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车站乘客:把希望和爱装入行囊带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10:50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昨日是春运首日,不管是学生流、民工流还是探亲流,最终目的都归结为两个字“回家”;不管是蛇皮袋、化肥袋还是旅行包,行囊里都装满了对家的思念。在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候车室,记者感受了一个个行囊里装着的亲情故事。

  行囊凝结着一年的收获与希望

  宿迁泗洪来宁打工的顾耕林夫妇及其弟弟顾耕勤,已经有4年没回家,他们的行囊里可谓是琳琅满目。“这是送给我女儿的复读机,让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南京的大学。”顾耕林的老婆告诉记者,孩子刚满六岁就交给公婆,两人在南京一家饭店打工,如今孩子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还没回家看过一次。每次孩子打电话来都说,“妈妈,你和爸是不是不要我了?”听一次,哭一次,但没办法,一年到头积攒下来的钱也不过几千元,如果回家,孩子开学就没有交学费的钱,开春就没有买种子、化肥的钱。“你们怎么还带这么多书回家,淮扬菜系、杭帮菜系……”“在城里饭店学了四年手艺,今年回家就不来了,用赚的钱开个小饭店,养养两位老人和妻儿。”顾耕林拿着几本书对记者说。“这红袋子里是什么?”一旁的顾耕勤腼腆地说:“送给女朋友的化妆品,工地上的会计用的就是这种。”他告诉记者,四年前出来的时候,他对家乡的女朋友说等赚到2万元,就回家娶她。这几年打了几份工,省吃俭用,终于可以回家娶她了。“结婚后还来吗?”“来,和媳妇一起来,在南京建个小家。”【记者感言】每个回家的民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每一年的收获,每一年的希望都凝结在行囊中。每年带回家的年货在变,每年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希望也在变。

  父母要的是回家团圆

  “你看这衣服60多岁的人穿好看吗?”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南京的夏风华,从自己的行囊里拿出一件绛紫色的唐装。28岁的他告诉记者,原本他给了自己一堆不回家的理由,既没升官又没发财,也没女朋友。前几天母亲打电话给他,他说事情太多了,今年就不回去了。母亲半晌没有言语,最后说:“不回来也好,回来还要为你忙。”他听出了母亲言语间的失望。夏风华看着手中的衣服告诉记者,小时候每到过年,母亲都会给他们兄弟姐妹5个做新衣服。那时都是手工的,母亲从腊月就开始穿针引线赶做衣服,当衣服做好,手上已是血迹斑斑。当他们穿着新衣服过年的时候,就对母亲说,将来一定要让她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但现在兄弟姐妹出来工作了,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听父亲说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想想自己虽然工作上没什么成就,但也尽力了,还是回家吧,给父母一个放心。【记者感言】那首歌唱得好:“父母不求孩子有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我们忙,忙生活,忙学业,忙着期待明年加工资,忙着混出一番大事业,然后再带上丰厚的成果回家孝敬父母,这些成为许多游子春节不回家的理由。但回家无须太多的东西,父母需要的也就是能和子女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而已。给父亲点上一根烟,和母亲拉拉家常……该去订张回家的车票了。

  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

  在车站出口处,两位60岁上下的老人正背着重重的行囊,等人来接。记者上前与他们聊了起来。他们是从沭阳来的。往年都是儿子和媳妇背着大包小包回家过年。今年儿子在南京买了一套房子,特地让他们来住住,过个年。儿子从小就喜欢吃家乡特产,虽然知道城里什么都不缺,但这是长辈的一片心意。行囊虽重,但两位老人的脸上却掩饰不住笑容。【记者感言】现在买房的人越来越多,装修也越来越豪华,也许你早已看不上在农村老家的几间砖瓦房。可是,一天天衰老的父母还住在那里,他们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在外工作的孩子身上。什么时候让我们的父母也背着幸福的行囊来到自己家里过年,享享儿女的福。南京日报记者 葛妍(编辑 思夕)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