄水池,水面积存着厚厚的青苔,水质十分浑浊。这便是当地农民惟一的饮用水源。由于当地潮湿阴冷、水土不服,在蚊虫叮咬的同时,大家都起了满身的湿疹。痛痒钻心的疱疹一旦被挠破后,便化脓、疼痛不已。发掘一月洗澡一次

  当地的电压十分不稳定,晚上灯泡明灭不定,最亮时就像一只红黄色的“火茄子”。夜间,考古队员们难以整理资料、绘图,案头工作只能白天进行。

  沈阳考古工作者们的日常给养,全靠自己解决。每隔三四天,他们就得到新田镇集市上购买日常的给养。新田镇每逢二、五、八为集日;当地早晨7时许才亮天。每逢赶集,他们必须早晨5时起床,走40分钟的山路,到滩垴码头赶早晨6时20分的客船。尺把宽的山路,被当地农民称为“大道”,相对应的小路,便是田埂。5名沈阳考古队员只有3个手电,大家在泥泞的山路摸黑赶到滩垴渡口上船,顺流一个多小时后,才来到新田镇。

  在镇上赶集,主要购买油菜、土豆等蔬菜,米豆腐、魔芋豆腐等豆制品,还有肉、蛋等。当地的地瓜,是严禁人食用的。开始,考古队员们买地瓜时,对方一定要问:买这么点儿红薯,够喂猪的吗?弄得他们十分尴尬。后来,他们宁愿背上“喂猪”的笑名,也要买些地瓜解馋。每次采购完毕后,须中午才能赶回住地。

  房东家屋内潮湿阴冷,没法洗澡,只能用毛巾简单擦洗一番。由于抢救考古发掘时间紧迫,又赶上阴雨不断,考古工作者们与雨天争时间,雨稍渐小或稍停,他们便立即行动;雨量不到阻碍发掘的程度,他们决不停止发掘。劳累一天后,晚上十分疲倦,经常是吃完晚饭后倒头便睡。

  一次阴雨连绵数日后,根本无法进行考古发掘。他们便集体乘船到新田镇赶集采购,顺便理发、洗澡。新田镇仅有一家浴池,并且上午不开业。他们好说歹说,浴池老板才破例让他们洗澡。这是他们在三峡抢救考古发掘的一个多月期间,惟一一次洗澡。沈阳考古情系三峡

  2004年12月20日,沈阳考古工作者们终于圆满完成了三峡考古任务。这次考古发掘的监理人员、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石磊,对于沈阳考古工作者们的敬业精神、专业素质、考古发掘成果等,均给予高度评价。国家、重庆市文物管理部门,对沈阳考古工作者们的三峡考古发掘工作,给予肯定和好评。当地著名书法家、武桥区文管所牟所长,为沈阳技工韩玉岩挥毫泼墨:情系三峡。当地的画家们也纷纷向他们赠送国画作品,以为赴三峡考古留念。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沈阳考古工作者们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看到考古队员们生活过于紧张、清苦,老乡们便请他们到各家的池塘钓鱼,既娱乐,又改善生活。分手时,当地农民们纷纷拿出上好的脐橙、柑子赠送给他们,让他们带回沈阳请亲朋好友尝鲜。

  三峡考古,让巴蜀人们了解了沈阳;沈阳考古,名扬神秘雄奇三峡!

  (照片均由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