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所中学规定流动人口子女买电视抵学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10:03 海峡都市报 | ||||||||
本报记者 王小虎/储白珊/肖春道 实习生 郑小葱/陈剑平 本报讯 福州第二十中学近两日开学,一些“外口生”(流动人口就学子女)前来报名插班,报名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怪事:每个“外口生”入学时,都要先买某品牌29英寸彩电
入学第一步:彩电+现金 已在福州工作了10年的罗先生,户口还放在安徽老家。昨日,他就近为儿子找到福州第二十中报名。 在福州二十中校门口,门卫告知,直接到教学楼二楼找教导处就可以办理报名。进了教导处,教导处曹主任直截了当地说:“孩子可以进来,但先把彩电买进来。孩子是初一的?那买两台彩电,再加780元。” 在问答中记者了解到,对于一个“外口生”,要进这个学校寄读,买电视机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记者与曹主任的问答记录。 记者:可以不可以交钱,代替买电视? 曹主任:交钱不行,就是买彩电。 记:要买什么样的? 曹:买××牌的,另一个××牌也可以,要29寸的。 记:我们不熟悉这里,不知道上哪里去买啊。 曹:到××(某卖场)就可以买,到××也可以买得到。 在问话过程中,记者看到一名女士带着搬运工往教学楼里搬电视。而在校门口附近,有一个40多岁的男子在兜售曹主任指明的那种彩电。他告诉记者:“我刚刚送了3台过去,车上还有两台,每台1580元。” 入学第二步:立“自愿赠送”字据 买彩电送到学校,还须立下字据,表明是学生家长“自愿”的。字据如何写?曹主任从桌头的几张纸中抽出一张,给记者做范本。 范本内容如下:“福州二十中:本人××(填上学生名),系××人(填上学生所在户籍或是在原学校名称),要求在贵校寄读。本人愿意交本学期寄读学费780元,并自愿赠送贵校29寸××牌电视×台(规定:初一学生两台,初二学生一台)。”末端是家长的签字。 曹主任说:填完这份报告,交了电视机,找校长批示就可以入校了。果然,记者也在范本上看到校长杨大榕“批准该生入学”的批示。 在亮明记者身份后,杨大榕校长解释,这些电视是用来改善教学设施,而电视的价格正好与寄读生的一年学费相当,所以,“彩电实际上抵扣了学费”。然而,在字据中,“彩电抵扣学费”的概念并不存在,杨校长说,这种做法是大家讨论好了就定了。 变相收取初中所有借读费? 记者又来到曹主任所推荐的电视卖场,该款电视机的销售代表说,这款电视机在柜台上没有,如果有学校要“改善教学设施”,可以调货,如果是成批订购,不但送货上门,还可以给不错的折扣。 但福州二十中并没有采用销售商所说的简便而优惠的办法,该校坚持让家长各自去购买,然后零星送到学校。 对于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杨校长没有作正面答复,但他强调:这种购电视送学校的做法,是家长“自愿”的赠予行为。按杨的说法,福州二十中等于变相地一次性收取了初中所有的寄读学费。对此,福州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耿镇淦明确表示,按照规定,“外来务工子女借读费应一年一交。”耿处长同时表示,二十中这种做法“很不妥”。 而实际上,这些“外口生”的家长还担忧另一件事,杨校长所言“赠送电视用于抵扣学费”并没有书面的证据,也没有已交学费的收据。如果事后学校再向家长要钱,家长给还是不给,毕竟“口说无凭,字据为证”。 福州二十中3个库存地,至少已摆进15台未拆包装的电视机。为了让孩子们顺顺利利地上学念书,一些家长无奈地说,他们只能接受这个奇怪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