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外家庭结对子民间交往传友谊 在深圳过节不想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6:31 深圳商报

  一年前,42对中外家庭参加了市政府举办的“老外回家过大年活动”,以前素昧平生,有着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中外朋友们从此走进彼此家庭,聚会、逛街,聊天、吃饭,一天天积累起深厚的友谊。昨天晚上,这些家庭又一次聚拢在民俗文化村,赏花灯、闹元宵,向我们讲述发生在这一年的精彩故事。

  史蒂芬先生兜里揣着红包

  对史蒂芬家的孩子们来说,中方长辈去年散发的红包始终是最受欢迎的。礼尚往来,史蒂芬先生今年也学封红包,遇到中国朋友道一声“恭喜发财”,红包立即奉上。昨天晚上,记者采访史蒂芬先生时,他一听“hongbao”这个词,立即就从兜里掏出三个红包,要往记者手里塞。他说,这是他们家在中国的第4个春节,几乎年年都要和中国朋友一起过,一来一往,送红包的习俗学到手了。

  除了红包,外国朋友还不忘在中秋节给深圳友人送来月饼。来自尼日利亚的山伍鲁去年除夕夜在黄雪涛家吃年夜饭,抵不住浓浓的节日气氛,喝了个酩酊大醉,据说这是他第一次喝醉酒。到了今年春节,他就学乖了,大年初一拎了几瓶白酒,来看望深圳朋友,但决不再喝了。其他的中国传统节日时,山伍鲁一家也会和黄雪涛家一起度过,中秋节时还送来了一盒精美的月饼。黄雪涛说,自己本来不喜欢过节日,山伍鲁一家来了以后,两种文化的碰撞,让自己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过节的滋味越来越浓。

  这个老外爱吃火锅

  饮食是老外对中国印象极深的一个方面。在采访中,老外们不约而同地提起了中国的饮食。

  高沃一家来自新西兰,自从去年“老外回家过大年”活动后,黄青梅一家就成为了高沃一家的“中国饮食向导”。两家人长期的接触中,黄青梅给高沃一家准备了许多中国美食,火锅就是高沃一家的最爱。今年暑假高沃的母亲和妹妹从新西兰

  来深探亲,高沃就邀请黄青梅一家到他那里聚餐,食品可不是西餐,而是由黄青梅张罗的火锅大餐。

  饺子也是老外们喜欢的美食。来自澳大利亚的哈泼一家学习中国文化可是深有体会。今年春节,哈泼一家和他们的中国朋友——黄晶晶一家一起包饺子,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扛着羊腿追大巴

  王景璐和多恩一家的友谊更多建立在购物上。两家都住在蛇口,由于挨得近,两家经常相约外出购物。王景璐谈起一次在吉之岛购物的情景,仍然忍俊不禁。那天王景璐买了一个青海产的大羊腿,大约10公斤重。多恩自然承担起运输的重任。由于没有开车,大家得挤公交回家。眼看着到蛇口的一辆204公交车就要开过了,多恩就扛着大羊腿,一路狂奔。努力没有白费,这位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总算和他的深圳朋友一起挤上了回家的公车。

  除了帮着扛羊腿,中外家庭互帮互助的故事还很多。王景璐要考雅思口语,多恩自告奋勇做起了义务家教。佩蕾丝的第一个孩子刚出生两月,妻子临产时,陈灿允一家忙开了,打探好的医院,寻找好的大夫。过年时孩子刚满月,老陈家专程上门探望,送去礼品。

  管教孩子应学老外

  在昨晚闹元宵活动中,记者看见一对外国父子,玩得兴起,八九岁的大儿子“没大没小”地用充气棒照着父亲的脑袋上就是一下,父亲也顽皮地回敬了儿子一下,父子俩抱作一团,嬉笑打闹。

  这种情况要搁在中国很少见。黄青梅说,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体现了中外文化差异。她举了一个例子,咱中国的孩子吃饭就得一日三餐按时按量,人家老外的孩子,什么时候饿了自己到冰箱里面拿牛奶。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外国小孩普遍胆子大、开朗、活跃。几个中方家庭的家长都感叹:“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得向老外学习,换换思路了。”

  昨天采访会结束时,几个家庭都说,通过去年的交往,大家都像家人一样亲。今年,还要把这种民间的交往和双方的友谊继续发展下去。

  一见如故,其乐融融。深圳商报记者余海波摄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张惠屏周森潘咏陈晓薇崔霞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