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蒋宏坤全面部署迎接十运会各项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3:40 龙虎网

  【龙虎网讯】再过7个多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目前,“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的决战已经进入倒计时。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三千人大会,对“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进行再动员,市长蒋宏坤对迎接十运会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南京市市长蒋宏坤表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了,对于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和谐南京、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蒋宏坤要求全市上下统一认识,按照“突出重点、典型引导、市民参与、全面达标”的思路,认真抓好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尤其抓好沿街店铺管理、车辆停放、市民交通行为、经营性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社区文化建设、全民健身等重点环节。同时要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文明生活方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宣传活动,通过教育引导、典型示范、环境熏陶、制度约束、管理规范等多种途径,增强全体市民“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代表新南京”的意识,使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在创建中不断得到提升。

  倾全力打造河西新城核心区

  河西是十运会的主赛地,是南京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区,也是今年全市建设的主战场。

  蒋宏坤表示,要把河西5平方公里核心区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配合省委省政府全面建成奥体中心场馆以及我市“10+2”配套场馆,确保十运会体育设施达到一流水平;加快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所有标志性建筑都要达到预定进度;完成滨江大道、滨江风光带C区主体工程以及北部地区的整合,建设好绿博园和河西绿化工程,以现代化滨江新城的形象迎接各方来宾。

  大力加快道路交通网络建设

  交通通畅是保障十运会顺利进行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对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的重大考验。

  蒋宏坤表示,今年要以完善“两环十二射”、城市快速内环、“经六纬九”等城市内外交通路网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路网建设力度,强化交通科学管理,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十运会前,长江三桥要力争竣工通车,铁路南京站要全面完成改造,地铁一号线一期(含西延线)工程要投入运营。

  同时还要加快完善主城“井”字型快速内环,继续增密城市路网,加快道路出新改造,以良好的交通设施迎接十运会召开。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古都保护

  蒋宏坤表示,绿色生态、六朝古都是南京最珍贵的城市特色和品牌,在城市建设中应该注重挖掘城市个性,提升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品位,使古都南京与现代十运交相辉映。

  对此,蒋宏坤提出了五大目标:一是全面实施治水会战。力争在8月底,秦淮河的水流起来,船游起来。二是加快实施“绿色南京”工程。力争全年新增绿地1000万平方米,使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41%,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2平方米。三是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成轿子山垃圾场等一批环卫设施建设,加强大气、水和噪声污染治理。四是建成一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明城墙风光带力争年底完成现存城墙外侧90%的保护与建设任务,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面结束。五是建成一批商贸和社会事业标志性工程。完成新街口中心区改造任务,建成宝船遗址公园、静海寺-天妃宫历史景区等。

  高标准、大力度开展十项专项整治

  为迎接十运盛会,南京开展了市容市貌十项专项整治,主要包括铁路沿线整治、道路整治、房屋出新整治、占道经营整治、工地环境及渣土运输整治、城市“三乱”整治、广告招牌整治、进出城道路整治、环境卫生整治、车容车貌整治等。

  蒋宏坤表示,十项整治工作面广量大,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全市大发动、全民大参与、党政军齐动手。在抓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同时,要着眼于全面提升城市环境水平和形象,大力消除城市“脏乱差”现象,使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同步实现新提升、新跨越,以优良整洁的城市形象迎接四海嘉宾,让十运会成为历史上最精彩、最成功、最圆满的一届盛会,让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的新南京凸现在世人面前,让三年迎会建设成果惠及南京长远发展、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作者:禹娟

  (来源:龙虎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