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位老人和121位志愿军老战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7:57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本报通讯员 西牧林

  以76岁高龄,骑一辆自行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访162个村庄,采访了121位赴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写下了12万多字的采访笔记。他就是广饶县李鹊镇退休教师蒋德山。

  1月12日,记者来到了蒋德山老人家中,听这位古稀老人讲他的故事。

  2003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蒋德山前去拜访李鹊镇段家村75岁的退伍军人赵华强,这位老志愿军战士给他讲战斗的激烈,讲自己被俘关押在“釜山集中营”遭受的折磨,给他讲如何偷到钳子跑出来的惊险经历。从太阳当头一直谈到夕阳西下,老人的故事把蒋德山深深吸引住了。

  一番唏嘘,一番感叹,回到家,蒋德山把白天听到的故事一气儿整理成了一篇文稿,送到县文联。很快,文章在县文联的一份刊物上发表了。

  文章发表后,很多人纷纷打来电话,尤其是那些曾经赴朝的志愿军战士,要求蒋德山老人到他们那里去,把他们的故事也写下来。在众人的鼓励下,蒋德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巩德修、宋义善、任立静、刘义华……一个又一个志愿军老战士的名字开始为人所知。这些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毛头小伙,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赴朝作战是他们最重要也是最辉煌的人生经历。一听到有人来采访,他们都显得格外激动和高兴。有些老志愿军战士已经去世,蒋德山老人就找到他们的子女或者邻居,记下其生卒年月、赴朝日期和回国时间以及简单的生平。

  每次采访写出草稿后,他总要拿回去逐字逐句地念给人家听,直到对方满意为止。有时为了核对一个人名或者地名,他也要骑上自行车再跑回去一趟。有的村子去了不止一次,最多的一个村子去了12次。

  那是采访小张村的刘志祥老人,上个世纪60年代那个红遍全中国的电影《奇袭》,就是以刘志祥所在的班为原型拍摄的。为了核对里面的人和事,老蒋前前后后共跑了12次。最后一次,在村前的大树下,刘志祥的家人和邻居都聚在一起,听蒋德山一字一句地念。念者动容,听者动情。刘志祥的儿媳妇边听边流泪,她感激地对蒋德山说:“要不是你来写,真不知道俺还有这么一位英雄公公哪!”

  蒋德山采访有个原则:绝不在采访对象家中吃饭。2003年下半年,在李鹊镇小张村采访时,老蒋经常中午在一位中年妇女那里花一块钱买6个包子吃。一天,蒋德山向她打听刘义华老人。这位卖包子的妇女感到很奇怪。原来刘义华正是她公公。这天中午蒋德山再买包子,说什么她也不收钱。最后还是犟不过蒋德山,她只好一块钱给了他7个包子。

  走完李鹊镇57个村,蒋德山又骑车跑遍了广饶镇107个村庄,厚厚的12本采访本上,记下了121位在世的志愿军老战士们的故事。

  蒋德山老人告诉记者:“一想到那些志愿军老战士,我就感到心里有一股激情。他们的故事如果没人整理,这些人可能就再也没人知道了啊!他们曾经在异国他乡拼杀过,为和平事业奉献过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把这些记录下来,算是对他们一个安慰吧。也让后人知道,现在幸福的日子是怎么来的!”

  蒋德山老人说,他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把全县所有去过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战士都寻访个遍。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