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爱,永远不会遗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08:31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上图:这就是满脸沧桑,却充满喜悦的罗尔伍老人。下图:罗尔伍老人(左)在儿媳阿尔基的“翻译”下,与同父异母的弟弟侯德山倾心交谈。熊隆友摄 本报记者 周怀立 通讯员 熊隆友李培其

  这是一段失落了70年的亲情,终因锲而不舍的寻找,得以骨肉团圆。

  这是一个悬挂了70年的心结,终因血浓于水的牵系,得以圆满解开。

  这个发生在张家界一个曾经举家长征的“红色家庭”中的故事,令人感叹唏嘘……

  感天动地,侯清芝一家8口走上长征路

  征途险恶,骨肉离散,70年生死两茫茫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1.7万人从湖南桑植县出发,开始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也是在这一天,20岁的大庸(现张家界市永定区)籍红军战士侯清芝和他全家———父亲侯昌千、母亲殷成福、大弟侯清平、小弟侯宗元、妹妹侯么妹、叔叔侯昌贵以及怀孕的妻子刘大妹一起,跟着贺龙走上了迢迢征途。其时,他最小的弟弟侯宗元才6岁。

  侯家8口举家参加长征的壮举,许多年以后成了一桩被人广为传颂的美谈。然而,对侯家人来说,在这荣耀的背后,也包含着骨肉离散的伤痛。

  长征出发前,侯家“全家参军”的事就已为全军所知。1935年4月,红军在桑植县取得“陈家河大捷”,负责军需给养的侯昌千缴获了两大一小3匹马,上交时刚好遇见“胡子”(红军战士对贺龙的爱称)。老侯因筹粮有方,曾被贺龙亲切地称为“筹粮能手”,和贺龙很熟。见到他牵着3匹马,“胡子”挥挥手对他说:“老公倌,这匹小的就不要上交了,给你一家用。你有个小孩,这马可以驮被窝,驮小孩。”老侯会木匠活,得到小马,就高兴地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座椅样的马鞍,让6岁的小儿子坐在上面。

  长征路上,侯昌千继续搞军需,侯清芝在工兵连当排长,侯昌贵在担架连当连长,侯么妹在卫生队,其他4人则一块跟着部队行军。

  残酷的战斗,险恶的环境,与整个二、六军团(后红二方面军)、也与侯家人如影随形。

  1936年4月底,在川西海拔5300多米的哈巴雪山,素有“军中铁肩膀”之称的侯昌贵因劳累过度,第一个倒下了。

  同年7月,已与四方面军会合的红二方面军从四川甘孜出发,穿越草地,向甘南进发。草地遍布沼泽,气候无常,且极难筹粮,不断有战士因饥饿和疲病牺牲和掉队。就是在这里,16岁的侯么妹和身怀六甲的刘大妹与大部队失散了。

  此后仅过了一个月,侯清芝的父亲又在甘肃成县五龙山战斗中牺牲,刚好和父亲在一起的小弟侯宗元同时失踪。

  就这样,侯家一家8口,只有侯清芝和母亲、大弟3人走到陕北。

  1949年,已是解放军团职干部的侯清芝随解放大军打回家乡,并担任大庸县武装部大队长。此时的侯清芝,望着空空如也、长满蓬蒿的故居,回想着一家人长征路上的生离死别,禁不住痛哭失声。尽管牺牲的已不能复生,但他却渴望着,有一天能找回失散的亲人。

  1963年,战争年代多次受伤的侯清芝,因体质欠佳,离职休养。闲暇的日子里,他怀着与失散亲人团圆的强烈愿望,在甘南和川西的报纸上几次刊登寻人启事,并日复一日地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小弟侯宗元很快就有了回音。原来,侯宗元在父亲牺牲后,先被当地一个农民收养,后来又靠给地主放牛、做长工为生。解放后,他先是参加了解放军,以后又转业到成县县政府当秘书。他以为家里人都牺牲了,所以也没有费力寻找。见到大哥在报纸上发的寻人启事,他喜出望外,立即决定回大庸见亲人。

