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民国时期图书纸质太差难保存文献资料一碰成碎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3:36 重庆晚报
民国时期图书纸质太差难保存文献资料一碰成碎片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市图书馆了解到,由于民国时期文献纸质太差难保存,中国文献资料恐将出现“断代”,这一现象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南京等地亦很突出。

  市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主任王恒民介绍,由于民国时期重庆特殊的历史地位,市图书馆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储藏量较大,其中抗战时期的资料在全国最多、最完整。但是,由于当时国家经济萧条,所用的纸质太差,而且重庆空气湿度很大,给保存带来更大难度。虽然1998年市财政拨款修建了新的古籍文献保存大楼,添置了抽湿机、恒温机等设备,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书籍、报刊仍脆化严重。

  蔡兵是市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资料馆馆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小心翼翼地把一本本“烂得掉渣”的书的书目、出版社、作者等资料录入电脑,这项工作,他和其他5个同事一起干了两年半,但至少还需一年才能完成。“主要是书太烂,没法提高录入速度。”有时候一本看上去完好无损的书,手一碰就成了碎片。

  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国家缩微中心负责人张先生说,民国时期的文献保存已迫在眉睫,目前已在全国各图书馆开展缩微处理,即将该时期的报纸、书刊进行拍摄后制成胶片保存。

  据了解,市图书馆对《嘉陵江日报》、《新民报》、《新蜀报》等300余种7000多册报纸进行了缩微处理,制成胶卷2000余卷。但是,对7万多册的抗战时期书刊却无计可施,因为其中一半已严重破损,不仅拍摄后无法恢复原貌,就连完整拍摄都有困难,而且,这部分书籍三成以上是该馆独有,继续破损恐将造成该时期文献“断代”。目前,只能让它们安静地“躺”在图书馆。

  (记者 陈寒星 史宗伟 实习生 张质)

  网络编辑:翁正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