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塔湾 把我们的记忆雕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6:56 华商晨报
塔湾 把我们的记忆雕刻(组图)
现在还有好多游人专为此塔而来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吴章杰 摄
塔湾 把我们的记忆雕刻(组图)
塔湾西部大片的新楼取代了棚户区

  1877年,为了灌溉农田,清政府开始在沈阳城西北的塔湾地区一带开凿水渠,引浑河水用以灌溉,这条水渠就是现在环绕沈阳的新开河,水渠在流经舍利塔时拐了一个接近90度的弯,形成了“塔”和“湾”相呼应的情形。这便是塔湾名字的由来。

  沈阳一环崇山路段的最西端,与之相交会有一条悠长的街道叫做塔湾街。因塔湾街的影响,周围一大片地区成为沈阳有名的塔湾地区。一塔一湾因其年代的古老而使塔湾地区成为沈阳形成最早的有记载地区之一。因此,塔湾地区的变化与发展,便成为了沈阳变化与发展的缩影。

  把历史写成千年

  早在公元11世纪,塔湾地区就开始有了雏形。1044年在沈阳城西北的高坡地上修筑了一座砖石结构的塔,塔内埋藏了1548颗舍利子,这就是现在人们在塔湾地区可以看到的最高的建筑物“无垢净光舍利塔”。就像西塔地区以西塔为根一样,塔湾地区的延伸扩展都是以这座塔为中心和起始的。

  到了清朝初年,为了对古老的舍利塔进行日常管理,又在塔旁修建了回龙寺。塔湾地区开始有了人烟。

  时间又到了19世纪,对于塔湾地区的发展来说,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1877年,为了灌溉农田,清政府开始在沈阳兴修水利,并委任一位名叫范成亭的人专门创办水利局,然后开始在沈阳城西北的塔湾地区一带开凿水渠,引浑河水用以灌溉,这条水渠就是现在环绕沈阳的新开河,而修建这条水渠的劳工就是塔湾地区的最早一批居民。

  水渠在流经舍利塔时拐了一个接近90度的弯,形成了“塔”和“湾”相呼应的情形。这也便是塔湾名字的由来。

  修渠当时,塔湾地区还是人烟稀少的荒郊之地,而修建水渠的劳工是清政府从全国各地和朝鲜半岛招募来的大批廉价农工,这些外乡人的居住场所选在了舍利塔周围的塔湾地区。到了水渠修好之后,他们却习惯了在沈阳的生活,然后在塔湾地区扎了根,繁衍生息,形成了现在的塔湾地区人口冗杂的局面。

  20世纪30年代,为了方便塔湾地区居民的出行,连通沈阳一环与城北地区,开始修建塔湾街。塔湾街修好以后,塔湾的称谓也确定下来沿用至今。

  文化的交融地

  如果你坐车去塔湾地区,车上老人说什么话却听不懂,千万不要奇怪,这里很多老人操着外地口音,他们习惯了日常生活说地方话。

  比如说塔湾地区有很多朝鲜族居民,据说这里的朝鲜族居民对民族节日、风俗习惯相当重视,就连汉族已经很少想起的“三月三”、“九月九”朝鲜族老人也不会忘记。而朝鲜族诸如能歌善舞的风俗习惯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记者在塔湾一个社区里便目睹了由朝鲜族老年人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团在排练节目、自娱自乐。一位老人一边拍着手,一边挪动着脚步,一边唱着朝鲜族歌曲。

  塔湾地区似乎不乏文化的交融。在塔湾公园里,记者看到几位老年人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他们都是塔湾地区的居民,却说着各种方言,场面十分有趣。一位籍贯河南的老人告诉记者,他家祖辈3代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00多年,口音没有改变,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也没有改变。说到动情处,老人还唱了段豫剧《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老人唱得声声入耳、字正腔圆。

  不怕无名,只怕沉寂

  塔湾地区一直以来在沈阳都是个叫得响的地方,仅在这个地区范围内,就有肉食厂、综合市场、光明电影院等多处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点。不过,城市发展的足迹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20年前,也许红红火火;20年后,却稍显步履蹒跚。

  光明电影院建成于20世纪中叶,曾经是皇姑区西部最重要的文娱中心。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发现今天这里已经时过境迁。在光明电影院门口,没有自行车、没有人、没有摆摊的,因为这里已经闭门几年,成为一座空建筑。记者让一位老人回忆一下光明电影院曾经热闹时的景象,他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皇姑区西部,光明电影院相当有号召力,看电影《英雄儿女》时,最远有从北行走过来的,因为人多的原因,塔湾街还特意进行了一次扩建。”

  据说离光明电影院百余米的某综合市场,曾经是皇姑区第二大自由市场,现在还经营着日用百货和农产品。记者在这里见到的是宁静,而非喧嚣,很少有年轻人的身影出没于这里,只有那些几十年来一直在这里买东西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中老年人才是这里忠实的消费者。

  而在塔湾的中心地带,舍利塔周围还有大面积的棚户区存在。一位一辈子住在这里的房姓老人告诉记者,棚户区和舍利塔息息相关。很多棚户区里的居民就是因为看护舍利塔而在这里定居的。房老人还说:“舍利塔在‘文化大革命’时得以保全,和周围这些平房有着密切关系。大家都住在平房里,容易通信儿,当时搞破坏的人一来,就有人先去报告消息了,然后相关人员就想好了办法保护古塔。后来大家干脆把房子一间挨一间建起,没有了通道,想破坏都找不到门路。”

  当年是趣事,如今却让人有些忧虑。塔湾地区最落后的地方大概就是舍利塔周围。“平房多、巷子挤、厕所脏,其实我们一直在盼着动迁,这样不仅咱们能住上好房子,文物也能得到保护。”房老人说。

  当然,塔湾地区也有它先进的一面。在塔湾的西部,两年前还是棚户区,现在却成了新建起的几十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因为这个变化,还引来了大型超市进驻这里,有望形成一个商业圈。看来环境的变化,对地区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要让旧地换新颜

  一个地区,文明与落后两番情景,这就是塔湾地区带给我们的印象,也是我们对这里牵挂的原因所在。当然,就像老人所说,每个人都希望这里变得更好。

  记者采访期间,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塔湾地区,特别是舍利塔附近地区的改造工作已经得到重视。按照规划,将搬迁棚户区,把舍利塔周围的塔湾中部地区建成为主题公园,让舍利塔、昭陵、“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新乐遗址、永安桥相连,进行整体开发,形成一个舍利塔商业集群。有学者甚至认为塔湾地区是盘活整个沈阳北部的旅游文化资源、极具升值空间的“黄金宝地”。

  可以料想到的是,当棚户区变成了主题公园、变成了现代社区、变成了绿草、变成了人们崭新的沟通的方式,塔湾地区便有了新的动人之处。本报记者 马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