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放不下的牵挂 回访04年"送爱心过大年"活动受助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9:55 新桂网

  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房敏婕 石灵玲 陆梅 雷小琴李军实习生施少丽2004年春节前夕,为了让邕城的贫困市民也开心过年,更为了鼓励现代都市人在过年前收获一笔“爱心财富”,一场日后共牵动了数万名读者和350多个贫困家庭的“送爱心过大年”活动在本报的号召下正式启动。在此后短短25天“送爱心”活动中,“爱心热线”不但让本报参与接听、报道的数十名记者感动,更让受助的贫困家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情与关爱……至今回想起来,不少读者仍说,在2004年的春天,当代生活报给了他们一份特别的爱,传递
了一份特别的温暖。“尽管捐上的钱是微薄的,但心意是沉甸甸的。”“爱的伟大力量,总是在传递中变得更加强大。”金大陆海鲜世界为邕宁特困户郭秘民捐建的新房盖好了吗?覃子涓一家过得怎样?住在地下室里的5口之家迁入新居了吗?裕丰商厦业主们资助的特困学生是否都继续上学……2005年春节的脚步又近了,他们还好吗?时隔一年,带着许多“爱心人士”的牵挂,本报记者再次探访了这些曾得到过各种关爱的贫困家庭。令人感动的是,在这次回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爱心人士”与他们的资助对象结成了对子,平常像走亲戚般来往;这次回访,一些“爱心人士”还带上慰问金、慰问品与记者一道,走进当年的受助家庭。“不要问社会给予我们什么,而要说我们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尽管他们有的仍然面临着经济、生活的困境,但他们的乐观、坚强,还有通过种种方式向社会回报着爱的方式,都感染着我们……

  梁新发:义务楼栋长 社区讲奉献

  新闻回放

  梁氏姐妹均丈夫早逝,姐妹俩靠售卖零食及糊纸盒谋生,辛苦一天的收入也不足8元。她们相依为命地共同拉扯2个孩子(姐姐的女儿小丽19岁,高三年级,妹妹的儿子小辉10岁,小学四年级)。2004年1月18日,来自南宁市东方星光文化艺术学校的裴先生代表全校师生向这个新竹社区惟一的“双单亲家庭”梁新发、梁新林姐妹及其子女捐献了200元“爱心款”和一批文具、书籍和玩具。该校获得本报授予的“爱心使者奖”。

  记者回访

  “梁新发如今是小区37栋的楼栋长了!她很负责的。”说到这位“单亲妈妈”的近况,新竹社区居委会书记黄国彬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要带记者去看看。在37栋,记者见到了梁新发。一年不见,生活的艰辛让她看起来苍老了很多,但提起当楼栋长,她的话就多了:“记者同志,我记得你们的,你们帮过我家!我不会说话、也不懂怎么报答社区,当楼栋长可以帮大家照看家,所以我就做了。”她告诉记者,自从她家的境况见报后,民族大道东段小学首先向她们伸出了援手,不但减免了小辉的部分学杂费,还聘用妹妹梁新林为清洁工,每月有几百元固定收入,大大减轻了梁家的负担。姐姐梁新发主动向居委会申请担任了楼栋长,每天不定时地在楼栋间巡逻、提醒居民防火防盗、注意安全等事宜。“也许是从前的生活太单一、整天和糊纸盒打交道,梁新发一开始当楼栋长很拘谨,胆子小,不敢当面制止一些不良行为。后来,居委会工作人员慢慢地带她一起巡逻,居民也常和她聊天或反映情况,现在她胆子大多了,工作也细心,我们都说,她是个称职的低保户楼栋长。”

  李阿姨:全家人患病 细微处助人

  新闻回放

  南宁市永新区南伦社区的李阿姨一家,因为全家人接二连三的被肝病折磨,原本较富裕的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屋漏偏逢连夜雨,李阿姨几年前又患上了鼻咽癌后转肝癌,家里的两个女儿的肝也有问题。患病后,她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每天,除了要煎熬中药治病,还要照顾已经83岁的老母亲。在这种残酷的事实面前,李阿姨没有被击垮。2004年春节前夕,从本报发起“送爱心过大年”活动后,在南宁市做农机生意的张梅玲女士为李阿姨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并买了过年礼品看望了李阿姨。自从这一份爱心送出后,直到现在,她们还常有联系,互致问候。

