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铅中毒肆虐浙江中部 祸首原是蓬勃地下箔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10:32 龙虎网

  【龙虎网讯】据新华网消息:“20世纪戒烟,21世纪戒铅”。在过滤了诸多和健康相关的关键词之后,“铅毒”突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杭州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士告诉我们,他们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了铅中毒的后果不仅“猛于虎”而且的确可以遗传。近年来,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了2000多名多动症患者,血铅检查的结果,发现70%以上的孩子体内铅含量明显超标,属于铅中毒。

  据悉,这些孩子大多来自“浙江中部”,追溯到他们的父母,很多人从事铅行业(冶金、蓄电池、含铅锡箔业等)。当记者把视野进一步延伸时,赫然在浙江中部发现“大面积的锡箔业”。

  锡箔:作为殡葬文化的重要附件市场广阔

  据《新民周刊》报道,作为殡葬文化的一个重要附件,锡箔在上海的消费规模堪称“长三角”第一,而“老城隍庙”又是上海最大的锡箔集散地。调查发现,上海的锡箔传统进货地是浙江绍兴、萧山一带,然而近5年来,进货地已成为浙江义乌。上海现阶段的70%的锡箔都来自义乌。锡箔始于何时,史无记载。据传说起源于明初。大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30年的沉寂后,绍兴的锡箔业重新复苏,并且向萧山、宁波、义乌一带输出技术,直至“中心”的位置被后起的义乌替代。

  当地:鼓捣锡箔已是千家万户的寻常事

  2005年1月14日,记者来到义乌。在浦江,记者发现鼓捣锡箔已是千家万户的寻常事了,随便走进哪家的门都可以发现桌上几上,到处放着一种绿色的开有细细槽纹的塑料板,正方形,质地有软硬劲,人们叫它“抹板”。

  进屋就有怪味,金属味,绿色抹板旁边总是有着一沓锡箔和黄裱纸,没有人介绍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是在“抹锡箔”。

  做锡箔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手工工艺活,有14道工艺。由于锡箔实在太薄了,厚度只有0.008毫米,所以第13道工序至今还只能手工操作,相当费时耗力,于是所有锡箔作坊就都把这道活外发,外发给农村的千家万户,换一句话说,任何农家都可以走进作坊向小老板领取锡箔和黄裱纸,记上数,交货时对数验收,按件付酬即可。

  工人:一天可以抹3000张的姑娘去年得贫血症不在了

  我们的车继续前行。“前吴乡”的岩下村和下葛村是方圆有名的“锡箔村”。周老汉的家坐落岩下村头,阴暗而潮湿,正是中午时分,走进门就见他一家老小五口统统在抹锡箔,三个孩子,都是女孩,最大13岁,最小9岁。

  因为要保持室内温度,门窗密闭,屋内弥漫着强烈的“铅臭”,令人欲呕。我们看他们操作,细心看他们,原来用手指挑锡箔的一瞬,一定要同步地用口气轻吹。

  “锡箔疮,村里什么人没有生过?大热天抹锡箔,哪有不生疮的?”周老汉说着满不在乎地撩起手臂,我们立刻看见一手臂的疤痕。

  村尾的王老太已75岁了,看不清锡箔纸了,但是照样监督四个孙辈抹锡箔。最小的孙女才8岁。黑暗的屋内,那股“铅臭”比周老倌家还浓。

  老太太说,一个成年人,手脚利索的话,早上6点开工,晚上9点收工,去掉午饭和晚饭的休息时间而不停地干,一天应该可以完成2000张,邻村有个17岁的姑娘,手脚特别地快,一天可以抹3000张,可惜得了贫血症,去年就死了。

  我们要她的孙子抬起头来让我们看看鼻子,这一刹那我们发现他的鼻腔里粘满了锡箔粉。

  作坊:工棚旁边的大树也熏死了好几棵

  离开浦江,记者进入兰溪市的墩头镇。

  墩头是一个人口3万人的穷镇。与浦江县相比,这里的锡箔业才叫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正所谓“千家盼小康,万户捣箔声”。黑烟滚滚,恶臭逼人,直把个山清水秀之乡捣腾成铅毒炼狱。

  严格地说,兰溪、浦江、永康等市县至今尚未形成锡箔产业的规模效应,锡箔业在当地至今仍是一盘散沙,仍是“作坊加农户”的小农经济模式。

  记者参观“冶炼作坊”时,可以明显地感到“铅毒”的肆虐,坩埚在烈火下被烧得通红,“蜡”一旦进入坩埚就慢慢像猪油一样融化开来。这个过程发生时,常人难以近身,刺鼻的金属味像钩子一样冲进人的鼻腔后,呛得人涕泗横流。

