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面点赛当家主妇出手不凡 巧妇少见小媳妇令人遗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4:14 青岛新闻网
面点赛当家主妇出手不凡巧妇少见小媳妇令人遗憾(图)
  各色面点在巧媳妇们的巧手雕琢下出炉了。遗憾的是难觅“小媳妇”身影。孙立摄

  晚报讯昨天上午,市南区华严路社区举办了“巧媳妇”面点手工艺比赛,十几名家庭主妇巧手制作出了大公鸡、枣塔等各种造型的馒头,热腾腾的大馒头一出锅,屋子里立马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记者在现场看到,来参加手艺展示的居民年龄大都在四十岁以上,年轻的巧媳妇一个也不见。居委会潘主任感慨地说:“现在会做馒头的年轻‘巧媳妇’难找啊。”

  不但会做馒头的巧媳妇难找,如今自己能够和面包饺子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少。大年三十下午超市里卖饺子皮的柜台旁排起了十几米的长队;爱心大姐服务社服务工沈雨受聘到一年轻家庭要包饺子时才发现,家中连面板、擀面杖都没有。难怪有人感慨说,包饺子、蒸馒头这些有着中国传统特色的手工艺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

  家住新湛二路的付新荣告诉记者,三十多年前自己出嫁前,母亲会将缝纫、包饺子、蒸馒头等家务活一样样教给自己。“现在,我儿媳妇连衣服扣子掉了都钉不整齐,别说蒸馒头、包饺子了。”

  刚结婚两年的刘馨对不会包饺子、蒸馒头却不以为然:“超市里一年到头都卖速冻水饺、年馒头单位都会发,平时家里一般以米饭为主,根本用不着学这些。再说工作挺忙的,哪有时间鼓捣。”

  春节期间,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如今年味越来越淡”的抱怨,殊不知这传统的年味正是在蒸馒头、包饺子的忙年过程中体会到的。过年、过节全家团圆吃顿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尽管速冻饺子也是饺子,但却没有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动手包饺子的乐趣。(记者臧旭平)(来源:青岛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