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七旬老翁“回家”过节(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5:23 山西日报
七旬老翁“回家”过节(组图)
上图:南园村给田俊峰送的匾额。
七旬老翁“回家”过节(组图)
上图:南园村给田俊峰送的锦旗。

七旬老翁“回家”过节(组图)
上图:田俊峰为南园村抄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阳泉退休干部田俊峰多年为故乡南园村做好事。连续十几年,年年过春节时,或自己亲自回村,或委派子女为南园村送去灯谜、钱物等,还为村里的老人过了9届老年节,所有花费共计在1.5万元以上———

  阳泉市的退休干部田俊峰,1930年出生于沁县漳源镇南园村。多年来,田俊峰虽然身在他乡却情系故土,力所能及地为南园村做了许多好事,深受乡亲们的爱戴。特别是逢年过节,他总要想方设法给乡亲们送春联、编灯谜、买礼品等,以活跃村民的节日文化生活,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自从1989年他和老伴一起回南园村热热闹闹过了一个春节及元宵节后,以后连续十几年,年年过春节时,或自己亲自回村,或委派子女为南园村送去灯谜、钱物等,给老百姓举办元宵灯谜会,以这种方式了却他“回家”过年的心愿。他还连续9届在重阳节那天,为南园村的老人过老年节,受到村里老年人的一致夸奖。鸡年春节期间,笔者登门拜访了这位自己生活节俭,却做好事、献爱心、情系故乡的7旬老翁。他说,今年元宵节前又与南园村党支部和村委干部取得了联系,寄回谜语205条和购买奖品的资金,让村里筹备举办元宵群众文化活动。老人这份执著的爱心,令人感动。

  编写谜语、灯谜近千条

  沁县漳源镇南园村是个偏僻的山区小村,田俊峰就出生在这个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少年丧父,15岁时,为了生存,他就外出学徒,独立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在阳泉一银行参加了工作,才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1989年过春节时,田俊峰回到故乡生活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乡亲们大半年时间在地里辛勤劳作,平时很少有文化活动,春节期间也是冷冷清清,没有点过年的气氛。为了给村里活跃一下节日的文化生活,田俊峰自己编写创作了百条谜语,在那年元宵节为南园村举办了一个灯谜会,还自己出资为每条谜语买了奖品,村里的男女老少齐参与,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元宵佳节。

  以后几年,由于老伴身体有病,在农村治病不方便,田俊峰又回到阳泉生活,但他没有忘记“回家”过年时乡亲们过年的情景。因此,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他就编写创作百条谜语、灯谜,买上奖品,或亲自或托子女送到南园村,与乡亲们一起过两节。

  田俊峰编写的谜语生动活泼,有趣味性,还贴近农民生活。既让乡亲们开发了智力,也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既活跃了村里的文化生活,又使人们受到了法制道德教育,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谜语内容丰富,有村名、地名、人名;有农具、农活、作物名称;有法制建设、计划生育、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等,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如“饭后不正事,树旁瞎圪锯,都败各一半,十缚绳也去。”谜底为“反对赌博”。“奋发心下田间苦,半耕半读话前程,又有一点小经验,亦阳亦阴照千古。”谜底为“大讲文明”。“好言相劝舌中找,找到一半亦幸运,一牛为何不耕地,乌云底下难全明,但愿子女不分家。”谜底为“计划生育好”。

  据南园村干部与笔者不完全统计,田俊峰从1989年开始,十几年间已给南园村编写谜语、灯谜近千条,购买奖品的花费也有数千元之多。

  为80多位老人过了9届老年节

  田俊峰每次回南园村,总是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走家串户中。他进百家门,与父老乡亲交心,了解村情、民风,体会农村人的苦乐真情,深受乡亲们的欢迎。早些年他了解到村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不少老年人得不到关爱,就与村干部探讨过如何在村里发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使每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为了在南园村宣传好这部法律,田俊峰购买了长3米,宽1.5米的白布,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了该法的全部条款,并在当年9月9日重阳节这天,张挂在南园村的街头。

  从此,田俊峰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年年在重阳节这天,为村里60岁以上80多名老年人过节。每逢老年节到来之际,田俊峰便在阳泉给每位老年人买上背心或半袖上衣,印上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字,如时间、第几届等,再买上节日所需的礼物、食品等,准备停当。由于年岁已大,阳泉到沁县还得在太原转车,每次回村与老年人一起过节,他都得让两个女儿轮流陪伴着。从1996年至2004年,田俊峰已自费购买礼物、食品,为村里80多位老年人过了9届老年节。

