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交友不慎,初中生离家做陪酒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1:03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新闻提示:为挣钱养家,夫妻俩背井离乡来宁打工;迷网络交友,女儿半年内多次离家出走,从一名优等生成为迪厅陪酒女。这次,沈娆(化名)离家出走已有3个多月,且毫无音讯。她的突然改变让父母不知所措,苦劝无果的背后是心力交瘁。但对他们唯一的女儿,夫妻俩还没有放弃希望,整天含泪苦守,“孩子,回来吧”。

  夫妻来宁打工,女儿5年间辗转三地

  张霞(化名)今年40岁,在鼓楼区某电信部门做清洁工作。她说,自己老家在盐城响水,经济状况不太好。大约5年前,他们夫妇决定来南京打工,而当时年仅10岁的沈娆就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小学毕业后,沈娆被接到溧水县的姑姑家,开始在溧水某中学借读。初一时,她的成绩排中上游,老师对其印象也不错。2002年,已经上初二的沈娆以住宿更有利于学习为由,说服父母给她办理了住校手续。因为工作较忙,张霞夫妇不能经常去学校看望她,有时周末买些水果、零食等直接送到亲戚家,等沈娆来拿。这期间,张霞也听到亲戚反映沈娆成绩开始下降、不时撒谎等。为了核实,张霞在一个周末来到沈娆的学校。当时是下午5点左右,沈娆不在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后,张霞得知,沈娆迷恋上网,常与一些社会青年来往,成绩下降严重。第二天清晨5点,张霞才见女儿溜回宿舍。沈娆解释说:通宵上网去了。生气之余,张霞为女儿办理了转学手续,让她来到父母身边读书。

  广交各路“朋友”,半年内3次离家出走

  记者看到照片上的沈娆短发齐耳,一副很文静乖巧的样子。对此,张霞说,在大人面前,沈娆的确不大说话,但跟朋友一起玩时,就很活跃,甚至有点“疯”。2003年9月,张霞夫妇以每年交3000多元借读费的高价,让沈娆留级到我市城区某中学初一(2)班就读。凭着以前扎实的根底,沈娆很快成为班里前几名,被选为该班班长。正当张霞夫妇感到欣慰时,沈娆又认识了一些“网友”,他们常以“哥哥”的身份来找沈娆。再加上班里几名“兴趣相投”的小姐妹的怂恿,沈娆再一次偏离了轨道。2004年9月,初二开学一周后,沈娆第一次离家出走。张霞说,她都要急疯了,准备报警时,女儿来了电话,称一直住在某中学一个同学家中。经过劝说,她主动回家,但开始厌学,且班长职务也被撤了。此后,女儿又两次撬橱柜拿钱出走。最后一次被找回来时,张霞发现女儿内衣不洁净,带她到医院检查,发现她竟然患上性病。对父母的盘问,沈娆却拒绝回答,只说跟“哥哥”在一起。

  苦寻爱女,母亲见其在迪厅陪酒

  遵照医嘱,沈娆应该在医院挂4天水,但挂了一天后,她再次不知所踪。有同学反映:沈娆跟“哥哥”在一起,具体地点她们也不清楚,但有人看到她曾在升州路上某迪厅陪酒。今年元月初,张霞跑到升州路上的这家迪厅,结果看见女儿妖冶光艳地跟3个男孩子进了包间,包间门口则一直站着个体格健壮的人。第二天,张霞喊丈夫一起来时,就再也没有见到女儿。心力交瘁的张霞夫妇此时已经一筹莫展。为让女儿走回正道,半年里,他们曾把女儿送到华侨路派出所,希望民警的教育能让她看清“哥哥”们的不良企图;曾苦口婆心地跟女儿沟通,希望能感化她;曾急得沿着大街追打,直到女儿蹲在地上抱着头喊疼……

  “离家出走吧”内,孩子们吐心声

  “我是1989年8月23日生的!于2004年12月6日晚9点离家出走!苍天啊!我没有脸去面对我的父母啊!我该怎么办,谁能告诉我啊??????”昨天,在国内一知名网站内,记者打开了在中学生中颇有名气的“离家出走Bar”。紧随这个帖子后,还有不少跟帖,内容大都是描述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学习处境,然后再发出是否要离家出走的疑问;还有一些人已决定离家出走,到“离家出走吧”内发帖只是希望能找几个志同道合者。对这些跟帖信息分析后,记者发现,号召离家出走者往往匿名发帖,而跟帖者90%以上自称为未满18周岁的中学生。虽然该Bar成立仅3个月,但截至记者发稿时,9个主题中已有56条跟帖,点击数达240多次。谈到离家出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单亲家庭的孩子敏感,但其感受容易被疏忽。一个署名为“遗忘美好”的女孩说:“自从妈妈去世,家人的爱也跟着消失。现在在爸爸口中可以谈的只有钱,我再留下来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我想离开,靠我自己养活我自己!”——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1月16日的一条帖中说道:“我离家出走了。我刚才留下了一封信和一本《家庭教育》,信上说:我知道是我错了,但我没办法,我受够了,你们总是骂我,打我!我走了,2天后回来,请不要担心,我17岁了,会照顾自己的,我会回来的。我会反省自己为什么学不好,回来后一定努力学习!你们也一样,好好看这本书(《家庭教育》)!”——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孩子自卑或自负。“可爱女孩Fay”说:“导致我离家出走的是我们老师,他是老师,怎么可以在我背后讲我坏话呢?我比别人优秀,追我的人很多,但不能就因此认定我是坏孩子啊!!我很伤心!!”

  心理专家剖析原因对症下药:用心沟通做好预防

  “我市一项最新调查资料显示,遭遇挫折,中学生中选择找老师的仅占4%多一点,找家长的约有20%,更多中学生倾向于跟同龄人甚至陌生网友倾诉解压。其中,离家出走也成了他们表示不满的一种方式。”昨天,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教育心理专家周正猷介绍说,只要学校、家长、孩子三方用心沟通,此类问题可以预防。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极不成熟,中学生往往感情用事,用离家出走来表示不满和反抗。周正猷说,按照他们的具体表现,可以分为“向往型”、“逃避型”、“报复型”、“盲从型”等。如何矫治学生的不健康心理,预防离家出走?周正猷指出,中学生人格还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老师和家长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他们对自己的言行有正确的衡量标准。针对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普遍过强的特点,应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受挫折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使孩子们希望自己获得认同和尊重。老师和家长应注意跟孩子沟通的措辞和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态度。同时,作为学生,因社会阅历有限,应自觉抵制外界不良影响。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遇事不要过激,想象一下出走后父母的感受,以及给自己的学习等造成的损失,最好先和父母沟通后再作决定。本报记者刘艳青(编辑晓英)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