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黑摩的”春节疯狂载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5:50 南京报业网

  【东方卫报报道】春运市场一直以来颇受社会各阶层所关注。在相关单位的严厉打击下,火车站、汽车站的黄牛“生意”冷清,客运车辆超载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曾一度得到有效控制的“黑摩的”在春运期间却乐逍遥地大肆揽客,赚取“黑心钱”。究竟二轮摩托车能否进行营运载客?相关部门又有哪些规定?日前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春节期间,“摩的”生意旺

  “先生,要送一程吗?”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及城郊结合部的公交车站旁,旅客们时常听到“二轮摩的”车主的亲切问候声。在迈皋桥公交40路车站,记者刚从40路车下车,立即有两辆“摩的”围了上来。“先生、小姐,要送一程吗?”为了能摸清情况,记者二人分别和两位车主聊了起来。“从迈皋桥送到月苑小区要多少钱呀”?记者问道。“应该15元吧,这样吧,你给12元,走不走?”“这么贵呀?这才4站路呀?”记者表示出惊讶。“这位先生,你究竟走不走?12元,已经很便宜了,我们起步价就是5元呀,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期呀!春运呀,当然会比平日里贵一些!”车主解释道。记者表现出要离开,寻找其他摩的送一程。“你这位先生别犯傻了,12元已经是够便宜的了,我们的价格是一致的,若不信你可以去别处转转打听一下!”“你有安全帽吗?在路上会有交警查吗?”“从这里到月苑小区路途较近,再说也不会有什么交警检查。只要你不到新街口商贸中心地带,不需要戴安全帽,我们很少送前往城区的旅客。”该车主答道。“那你们这收费有什么标准呢?”“一般有协议价格,像我们这里,大家都约定好了起步价是5元左右,每公里一般收费3元,你这人打听这么多干嘛?不会是记者吧?”车主开始怀疑起来。为打消他的怀疑,最后记者还是乘上了他的“摩的”。该车横冲直撞,车速极快并屡闯红灯。为避免检查,车主还净捡一些小巷子走。距离火车站尚有一段路程,他便以不方便过去将记者赶下了车。据了解,这样的“摩的”大多出现在城郊结合部,车主普遍有着这样的优越感:一,“天高皇帝远”,执法部门管理难以到位,即使有偶尔的小力度打击也可以采取“游击战”应付过去;二,“愿者上钩”,同行间所谓的“君子协议”是高高在上稳赚不赔的,乘客除了接受没有其他办法。

  客管部门:

  “摩的”载客应有营运资格

  究竟“摩的”能否进行载客营运?对于城郊结合部的“摩的”相关部门有哪些规定?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南京市客运管理部门。客管部门法规处的李科长谈道:对于城郊结合部的“摩的”现象,客管部门和交管部门都曾多次打击,但这些“摩的”车主常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而且执法部门的主要力量目前仍放在主城区,对城郊结合部的管理力度一直比较薄弱。关于南京市“摩的”营运问题,以前曾一度是被禁止的,但自从“南京市四小车辆营运”有了新规定后,为了照顾一些城市双困职工家庭,让他们有谋生之道,对于“摩的”营运问题政策有所放宽,只要符合相应的要求并到工商部门取得营运资格即可营运。至于在营运过程中的交通违规现象,应由交管部门管理。但“摩的”管理和收费等问题,目前还不明晰。据介绍,目前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拥有营运资格的“摩的”为数极少。也就是说市场上大部分“摩的”是“黑车”。

  交管部门:“摩的”载客危害多

  据市交管部门介绍:摩托车载客有较大的危害性。首先,它们多数属于无证经营,不符合交通管理的要求,扰乱了客运市场经营秩序。其次,由于摩托车在机动车中属于弱势一方,一旦与其他机动车相撞,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每年摩托车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三成。另外,载客摩托车一旦肇事,有的驾驶员竟然逃逸,而即使驾驶员不逃逸,摩托车车主也大部分是社会上的无业人员或生活困难人群,在责任追究后,受伤乘客也难以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另外,摩托车载客还容易引发一些刑事案件,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已破获了多起摩托车载人实施抢劫作案的案件。交管部门还表示,从2003年9月三小车取缔之后,交管部门就开始密切注意“摩的”载客现象,并进行多次夜间打击活动。但由于职责权限的约束,只能对“摩的”在营运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进行处理,效果一直不是很明显,目前也没有其它可采用的办法。要想从根本上取缔“摩的”载客现象,只能希望各执法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治理,并且希望广大市民也不要乘坐“摩的”,促使其没有市场,这样“摩的”便会逐渐消失。见习记者 黄晟(编辑 田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