  记者回访

  2005年1月18日,记者再次踏进李阿姨家。一年过去了,虽然她比以前显得有些苍老,但是她脸上的那份自信还是写在脸上。对于记者的回访,李阿姨显得很激动。闲聊中记者得知,一年来,李阿姨其实一直都在帮助他人。因为她患有肝癌8年了,又照顾过患有肝癌的弟弟和丈夫,所以对患肝癌病人有自己一套治疗土办法。拿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方,应该多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路边很不起眼的草也是她的良药。她把这些草药记在一本书上,无偿告诉周围的人。“大家都帮助过我,我也应该为社会做一点点事情。”李阿姨说。

  苏飞云:以残疾之身 尽助人之心

  新闻回放

  2004年1月,一群特殊的追星族——“最爱言承旭家族”南宁分会的歌迷们看到本报“送爱心过大年”活动的报道后,被身残志坚、长期义务担任麻村小学校外辅导员的苏飞云女士的事迹所感动,了解到苏女士家中面临经济窘境,于是在2天之内发动了50名南宁“旭迷”捐出工资的一部分,为苏女士献爱心。2004年1月14日上午,“旭迷”们将740元爱心捐款和40件衣物送到位于新竹社区苏女士家,她们的“最爱言承旭,把爱传出去”的口号经本报报道后广为流传,连新城区妇联主席方媛都称赞她们的举动“改变了社会上对追星族的一些看法。”“最爱言承旭家族”因此获得本报授予的“最佳效应奖”。

  记者回访

  “苏大姐,你好!”1月18日,当记者又一次来到苏飞云家中的时候,迎接记者的依然是她不变的热情笑脸。如果不注意她因患全身性类风湿而关节严重弯曲的四肢,旁人恐怕很难想象,性格开朗的她是位久居家中的残疾人。“去年,这些可爱的女孩子把她们替偶像做好事的爱心传给了我;我也将尽自己的所能把爱心传递下去,让爱心一直延续、不要间断。”苏飞云说,自从麻村小学聘请她担任校外辅导员后,喜爱阅读的她就常把一些做人的道理、自己的经历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讲给孩子们听。尽管自己因身体原因一直未婚,但孩子们一到她家,就既把她当姐姐倾诉成长的烦恼又把她视为长辈来寻求帮助,让她心里备感温馨。苏飞云说,自己曾因病情严重而卧床2年,正是这段独特的经历让她格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每当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了在他们看来“很大的困难”,苏飞云就会用已经变形得厉害的双手缝补衣物及做一些简单家务给孩子们看,鼓励他们“你们一定比我强多了!”在采访中,她总说,社会给了她很多关爱,远远多于她为社会付出的,“麻村小学的谭校长曾说,学校早已把我当一名教职员工看待,学生有课外活动也总想到我——我一辈子没进过单位工作,自己能做的就是一些很有限的事,学校、社区、媒体和整个社会却一直鼓励我,你知道我有多感动吗?”

  覃子涓:家庭负担重 工作获殊荣

  新闻回放

  覃子涓是南宁市永新区华强社区党委书记,今年18岁的儿子吴满合,患先天性地中海贫血,常年需要输血维持生命。覃子涓和丈夫含辛茹苦倾其所有为儿子治病,至今已花费了10多万元。覃子涓家的不幸经过本报的爱心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永新区党员扶助困难中心、华强街道办和社区的居民们都向她伸出援手。更令她感动的是,她家的不幸竟惊动了自治区、南宁市有关领导。2004年春节前夕,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等领导带着鲜花、年货和慰问金来到她家看望她,鼓励她。

