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断档40年北京民俗昨重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07:07 北京青年报
断档40年北京民俗昨重现(图)
  开路又叫耍钢叉,庙会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取逢山开路之意 摄影/陈默

  本报讯大鼓会、地秧歌这些断档了约40年的北京民俗表演,昨天在顺义又重现了,此次活动的负责人、北京市民协的高巍先生表示,明年、后年还要举办民间花会,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办一个民间花会狂欢节。

  昨天亮相的大鼓会、地秧歌已经断档40年左右了,不久前刚刚发掘整理出来。“大鼓会”由大鼓和花钹两部分组成,击大鼓者身挎大鼓,双手执鼓槌,老北京的艺人可以打出72种鼓点。击钹的都是儿童,边击边舞,同时还要翻跟斗。“地秧歌”是在地面上表演,用锣鼓伴奏并表演故事,类似小型歌舞剧。表演动作幅度大,跳跃、旋转、大踢腿动作较多。又如“五虎棍”是以棍为道具的民间技艺,以激烈的武术搏击见长。五虎棍一般用长棍按照一定套路厮打,有时在表演中还要加入对白,富于戏剧性。人们很少见到的还有“开路”,又叫耍钢叉,庙会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取逢山开路之意。飞叉源于道士健身,后来成为一门技艺,走会时5人一组,脸上画成夜叉的模样,大鬼一个,小鬼4个。

  据民间文艺家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共发掘整理出10种香会上的表演形式,另外还有杠箱会、杠子会、石锁会、天平会(又叫莲花落十不闲)正准备整理,目前各种资料已在搜集中。

  据了解,这些花会多为民间自娱组织,城市和乡村中都有,而且极具地方色彩,往往方圆数十里同类花会只有一家,很有权威性。一般说来,农村的花会活动时间都在冬季,而城内花会平时均可有活动,诸如庙宇开光典礼、庙会期间及重大喜庆日等,深受民众欢迎,每逢花会表演观众人山人海。花会转移场地时,沿街随路表演,往往围街堵巷,妨碍交通。

  作者:戴菁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