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年过出中国味——2005年春节假期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09:20 宁夏日报

  今年春节,人们分明感觉到了一股强劲的潮流:回归传统,重拾失落已久的记忆。

  今年春节,世界给予了这个中国节日前所未有的关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放射出愈发璀璨的光彩。爆竹声重新点亮城市夜空

  今年一些城市将“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改为“限放”,一字之变给市民增添了许多
欢乐。

  北京除夕夜、大年初一、破五,无数市民或结伴同行、或全家出动,赶往五环路外的指定烟花爆竹燃放地点,点燃了五光十色的花炮,尽情欣赏“火树银花”的美景,重温“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庆气氛。

  1993年春节,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北京开始禁放鞭炮,全国先后有近300个城市群起效仿。但近年来,保留春节燃放鞭炮以增加节日气氛的呼声日渐高涨,目前已有100多个城市取消了禁放规定。

  事实上,在很多地方,禁放令自打颁布实行的那一天起就在遭遇着尴尬,而且这种尴尬还在继续。一方面政府部门对违禁燃放者不断查处,一方面偷放行为屡禁不止。

  早在1998年,石家庄市政府就燃放解禁事向1739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意见时,就有82.6%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解禁。

  山东一位社会学专家说:“取消春节禁放,总体来说还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致伤等情况毕竟只是小部分,不能因噎废食。”

  北京学者李源认为,鞭炮之于春节,如同圣诞树之于圣诞节。春节放鞭炮习俗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

  当然,禁放自有禁放的道理。但大多数人比较认可限放或有限禁放。老庙会又成娱乐新宠

  在沈阳,已沉寂百年的皇寺庙钟声在2005年的春节再次响起,数以千计的人走上皇寺庙会的平安桥,祈求新的一年祛除百病。

  最发达的北京庙会,今年又闪现出许多新亮色,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历史悠久的厂甸和地坛庙会打出“怀旧庙会”的招牌,听京戏、拉洋片、喝茶汤、跳财神……几乎所有京味文化都可以在此觅得踪迹。

  曾为年味渐淡而神伤的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今年找到了开心的感觉,他说:“今年的年味比往年活泼多了,从北到南,年节文化和传统庙会开始结合起来。”回家,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

  尽管图省事到饭馆吃年夜饭的大有人在,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和家人一起亲手烹饪、品尝“团圆饭”。对很多人来说,年夜饭远非“吃什么”所能涵盖。笃笃的砧板声、菜肴下锅的哗啦声、孩子们的欢笑声……隐藏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幸福温馨感觉,是其他形式永远无法替代的。

  带孩子回到潮汕家乡过传统春节的澳大利亚籍华人张先生,希望让孩子认识更多的亲友,直接感受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加深对家乡的感情。“多一些这样的亲身体验,孩子们才不会忘了自己的根。”他说。

  回家,是中国传统年节习俗的精神核心。北京师范大学民俗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教授如是说。自汉魏以来,中国的年节逐渐形成了与西方节日截然相反的精神内容,即强调回到家庭内部团聚,而不是走出户外狂欢。

  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原来以亲属、邻里关系为纽带的社交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紧密的家庭体系逐渐解体,城里人住进了彼此相对隔绝的楼房,工作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平日无暇顾及亲友之情,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的兴起使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快捷而乏味。

  “人们在追求新生活方式的同时,内心的失落感也在加剧。”他说,“人们想在过年这个最能集中体现传统精神的时候重温被现代工业社会冲击得支离破碎的传统习俗,弥补已经残缺的交往关系,使之得以保留。”

  刘铁梁说,尽管近年来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对唤起人们古老的记忆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复归传统更是广大民众自发的愿望,是中国人希望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年,世界年

  美国总统就农历新年发表贺词,法国总统向中国人民祝贺新春,英国首相向华侨华人拜年,罗马尼亚总统过年拜访中国使馆……这都是今年春节的新鲜事。

  就连总共只有一位华裔上院议员的英国议会,今年也破天荒头一次举办了“送猴迎鸡庆祝晚会”。

  美国纽约州今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春节列为法定节日的州。菲律宾政府也将中国农历大年初一确定为全国特别“工作假日”。

  古老的中国春节正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的认同。

  这种局面的出现,自然首先归因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影响力扩大。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极具潜力的中国市场不仅对西方人来说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力,也使得华人在国际上发出了日益强大的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重拾自信。

  而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则是引发海外“中国热”的深层原因。今年是头一次在中国过年的英国人吉利因·佩特森的感受也许可以代替很多“老外”的看法。

  佩特森有生以来第一次加入中国人放烟花爆竹的行列,除了感到“非常壮观”之外,他还觉得这种已有2000多年历史、意在驱逐瘟神的东西十分神秘。听中国朋友讲着数不清的故事与风俗,这个已在台湾待了6年并多次到过香港的英国人仍然感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民族的亲和力有很多是靠我们的民俗维持下来的,民俗不是看的,不是与我们无关的,而是与我们紧密相连的。它虽是潜在、无形的,却是一种自发的情感,这种团结的情感到关键的时候就会生发出来,这种无形的力量是真正的力量。”(据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李柯勇 丁海军赵华)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