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9岁少女大年初四死于服摇头丸过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3:01 华商网-华商晨报 | ||||||||
新闻背景:大年初四,一名19岁少女被送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医生表示,女孩死于服摇头丸过量。据了解该女孩生前在沈一家歌厅工作。 “毒品摇头水”泛滥午夜迪吧 沈阳部分迪吧成“摇头族”乐园 洗手间内药瓶成堆 火灾隐患触目惊心
除了气愤,更多的是心疼。 午夜,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一些年轻人发疯般摇晃着本该用来思考的脑袋。 在他们身后的阴影里,是色情诱惑与火灾隐患。 2月16日,记者暗访了沈阳两家迪吧,并通过一位18岁的迪吧服务生宋刚(化名),还原了迪吧中存在的“潜规则”。 目击 洗手间药瓶成堆 配方一:可乐与任何牌子的××混合后迅速喝下,人可以快速进入“微醉”状态…… 配方二:联邦××加××或任何牌子××…… 配方三:联邦××露加上…… 除了上面那些,还有一种叫盐酸曲马多的处方止痛药也可以让人“HI”。 这不是什么“祖传秘方”,而是沈阳市和平区一家名为“真爱”的迪吧里广为流传的“摇头水(药)”配方。 2月16日晚接近零时,记者等来了“真爱”迪吧的“开曲”时间。宋刚解释,“开曲”就是:迪吧舞台表演结束,开始“HI”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前后,大批20多岁的年轻人涌进迪吧,不一会儿位子就满了。 零点10分,震撼的音乐响起,迪吧的人群开始疯狂地扭动。 在黑暗中,记者旁边一个20多岁的黑衣女孩,从挎包里掏出一个塑料瓶,倒进了桌子上盛着可乐的玻璃杯中,然后一饮而尽……伴着强烈的节奏,女孩开始疯狂地扭动腰肢,黄色的头发遮住了整张脸。 不远的地方,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已经累得只能耷拉下两条胳膊坐在高背椅上,头竟然还在不住地左右晃动…… 在宋刚的示意下,记者走进了迪吧东侧的洗手间。挤满人的洗手间里,一个穿粉色衬衫的服务生扭开一瓶褐色药水一饮而尽。洗手间垃圾筐内是成堆的药瓶…… 对话 到迪吧不喝这个,有啥意思 记者(佯装不懂):这儿能买到药(摇头丸)吗? 宋刚(略带嘲笑):这儿不卖药,水(摇头水)也不卖,要用就得自己从外边带。 记者(小心翼翼):在这儿喝没人管吗? 宋刚(嘿嘿一笑):这么黑,喝也没人管……我们(服务生)看见就装没看见。 记者:喝这个好使吗? 宋刚(懒洋洋):还行吧,喝得越多越兴奋,有一种头重脚轻身体发飘的感觉,听到音乐节拍就情不自禁地摇头,到迪厅不喝这个,有啥意思呀? 记者:药水是处方药,人家卖你吗? 宋刚(不屑一顾):有些地方的药房就买得到,但最好是晚上。时间长了我们都上那儿去买。 记者:试过药(摇头丸)吗? 宋刚(很遗憾的样子):没有,哪有那么多钱,100多一颗呢。 宋刚还告诉记者,他现在对“摇头水”已经感觉有些上瘾,不喝就会心痒痒。 “都说这玩意不是毒品,喝了也没啥事。”宋刚最后说。 火患 烟头遍地 通道狭窄 如果说摇头水是“慢性毒药”,那么一些迪吧的火灾隐患就是随时可能爆炸的“炸药包”。 在宋刚工作的那家“真爱”迪吧里,因为人来得太多,后来的人没有位置,干脆站在场地周围。近千平发米的迪厅内,行走困难。 不仅人多,烟也多。迪吧里的人手中大都夹着烟,空气污浊不堪。地毯上到处是被丢弃的烟头,有的还没有熄灭;迪厅沙发上也满是被烫的黑洞。 记者还注意到,这家迪吧并没有明显的消防通道标志,只有两部电梯供人们通行。 而沈阳站附近的一家“红街”迪吧情况更为糟糕:除了同样的拥挤,连接一、二楼的是一条只能同时容纳两人走动的木制楼梯。 暧昧 迪吧里屡现情色诱惑 迪吧不仅仅是“摇头族”的“乐园”,在沈阳站附近的“红街”迪吧里,两名穿着白色吊带短裙的妖艳女子,手里夹着烟,不停的在男客桌前走动,搭讪,有时还坐在男客的腿上,耳语几句。 宋刚告诉记者,迪吧里有不少从事情色交易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他的同龄人,有的甚至更小。一部分人是迪吧外联系好交易,然后进入迪吧;另一部分则在迪吧里讨价还价。 在“真爱”迪吧里,记者亲眼看到了一幕—— 当记者一行乘电梯下楼时,两名小伙子正同两名衣着暴露的女孩子谈价格:两名男孩身上只有200元,但女孩开价500元,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最后,一名小伙子决定马上回家取钱,另一名小伙子陪着女孩。 专家 都是慢性毒药 所谓的“摇头水”能不能上瘾?滥服这些药物有怎样的危害? 带着这样问题,记者采访了沈阳市戒毒所的王护士长。 这位护士长告诉记者,“这些药品均含有少量磷酸可待因和盐酸麻黄碱,都是处方药品。这些药物中的磷酸可待因是吗啡的衍生物,成瘾性虽不像吗啡那么强,但久服也会上瘾。大量服用这两种药会有依赖性并出现心跳过速,久而久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对于盐酸曲马多,王护士长介绍,这是一种强效镇痛处方药。这种药具有耐药性和依赖性,长期服用这类药品对人体危害很大,可以说是“慢性毒药”。本报特别报道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