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梅家13代19人守护"两陵"360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8:24 沈阳晚报
梅家13代19人守护"两陵"360年(组图)


梅家13代19人守护"两陵"360年(组图)


  已经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清代福陵、昭陵,360多年来,有一个家族前仆后继,始终对其守护、管理。这个家族姓什么?2月17日,梅鹤翔先生出示了《梅氏家谱》,解开了这个长达360多年的谜团。

  佟、梅、贵三姓同宗

  据梅鹤翔先生介绍说,梅氏家族的家谱,是用毛笔谱写在一块大红布上,遗憾的是,已在“文革”期间被焚毁。目前他手里的这份《梅氏家谱》,是他从于洪区造化乡闸上村佟来春家抄录的。佟家的家谱抄写在宣纸上,由于年代久远,纸面已经泛黄。

  这份家谱源于清代光绪十七年,从祖先佟霭起谱,记载到第十代。佟霭的父亲仪方逝世后,康熙皇帝给佟霭下旨,封他父亲仪方为“资政大夫”、母亲为“夫人”。于是,佟霭在如今望花立交桥北侧高岗上,建立了墓地陵园,还奉旨为父母建立了“诰封碑”。如今,这“诰封碑”保存在北塔碑林内。

  纵观《梅氏家谱》,可以看到满族受汉文化影响,逐渐“随名取姓”的过程。佟霭长子一枝,保持了“佟”姓;次子一枝出现了“梅”姓;三子一枝则出现了“贵”姓。由此可见,清代“镶黄旗”的佟、梅、贵三姓为同宗同族。

  佟、梅、贵管理皇陵

  根据《梅氏家谱》记载,从1643年起,昭陵开始修建。佟霭在督造皇太极陵寝修造与“祭祀”任上25年;一生为清朝出力60年,最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病故在“昭陵掌关防”任上。他逝世后,康熙皇帝传旨:“既系太宗皇帝出力之臣,着伊三子希兰台袭六品官。”《梅氏家谱》记载,截止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共有七代11人承袭此职。

  梅家第八代传人乌尔恭宝,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均在福陵任“副关防”、从四品官,兼任司祭职务“尚茶人”,乌尔恭宝的三个儿子都在昭陵当差。

  以身殉职护皇陵

  上个世纪初,沈阳曾一度称为“承德县”。《承德县志》中,记载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3月10日,日俄战争的“奉天会战”,在昭陵北侧的三台子地区结束。俄军溃不成军;日军穷追不舍,一直追击到昭陵门前。

  当时,正值昭陵举行祭辰仪式。突然,四五十名日军持枪闯进昭陵隆恩门,声称追缴俄军。梅文衡、梅玉林前去阻止日军入侵,以免干扰祭祀盛典。时年56岁的梅文衡,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正颜厉色大喝:“祭奠活动正在进行,陵墓重地,不得无礼擅闯!”惨无人道的日军不听阻止,竟然开枪杀害了梅文衡。

  弟弟梅玉林见哥哥惨遭杀害,立即冲上前去,义正词严痛斥日军强盗。结果,梅玉林也遭到杀害。两兄弟魂断皇陵,为护陵而悲壮献身。事后,盛京将军上奏朝廷,为梅氏兄弟请功,奉命对梅氏兄弟家属给予抚恤,并让梅玉林长子梅德吉,承袭父职守护昭陵。最后一位司祭官

  梅德吉是梅氏家族中,最后一位在清代光绪、宣统两朝任职昭陵的司祭官员。宣统皇帝退位之后,以及在伪满时期,梅德吉仍然在昭陵任“尚茶人”一职,直到1945年。梅德吉是梅鹤翔先生爷爷梅嵩柯的叔伯兄弟、梅鹤翔先生的二爷。直到如今,梅鹤翔先生手中,还珍藏着二爷梅德吉身着司祭官员服装、头戴白色水晶玻璃顶戴花翎官帽,位于昭陵司祭员兼看守办事处门外,拍摄的一幅四寸照片。据记载,该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

  从跟随努尔哈赤进入沈阳的梅氏家族第一位祖先和仪方、佟霭祖孙三代人,效命大清两位创业之主起始,直到梅德吉任昭陵司祭官员解任时为止,梅氏家族共有13代19人在清代十三朝供职,在福陵、昭陵任司祭官员,总共历经360余年。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史学家佟悦认为,经过考证,这份《梅氏家谱》真实可信。保存如此完整、记载了诸多著名人物,并且还有碑刻、墓葬作为左证的《梅氏家谱》实在少见,不仅连贯地展示了佟、梅、贵三姓同宗的世代司祭官员家史,还为研究清朝民俗、陵寝制度等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报高级记者邱宏实习生汪凡菲记者电话:13304020108

  1、梅鹤翔先生展示《梅氏家谱》。

  2、梅德吉在昭陵的历史照片。黄绪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