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来为巨额医药广告埋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7:44 哈尔滨日报

  王 辰

  面对药价虚高的现状,处于产销链中间环节的批发商和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医院、药店都难辞其咎。那么,处于起点的药品生产厂家,在其中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药品每降价 药厂都受伤

  某药厂的张经理对药品价格虚高表示出无奈,他抱怨道:“别看医院和药店把药品的价钱卖得那么高,像我们这些生产厂家可真的是没有多少利润。”他说,生产企业给药品定的价格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经物价部门核定的。而药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期间价格涨了多少与批发商、药店和医院有直接关系。代理商一般会把药品进价压得很低,药厂大多是敢怒不敢言。“赚多赚少生产还要继续,工人还得吃饭。”

  张经理表示:“做医药的都知道,现在药品生产销售领域存在着‘两头瘦中间肥’的不合理现象,就是药厂和消费者瘦,医院、药店和一些代理商肥。对一些医药生产企业来说,药品的利润是比较低的,而生产出来的药品一旦进入流通环节,它的标价就会飞涨,翻几番甚至几十番。药品生产企业最害怕的是实行药品降价,每次降价药厂都受到很大影响,而中间环节却丝毫没有损伤。”

  药片换包装 药价翻两倍

  史先生说,国家几次对药品实行降价,药品生产企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生产受价格限制的廉价药品赚不到钱,就转而生产档次更高、价格更贵、利润更大的药品。

  据了解,所谓的“高招”就是“换汤不换药”,给目前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药品重新命名、重新包装、重新添加辅料、重新申请药品批号,最终达到重新定价的目的。药品生产企业在进行新药品成本核算时,把所谓的研制开发费用、生产设备更新费用、临床验证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用统统计算在“新产品”的价格中。

  其中,最简单的一个“高招”就是“变换剂型”和“改变包装”。比如把原本瓶装的片剂,改为三板铝铂板盒装的胶囊,使原来100片售价5.6元的药品变成了售价36粒12元,价格上涨一倍多。第二个“高招”是在常用药中多加一点无关紧要的辅料,再重新申报“新药”,“新药”的价格肯定比原来的价格上涨不少。

  患者买的是药 外加“吞下”广告费

  张经理向记者解释药价构成时特别提到了药品的广告支出,他说:“药厂的广告费用在药品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一比例还在加大。谁在广告上越敢豁出去,谁生产的药卖得就越好。”

  有业内人士认为,广告投入的加大的确使厂商的销售额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也在无形当中加剧了药品的成本支出。有些医药厂商另辟蹊径找到解决办法,就是将广告投入成本融入药价,由此也就导致了药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