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体现出的儒学生命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12:04 世界知识 | ||||||||
据说,中国观众爱看韩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其中所反映的儒家伦理感兴趣。 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朝鲜王朝(公元1392~1910年)时期更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统治学说。 当代韩国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美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与此
在上个世纪60~8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儒学“事君以忠”的信条逐渐演化为对国家民族和企业集团的效忠意识,成为激发摆脱落后、赶超先进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急行军式现代化辛劳的精神来源。每年6月6日的“显忠节”为国家法定的公休日,目的在于通过对为国殉身者或因公殉职者的追思,焕发献身国家的效忠精神。许多企业也把从业人员对公司的奉献精神和对集团的效忠精神,作为社训的主要内容。精神资源的开发,是韩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际关系中,儒学的“事亲以孝”被公认为社会美德。家谱为各个家庭珍藏的重宝,它详细记述了家族的发祥和历代成员的地位、功绩和坟茔所在地,保存和发扬家族的业绩光荣,是后世子孙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一家之长既担负着呵护家族成员的责任,也享有晚辈子女的尊重和服从。在家长和父母面前,晚辈和子女态度恭敬,即使受到训斥,也要用敬语回答询问。烟瘾再大的人,也不能在家长或长辈面前吸烟。饮酒时不可正面直对尊长,必须转过身去,悄悄吸吮入口。家务劳动几乎全由妇女承担,“君子远庖厨”的儒学古训,成了男人不下厨房、不屑家务的借口。这些礼节,在民俗的传统节日里,通过礼仪和祭祀活动,得到生动的体现。春节大年初一,家庭成员要向父母跪拜贺年,感激养育之恩。另外,与中国的中秋节时家庭成员合家欢聚有所不同,在韩国,每年八月十五的秋夕(中秋节)时,全国放假三天,人们纷纷返回故里,祭拜祖墓,追忆先祖的恩德,联络家族成员的感情。届时,海陆空运一片繁忙,非常类似中国的“春运”场面。 在韩国,不仅家庭成员之间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在社会的各种场合,尊老敬长也成为人们自觉奉行的规矩,秩序意识、等级观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韩国的公交车辆中,专门设有老年乘客的座席,即使无人乘坐,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也不去抢占。另外,在一些地方,论资排辈、看重门第已成风气,上尊下卑、服从威权成了习惯。上级在下属面前威风凛凛,下属多半唯唯诺诺。师生之间,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举止礼貌周正,甚至对一些老师的体罚,也往往习以为常。 朋友之间,“交友有信”的儒学传统仍然是相互交往的规则。交友讲究言而有信,崇尚温敦友情、义气相投和解囊相助。好朋友之间的关系经常被拟家族化,如同兄弟姊妹。朋友聚会时,经常多次改换地点,继续欢谈聚饮,称之为“一次会”、“二次会”、“三次会”,至醉方休。但朋友的关系即使再密切,也要注意不同辈分之间的区别,所使用的语言因辈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否则会被看做为失礼。 儒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学而优则仕”的为学之道,在韩国深入人心,并演化为注重教育的传统。“卖掉黄牛也要让儿子读书”,是韩国家喻户晓的古老谚语。抗日战争期间,流亡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提出了作为建设新国家纲领的“三均主义”。与政治、经济权利的均等平起平坐的第三个均等,就是“教育均等”。在韩国社会,教师真正是令人尊敬、羡慕的职业,被尊称为先生。教授更是受到世人的尊重,也是韩国总理人选的主要提供阶层。尊师重教,是韩国教育的显著特点。 当然,如何评价儒学在韩国的现代价值,也存在分歧意见。但是,儒学在稳定社会秩序和家庭关系、焕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加强团体亲和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人们所公认的。另外,还应该看到,随着社会意识的多元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女性越来越多地参加社会工作,儒学的父家长制和男尊女卑等积习,也在户主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被人们抛弃。(韩国)李周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