  每年的重阳节,田俊峰都安排得有声有色。节日那天,先由主持人宣读节日贺词,然后举行茶话会,摆上瓜子、糖块、水果等。2000年重阳节,他还安排在饭店会餐。每桌摆了10大盘,有鸡有鱼,有的老人吃过饭后说,一辈子也没吃过这样丰盛的好饭菜。每次过老年节,总有些体弱多病的老人不能参加集体活动。节后,田俊峰就自己带上糕点礼物上门看望他们,不少老人感动得直流眼泪。2004年8月12日,南园村95岁的寿星李桃孩过生日,田俊峰在阳泉请画家专为寿星绘制了一幅“南园寿星图画”,把李桃孩的名字绘入画中,寄回去给李桃孩祝寿。李桃孩高兴得逢人便夸俊峰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一次性给学校捐资3500元

  田俊峰无论身在阳泉,还是回到故乡,心里总牵挂着南园村老百姓的生活,他常写信、打电话给村干部了解家乡的变化,并提出建议希望村干部能更好地关心村民生活,尽可能为村民办实事,甚至对村里的水井卫生、厕所改造等都一一提出建议。每次回到故乡,总要长时间与村干部交谈,出谋献策,主题围绕的就是怎样为百姓谋利益,如何改变家乡面貌,尽快致富奔小康。

  多次回村了解,田俊峰发现村里小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教师看不到电视,有时不能按时领取工资,有些家长连孩子用的作业本都买不全。他便请村干部与学校领导商议后,给学校捐资3500元现金,其中3000元作为学校给教师暂发工资使用,等有钱发工资后收回流动使用,500元给学校买了一台电视机。

  从1993年起,田俊峰每年给学校买几百本作业本以及铅笔、橡皮等文具,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发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虽然田俊峰对学校的物质帮助很有限,但他的付出,也多少解决了一些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在他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努力,村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田俊峰的高尚品德感动着南园村所有的人,有几个老太太每次谈到他,都激动地说:“自己养育的儿女也没有给买过一个背心,更不用说已穿了俊峰的9个了。”每年回家乡给老年人过节后,总有不少老人为了报答俊峰,给他准备家乡的土特产,像大豆、沁州黄小米、南瓜、玉米面等,让他带回阳泉吃,但他一粒一斤都不要,总是空着手,偷偷地离开村子。女儿们陪他回村,他也不让到乡亲们家里吃饭,怕给乡亲们添麻烦,总让她们到数里以外的亲戚家吃。

  难能可贵的是,前些年(现已去世)田俊峰老伴患有半身不遂症,长年瘫痪在床,他家生活紧张,经济状况十分困难,但他仍然坚持花钱给村里老人们过老年节,给学生买作业本等文具。他自己一直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村里有人见过,他用的裤腰带断成了三截,用铁丝连起来还继续使用,他穿的背心破的口子能伸进去脑袋,都舍不得买个新的替换,却年年给村里的老人买新背心。他的这些事迹,谁听了都为之感动。

  据沁县南园村干部不完全统计,田俊峰从1989年元宵节开始给村里编写谜语、灯谜等,至今10多个年头,共编写了谜语近千条。从1996年重阳节开始给村里60岁以上80多名老年人过节日,到2004年已举办了9届。在这期间,捐资助学现金3500元,买背心和半袖上衣720件,学生学习用作业本2000本、铅笔2000支、橡皮2000块,加上元宵节活动买奖品,重阳节老人座谈会买食品、会餐等,还有从阳泉往返沁县乘车费用等,所有花费共计在1.5万元以上。

  沁县漳源镇南园村父老乡亲为表达对田俊峰的敬意,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老年协会负责人代表全村乡亲,亲赴阳泉市将一面“千里桑梓牵故园,无限夕阳献乡亲”和“家乡人民祝福您”的锦旗和匾额赠给田俊峰,感谢他对家乡的建设做出的贡献。田俊峰曾作诗一首:“树大叶归根,人老心念本,捐资以助教,聊表一寸心。”他的这“一寸心”,是何等真诚,何等感人啊!

  董存林 文/图(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清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