  记者回访

  1月19日,记者在华强社区居委会里,看到了永远都在忙碌之中的覃子涓。覃子涓在居委会工作算起来也有33年了,每一天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她保持这乐观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在她身上看不出她肩上沉重的家庭重担,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命运已经如此,我们要善待它。”覃子涓说,几天前,儿子又刚出院回来。丈夫自从2004年9月份住院,出院后因为身体问题还一直呆在家里。1月20日,家里刚来了一批人,看到家中比较乱时,他们对她说:“这是典型工作狂的家。”“没有办法呀,平日里我工作忙,当然有点乱。”覃子涓说。说起儿子和丈夫,覃子涓脸上才流露出一丝忧虑。“电视上有一句话对于我来说最刻苦铭心,就是‘爱心妈妈,呵护全家。’我感到我对儿子和丈夫关心得不够。但是,大家一直在关心和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报啊!没有大家的关心,我真不知道还能挺到多久!我做梦都没有想过会这样的艰难,但是我也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让家人重获健康的机会。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回报大家对我的关爱。”覃子涓说。

  郭平:获赠大房子 就职金大陆

  新闻回放

  2004年1月6日,在本报“送爱心过大年”活动中,得到最大金额资助的是邕宁县延安镇贫困户郭秘民一家。当时,已到肝癌晚期的郭秘民因无钱医治,只能躺在家中,而手脚瘫痪需要人照顾的郭妻整天只能以泪洗面,18岁的儿子郭平为照顾家里,无奈辍学到南宁打工维持生计。而郭家的土坯房因年久失修,已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郭家已无能力修整房子,在延安镇是数一数二的贫困户。为此,南宁市金大陆海鲜世界陆如伟总经理在该次活动中,拿出3万元给郭家重新建一套红砖住房,再对旧房子进行翻修,还给郭家送去了过年的年货。

  记者回访

  近日,本报记者跟随金大陆的员工一行,带着大米、糖果、鸡蛋等年货再次走进了郭家。当天上午11时,记者再次来到郭家时,映入眼帘的是,原来黑漆漆到处是裂缝的老房子已用红砖重新修整过,去年在老屋后面建的新房早在去年3月建成。记者站在新房里看到,这间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新住房50多平方,有住房、厨房、卫生间,墙壁上刷着雪白的石灰,地板也铺上了水泥地,如今郭妻已从老房搬进了新屋,遗憾的是,郭秘民在搬进新屋的第二天就去世了。郭妻告诉记者:“以前一打雷下雨,我就怕房子会倒下来,特别是野猫房顶走过,瓦片都掉下好多,现在好了,不管刮风打雷,我都不怕了,这新屋住50年都没问题呢。”说起金大陆对郭家的资助,郭妻感激得落下泪来:“要不是生活报和陆老板帮助我们,我们哪有今天啊,我都不知道怎样去报答你们,你们真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啊。”郭秘民的儿子郭平对记者说,父亲去世后,他从南宁回到家陪了母亲一段时间,去年10月,当陆如伟总经理问起他还有什么困难时,郭平提出了想到金大陆去打工的愿望,陆总随后就把他安排在金大陆的总店做厨工,于是,郭平成了金大陆的员工。穿着一套整齐西服的郭平对金大陆一行再次回家看望他们非常感动:“我外出打工,母亲就请邻居帮忙照顾,但我每个月都会回家看望母亲,等我积攒了一些钱后,我准备带母亲到南宁看看,我非常感谢陆老板给我的这份工作,我要用我的努力工作来回报陆老板对我们一家的恩情。”

  罗金满:家庭虽清贫 儿女却奋进

  新闻回放

  中山社区的木棚人家罗金满,今年已经68岁,一个人单独哺养一双儿女。过去,身体尚好的罗金满,还能在街口摆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挣几元钱。但如今,佝偻着背的罗金满每天只能在家煮点青菜拌饭,等着儿女从学校回来。在2004年春节前夕,郑记本草堂的郑总来到了他用木头搭成的破棚子里,给他送来了过年必备的大米和花生油。看到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冒着寒风细雨前来看望他们一家三口,罗金满苍老的脸庞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记者回访