  贵州伙计悄悄地告诉记者,她的老公去年刚死在杭州医院里,据说就是铅中毒引起的肝硬化。他们也常常头痛,一到夏天,那“烊铅”的味道之重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工棚旁边的大树也熏死了好几棵。

  恶疮:事实上是铅中毒的铁证

  但是,一种恶疮,一种对现代临床医学来说尚属“盲区”的无名皮肤病却在浙江中部的大地上蔓延,当地人普遍叫它为“锡箔疮”。

  每年夏天,这种恶疮就像流感一样到处暴发,无数接触锡箔的农民只要皮肤裸露,就会罹患此疾。病初起,极痒,接着发出遍体红疹,全身扩散,流出黄水,然后化成脓疥,结痂,脱落,再结痂,脓血俱下,痛苦无比,少儿尤甚。

  当地一家卫生院肠道门诊的一位自称姓赵的医生说,这里抹锡箔太普遍了。至于“锡中毒”,急性的少见,慢性的太常见了,典型现象就是被百姓称做“锡箔疮”的恶性皮肤病。

  作为医生,他最担忧的是广大农村的孩子都非常积极地参加“抹锡箔”,为家庭增收。农村的孩子往往一放学就回家和大人一起“抹锡箔”,全家上阵,蔚为壮观,一抹就是成更半夜,双休日更是放手一搏,一天10多个小时地面对锡箔粉尘,眼睛近视的离工作面只有半尺,怎么可能不吸收铅毒呢!

  我们这里周期性喊肚子疼的孩子特别多,一到夏天(严格说是5-10月),患锡箔疮的人成群结队,流着黄水。对肚子疼的孩子,以前都当蛔虫治,或者当做吃了不洁食物来治疗,拉肚子什么的,后来我们一查问,都是在家抹锡箔的,便怀疑是铅中毒征象。但是我们做医生的不能仅凭逻辑来确认“铅中毒”,我们要的是医院的“血铅报告”,才能下结论。于是建议他们去做“血检”。

  但是,做血检的设备,浦江县没有,义乌没有,金华也没有,只有去省城杭州做,你想想跑一趟各种开支起码300元,而那种“血铅疼”呢,疼过了捱过了也就没事了,很多孩子就这么拖过去了……

  至于“锡箔疮”,作为基层医生,我可以确定它事实上是铅中毒的铁证。事情很清楚:只要经常接触锡箔,几乎一定生疮。以前我们的治疗方法无非是搽一些抗菌素药膏和“肤轻松”一类的皮肤药,但是没用,继续溃疡,后来我们发觉那不是炎症,不是细菌作怪,而是铅中毒以后的皮肤反应。

  疾控中心:血铅检测费用巨大真的很难

  走马浙江中部诸县市,我们有理由对锡箔业的“蓬勃前景”抱有深深的忧虑。

  除了急性铅中毒可以导致突然昏厥以及肝硬化和肾病外,慢性铅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其实更大,它是那么的隐蔽而缓慢,一如冷水煮青蛙,让人在缓慢的升温过程中悄悄地麻痹死亡。

  兰溪市环保局“环境管理科”的吴科长表示,广大的农村都在做锡箔,他们是听说了,已经好多年了,农民自己在做,就好像他们自己在割草,养猪,不好干涉。千家万户的,有什么病,不上报,他们也没法知道。

  当天中午,记者在兰溪市疾病控制中心和该中心办公室的蒋主任有过一次坦诚的对话。他说,我是学职业病防治专业的。常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慢性铅中毒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作为疾控中心,我们很难。临床上,要确定是否铅中毒,体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更能确诊的必须做血铅检测。检测费用巨大,根本没有启动的可能性。

  “再说操作性。铅中毒现象的确是我们疾控中心的监管范围,但是,他们是汪洋,是一盘散沙,而不是有模有样的工厂单位,你要禁他们吗?那就像禁他们捕鱼摸虾一样,在法理上依据何在?!至于具体的操作,目前的可行性也很小。我们疾控中心管职业病防治的一共才3个人。”

  专家:“铅毒猛于虎”但也不必产生“铅恐慌”

  上海著名药物毒理学家、第一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汪宗俊先生认为,铅毒危害不容小觑,但也不必过于恐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我国著名铅中毒研究专家沈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可怕的是我们对铅中毒的隐蔽性认识不足。“较真地说,铅毒还真猛于虎”,沈教授说,但完全不必产生“铅恐慌”,对慢性铅中毒主要采用驱铅治疗,目前临床治疗手段已经相当成熟。

  作者:胡展奋 魏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