  那天,当他按照启事上的地址找到家里时,首先看见大哥,一声“哥哥”还没有落声,大哥就一把抓住他的手往屋里拉,还边走边喊:“母亲,你看哪个回来了。”年近古稀的殷成福老人寻声出来,仔细端详了半天,当她确定这就是失散了28年的小儿子时,竟然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只知道哭着笑着抹着眼泪。

  这以后,侯清芝又试图寻找妻子和妹妹,但都未能如愿,民政部门最后将她们定为革命烈士。不过,他在冥冥之中感到,前妻肚子里的孩子一定还在世上。

  1987年4月2日,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侯清芝,对此仍然不能释怀。看着围在床前的儿女,他拼尽最后的力气叮嘱道:记住,你们在草原上还有骨肉亲人,有机会一定要找回来呀。

  关山重重,挡不住侯家后代的寻亲之旅。鹧鸪山隧道前,四川省交通厅厅长特批:“无条件让道。”结果,寻亲团5分钟走了4个小时的路程

  时光荏苒,天地茫茫。又是17年过去了,尽管多方努力,尽管从未放弃,但侯清芝的9个儿女一天比一天更强烈地意识到,也许那个同父异母的孩子早就不在人世,也许永远也无法兑现向父亲许下的诺言了。

  然而,就在侯家的后代对“寻亲”之事渐渐绝望之时,一个重要的线索却突然出现了。

  2004年11月初,在益阳市工作的侯家老二侯德常给家人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节目上说,四川红原县瓦切乡一个名叫侯德明的老人想寻找他在“湖南大庸”的亲人。这个侯德明很可能就是父亲侯清芝69年前留在草原的孩子。

  新的发现使侯家人高兴万分,他们立即聚会,分析这新的情况。他们感到,无论从姓名、地点还是他“要找大庸亲人”的情况看,这个叫侯德明的老人,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同父异母的“大哥”。问题是,电视上说的老人的年龄有些不符。但侯家的后代不想放弃这个宝贵的线索,他们决定马上组成由侯家老大侯德永、老五侯德山、老九侯德国等8名侯家亲属组成的寻亲团,往红原寻亲。

  2004年11月13日,在这个和69年前红军长征出发时间几乎重叠的日子,寻亲团出发了。

  出发前,他们特意来到侯清芝的墓前。面对抱憾离世的父亲,侯家兄弟深情地说:爸,我们要走您70年前的长征路了。这次我们是去找大哥的,放心吧,我们一定把他找回来。

  寻亲的路,漫长而曲折,要经过湖南、湖北、重庆、四川4个省市,来回起码有4000公里。但急切的心情使寻亲团一刻也不愿多停,出发第一天,他们就车船并用,连续走了800公里,14日晚上11时多就赶到了川西阿坝州的理县。

  就在他们准备进入红原草原的时候,一座大山却无情地挡在了面前。

  这座山就是有名的鹧鸪山。鹧鸪山海拔4000多米,汽车不戴防滑链根本无法过去,偏偏这里又买不到防滑链。一行人试着走了一段,但冰冻的路面使他们很快就打消了继续爬山的念头。怎么办?千里驰奔,难道就这样功亏一篑?恰在这时,有人告诉他们,山下的鹧鸪山隧道也许通得过。

  好不容易来到鹧鸪山隧道前,施工人员却答复隧道没完工,不安全,不准通行。一行人没办法,只好拉住隧道工程处一个姓陈的处长,耐心地向他介绍此次寻亲的来龙去脉。大概是受到故事的感染,陈处长终于答应给上级打电话请示。不久,四川省交通厅厅长发来指令:四川境内一切交通工程无条件为寻亲团让道,并保证其安全。得到指令后,陈处长亲自护送寻亲团通过了隧道,前后只花了5分钟。后来他们了解到,如果要翻越鹧鸪山,正常情况下也要4个小时。

  过了鹧鸪山,就是红原县境了。红原所处的位置,正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地方。1960年这里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自给起了“红原”这个名字。