  1月19日晚7时,记者寻着一年前走过的阴暗潮湿的小巷,找到了特别扎眼的木棚房。走进屋内,一盏15瓦的灯泡照着满屋的废旧物,一张破木床倚在墙边。阁楼上住着的是罗的大女儿与小儿子,去年9月女儿玲玲顺利地考上了南宁四中高中部,儿子阿海今年17岁,也被南宁九中接收为初一年级学生。问起阿海为何这么大年纪仍在读初一时,罗金满忍不住掉下泪来。原来,因经济、户口等原因,阿海一直不能与别的孩子一样正常上学。与记者同去的南宁肥仔海鲜城的马耀明经理带着董事长滕锡联的心意——300元慰问金,送到了罗金满父子手上。只穿一件衬衫的阿海感动得抿起了嘴,久久说不出话来。马经理还询问了罗家的近况,罗金满说:“我每月靠政府的低保金过日子,3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10元,儿女正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作为父亲,我却不能给儿女吃得好一点、穿得暖一点,心里感到惭愧。”邻居的阿婆看到有好心人上门来看望,忍不住告诉马经理罗家生活的艰辛。“过去他家有电灯,但从没有亮过,因为没钱交电费。现在,他家里仍没有通自来水,夏天到河边去洗澡、挑水喝,冬天就将就。”说到一年来的变化,罗金满觉得中山街道中山社区的工作人员给了他家很大的帮助,自来水在家门不远的地方可以接到,水费由社区补贴。更难得的是南宁肥仔海鲜城的董事长滕锡联在今年春节前给他们家送来了温暖。

  艳艳:多方施援手 学习有动力

  新闻回放

  艳艳,南宁市九中高一学生,家住中山路东二里。艳艳是家里的独生女,也是父母的唯一希望。去年春节前,记者带着本报“送爱心过大年”活动年纪最小的“爱心天使”——南宁市逸夫小学五年级的玥玥前去看望她。艳艳家只有10平方米的面积,艳艳只能倦缩在书桌上,铺上棉被将就着过冬。玥玥将攒了很久的500元零花钱送给了艳艳,并鼓励她不怕困难,勤奋学习,早日成材。

  记者回访

  得知本报此次回访的对象之一艳艳只有晚上6时至7时10分在家,南宁市肥仔海鲜城的马经理放下繁忙的事务,与记者一起赶到了艳艳家。艳艳家住的是租别人的旧砖房,四面墙黑乎乎的,只有10多个平方米。3个小煤炉堆在屋外,一张废塑料布一遮就是一间浴室。因父母年老多病,没有劳动力,家庭情况并无好转,但因社工及众多好心人的帮助,艳艳学习更有动力,将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如今,艳艳睡在木床的上架,书桌上放上了一台上世纪70年代的10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图像弯曲变形,但却是唯一能给她一家三口带来娱乐的东西。马经理递上了200元的慰问金,并祝艳艳好好学习,将来为父母分担重担。性情开朗的艳艳感谢南宁市肥仔海鲜城扶贫助学的善心,她相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她的明天将会更好。

  刘香秀:家住木板房 好学传香江

  新闻回放

  《子弟兵情牵困难户》,是去年本报“送爱心过大年”活动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篇报道。广州军区驻南宁司令部的子弟兵们用节省下来的津贴购买了大米、花生油等年货送到了困难居民的手中。其中居住南宁市中山街道南环社区一间简陋木板房里的初二学生刘香秀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2004年春节前夕,爱读书学习的香秀只能趴在木板房的地板上看书。因居住条件十分有限,家里生活困难,香秀与母亲得到政府照顾,成为第一批入住廉租房的居民。

  记者回访

  昨日中午,记者与相别一年的香秀见面。她身穿一套校服,腼腆地笑着。她正与本报牵线搭桥获得资助的刘桂琴、陆叶等3个女孩一起看望新城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委员朱培同老师。香秀激动地对记者说:“因为生活报的爱心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解放军叔叔的关心,更让我认识朱老师及香港的好心人梁大伯。梁大伯给我寄来了1500元的学费,并寄来了好几套新衣服、学习用品。虽然,我未能当面感谢梁大伯,但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以更好的成绩回报他的关心。”昨日上午,香秀与桂琴几个女孩以及关心她们成长的新城区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黄群、金湖社区居委会副书记武秋鹏、副主任黄颖一起游览了金湖广场。4个女孩谈学习、聊趣事,非常投机。香秀说,是梁大伯让她们4个面临失学的女孩重新走进了课堂,同时让她们更坚定信念去学习深造。梁大伯虽然远在香港,却不时寄一些衣物、英语书籍,甚至在年前还给她寄来了许多干海鲜作为年货。同时,还不时通过长途电话告诉她们做人的道理及一些生活上的小常识,让她们备感温暖。(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