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05年潮阳迎春英歌舞展演及文艺游行活动剪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1日11:44 大华网-汕头日报

  “咚咚锵,咚咚锵……”欢快的锣鼓响起来,小棒槌熟练地敲起来,千姿百态的舞步舞起来。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二)上午,由潮阳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主办的“活力潮阳”—2005年潮阳区迎春英歌舞展演及文艺游行活动搅热了潮阳城区,万人空巷,市民扶老携幼,观看表演。节日的棉城喜气洋洋,一派欢乐的气氛。

  10日上午8时30分,来自文光、城南、棉北、铜盂、贵屿、教育局等镇(街道)和部门
的9支英歌队在区影剧院门前广场齐齐亮相。男队、女队、成年队、少年队,皆是浓妆重彩,披红挂绿。虽离表演尚有一个钟头,但他们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闻讯而来的群众早已抢占有利位置,等候一饱眼福。

  9时30分,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9路英歌如蛟龙出海,相继献演。瞧,城南街道灵沙英歌队率先上场了。数十名“梁山泊好汉”挥舞彩色木棒,踏着鼓点,边走边舞,动作强悍、雄浑,脚步轻快、活跃,既有舞蹈性,又有武术性,博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掌声。

  巾帼不让须眉。贵屿镇龙港巾帼英歌在汲取男英歌某些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自我创新。只见她们手执双槌,施展“梅花旋转”法,踏着揉合了小弓步与战马步于一体的优美舞步,不时变换图案,一会是“双凤出阵”、“蛟龙环球”,一会是“大团圆”、“八卦阵”,一会是“龙飞凤舞”,尽展飒爽英姿、巾帼英风。

  少年儿童也不甘落后。看,来自谷饶镇和教育部门的大坑少年英歌队和林梅庄纪念学校的少儿英歌队也舞得有板有眼。别看大坑少年英歌队的52名队员,虽只有11至14岁,但已多次参加地方民俗文化节的游行表演活动,他们舞姿舒展、流畅,体现了朝气蓬勃的少年气息。而林梅庄纪念学校的少儿英歌队,则呈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一上场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后头也有好戏。曾于1999年12月赴澳门参加回归庆典活动的棉北后溪英歌队作了压轴表演。该队是棉城中(快)板英歌的突出代表队之一,但见队员们踏着舞步,一声声吆喝着,一步一呼,手中槌花左右摆动,舞步稳健豪放,让人感受到阳刚之美。

  “好噢……随着9支英歌队一一展演,各展风采,观看的群众越来越多,掌声越来越热烈。热情的观众把个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小孩坐上大人肩膀,个子矮的踮起脚尖,占不到位置的索性登上文光塔往下看。“潮阳英歌,百看不厌。”一位老伯乐呵呵地跟同伴说。“看了潮阳英歌舞表演,让人感觉到一种豪迈奔放,给人鼓舞。”一位小伙子朴实地告诉笔者。

  省舞蹈学校校长李永祥听说潮阳春节期间要举办英歌舞表演,专程从广州赶来潮阳观看,他赞赏地说:“看英歌这几年看多了,但上午看潮阳英歌感到耳目一新,9支展演的队伍,慢中快板,成年、少儿、少年,男英歌、女英歌样样俱全,这些英歌队从规模、化妆到表演,都具有较好特点,应该说是英歌舞的佼佼者,具有很强的艺术欣赏性,潮阳宣传文化部门在弘扬民间艺术上做了突出的贡献。”

  潮阳是粤东有名古邑,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笛套音乐、剪纸和英歌舞,是潮阳民间艺术三朵奇葩,尤以英歌舞影响最深最广。它自明代形成至今,以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社会效应,不断繁衍和发展,成为融舞蹈、武术、队列、戏剧于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潮阳英歌舞有强烈的节奏,叱咤风云的气势,配以刚劲、雄浑的舞步,表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感染力极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海内外的好评,每逢传统佳节和重大节日及庆典活动,都可见到英歌舞表演。

  (李锡松陈史华李镇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美女财神
怦然心动柔美情怀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