  11月15日下午2时30分,寻亲团一行终于抵达红原县城。

  在这里,他们通过县委办,顺利找到了在县电视台工作的侯德明的大儿媳阿尔基。阿尔基告诉寻亲团:侯德明的藏名叫罗尔伍,是全县仅有的8个老红军之一。他这两天刚好外出了,明天回来可去见他。

  凭借幼年时母亲在心中刻下的深深印记,“草原大哥”终于和远方的亲人含泪相认。亲人们握着他的手说:“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定接您回大庸老家看看,回长征出发地看看。”

  第二天就要见到那个藏名叫罗尔伍的老人了。不知为什么,这天夜里,侯家寻亲团的人却有些忐忑不安:千里迢迢寻找的这个老人,真是自己的大哥吗?

  怀着强烈的期待,大家在红原县城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红原县城离罗尔伍居住的瓦切乡只有40公里。11月16日上午10时,寻亲团赶到了老人所居住的村庄。

  刚进院门,大家就看见一个身着藏服、满脸沧桑的老人手捧洁白的哈达站在房门口。不用说,这就是罗尔伍老人了。看见客人来了,老人颤巍巍地将哈达高高地举起。寻亲团一行人急忙迎上去,把老人搀进屋里。

  儿媳阿尔基说,老人不懂多少汉语。听完阿尔基用藏语对寻亲团成员的一一介绍,老人神情激动,连连点头,还不时双手合十向客人致意,叽叽咕咕地说着大部分人听不懂的话。经阿尔基翻译,大家才知道,老人是在说,只要是大庸县的,就是我的亲戚。大家听罢,哈哈大笑,气氛立即轻松起来。

  老人说,他没见过父亲,只在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过几年,但刚到能记事的年龄,不知什么原因母亲就走了,不知去向,侯德明这个名字就是她起的。以后,他就独自流落到瓦切乡,在土司家当了放牛娃,以后又在这里结婚生子。

  众人静静地听完,又问老人记不记得他母亲叫什么,自己今年多大年纪了。但老人说,他已经记不得了。

  空气骤然沉闷起来,大家心里不免有些焦急。

  望着大家有些茫然的神色,老人似有所悟,突然说道:“我记得小时候母亲对我说,我父亲是大庸人,她是桑植人,出生在桑植瑞塔铺一个叫六斗溪的地方。”侯家兄弟听罢,马上想到:父亲的前妻刘大妹不就是桑植瑞塔铺的吗?(回家后,他们又查出“六斗溪”就是今天瑞塔铺的新坪村。)大庸籍的红军战士中,只有父亲侯清芝娶了瑞塔铺的妻子。毫无疑问,眼前这个老人就是他们多年寻找的大哥。想到这里,他们几乎一齐拉住阿尔基的手,对她说:“给老人家翻译,他就是我们这些年来苦苦寻找的大哥。”“就是我,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大哥,不是我还有哪个?”

  罗尔伍老人的一句话,使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小小房间里,立时填满了欢声笑语。当然,笑声中,大家也不禁深深怀念那位伟大的母亲刘大妹。因为,如果不是她在儿子的心里深深地刻下了家乡的印记,今天的寻亲就不会成为现实。

  在众人关切的询问下,阿尔基又代公公叙述起了老人坎坷的经历:老人今年70岁,10岁左右就开始给土司放牛,以后为土司往西藏赶马帮,寒冬腊月还常常光着脚。文革期间,当地藏人知道他人品好,推举他看管从土司那里没收的珊瑚玛瑙。他精心看管,硬是一颗也没丢。为此,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罗尔伍”的名字,藏语的意思就是“汉族宝石”。当地政府知道老人是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对他很尊重,给了他老红军的待遇,每月补助120元钱。现在,老人共有4个儿女,生活很幸福……

  悠长的思念换来这宝贵的团圆,使大家激动不已。侯家的后代拉着老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离别的时候终于要到了。此刻的老人,却将亲人的手握得更紧了,黝黑的皱巴巴的脸上闪着稠稠的泪光。

  面对着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的大哥,侯家兄弟深情地说:“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定接您回大庸老家看看,回长征出发地看看。”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