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春雪难阻“民工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2:33 燕赵都市报

  新闻提示

  :刚过大年初三,大街小巷仍充盈着浓浓的年味,许多民工却已冒着纷纷扬扬的春雪,登上了返回城市的列车,新一年的“民工潮”又开始向城市涌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到处是扛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

  但眼下,服务业、建筑业等很多行业还没有正式开工,一些职业介绍机构也没有开门迎客。民工离家返城为何一年比一年早?这些满怀希望的民工能否如愿以偿?他们将如何融入城市生活……几天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期望:早早离家为找好工作

  2月14日,正月初六。中午时分,石家庄的上空飘着雪花,运河桥客运站附近的路面很不好走。也是在这个时候,灵寿县南寨乡的霍燕宾提着行李包来到了省会。

  霍介绍说,他多年在饭店做厨师,春节前也在石家庄工作,打算年后换一家饭店,这次返城就是来找工作的。

  “虽说是大年初六,我们村里的很多人都已经出去了。”霍燕宾说,他们之所以早出来,是因为现在很多饭店都需要厨师,趁大多数人还没有出来,机会多一些,容易找到合意的工作,而呆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串串亲、打打牌。

  来到省会后,霍燕宾打算先找个地方住下,再通过朋友或同乡介绍合适的工作。2月16日,当记者再次与他联系时,他已经租住了一间房子,正在时光街附近与某饭店洽谈工作的事情。

  其实,霍燕宾返城还不算是最早的。记者从魏县劳务输出办公室和柏乡县就业局了解到,大年初二、三就有很多人返城了。

  魏县劳务输出办公室主任李世明介绍说,从初二开始,该县就有人走了,到正月初五就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峰。初五那天,就有70多人通过劳务输出办公室,去青岛一鞋厂工作了,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工资从700元到1200元不等。接下来,还有去天津、北京、太原、苏州等地的工人陆续出发。

  李主任估计到正月十五前后,外出务工人员会走一多半。他说,这几年,农民的思维、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以前春节期间,人们更多地注重走亲串友,现在,农民们也学会了在年初就做好一年的安排,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出去的时间也一年比一年早。出去早,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就多一些。

  辛酸:“热炕头”难以割舍

  16日下午,记者在省会白佛车站看到了刚刚从沧州南皮赶来的张先生和他的十几名同乡。装行李的包袱、袋子、提包摆放一大片,正等待接车的到来。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外出打工已经很多年了,什么样的活儿都干过。年前刚从北京建筑工地上赶回来,现在要去一家公司打工,具体能挣多少钱,没有说得很肯定,大概每月1000多元吧。

  张先生说,他们并不是多想在外打工,在城市打工挣钱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不出来,就意味着孩子的学费、家里的花费就没有了着落。“种地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还得靠打工挣点钱。”

  15日,正在石家庄火车站买票、打算去内蒙古的老李也道出了同样的苦衷。57岁的老李来自巨鹿县纪家寨村,头裹白毛巾,牙齿已经脱落了大半,但他还是很坚决地选择了外出打工,因为“家里实在是缺钱花,单纯靠种地是富不了的”。

  与老李同行的还有十几人,都是同村的,其中好几个看上去还是很稚嫩的孩子,但他们却自信地告诉记者:“过年后就20岁了,怎么可能是童工呢!”

  失望:缺专长无技术难就业

  15日下午,由于天空中一直漂着小雪,来自辛集的张六军和宁晋的王胜军蜷缩在火车站售票厅一角避寒,因为工作一时没有着落,他们很是困惑,不知如何解决这几天的生计问题。

  王胜军说,这几年他一直漂在省会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任何技术,找工作很困难,即使找到了工作也挣不了多少钱。他在建筑工地上干过小工,当过伺候男病人的保姆、各种勤杂工,没有一件长期的工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经常处于找工作的迷茫状态中,再加上有时根本拿不到钱,一年下来根本挣不到多少钱。

  张六军和王胜军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张六军已经52岁了,也是打零工散工,干的都是小工活,挣钱少,工作难找,靠朋友老乡介绍或在街边碰运气。“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我们的吃饭问题将很难解决。”他们打算,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先在火车站附近凑合着过夜。

  当记者问他们为何不去学一项简单的技术再出来找工作时,他们说:“靠这样的工作,根本没有多少剩余,怎么舍得去交钱学技术呢?”

  据悉,我国第一个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已于去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其覆盖面还不够宽,并不能满足所有农民工的需求。

  迷茫:找中介靠老乡碰运气

  找工作,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通过职业介绍中心或其他中介机构。然而,记者在对农民工的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民工却很少通过这些机构找工作,而是靠自己碰运气、通过老乡熟人介绍或通过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

  通过这样的途径找到工作后,工资待遇等问题都是口头许诺,而没有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给以后的“欠薪”埋下了隐患,致使有的民工到最后还不知道给谁打工,到底谁拖欠了他们的工资。

  究其原因,首先,通过这些机构介绍工作,要交一笔费用,再者,他们对一些中介机构失去了信任感,因为很多人曾经被中介机构欺骗过。而城市里的职业介绍机构更多地是面向市民,需要有一定的文凭、技术,而这些正是大多数民工所缺少的。

  “只要是让交钱,我们就不会去!那些都是没准儿的事情。”来自沧州南皮的张先生对记者说,宁可不找工作,也不到中介所去。

  希望:“春风行动”惠及民工

  据统计,目前我国尚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从当前情况看,农民进城就业仍面临打工难、维权难和发展难的难题,就业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

  记者从省劳动厅职业介绍中心了解到,对进城的农民工来说,从春节后开始实施的“春风行动”是一条令人欣喜的消息。

  以前,就业的大门主要面向城市里的市民,“春风行动”将就业的大门向进城民工敞开了:推荐一批诚信职介机构,并将指定一批公共职介机构,为进城农民免费提供职业介绍、供求职登记、信息咨询、就业指导等。另外,在基层,免费为农民提供用工信息,并有组织地向城市里输送务工人员,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

  在这方面,我省不少县市已经有了有益的尝试。柏乡县就业局赵局长介绍说,该县从1989年就开始有组织地向外地输送务工人员,他说,他们不仅负责为农民联系工作岗位,还帮助他们与厂方签订合同、协调工资等问题。该县还向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天津特派了“民工队长”,专门负责在天津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减少了不少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改善进城农民的就业生活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行动,希望沐浴进城民工的“春风”能早日吹拂到他们身上。

  本报记者:刘丽普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