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武强年画———好一朵美丽的民间艺术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10:09 燕赵晚报

  去年,河北武强年画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十个国保试点项目。武强年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正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大众的青睐。新春伊始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来解读———

  年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东汉时期即开始流行,北宋时期就出现了木版印刷年画。

  年画在民间也称“喜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也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流行区域也十分广泛。其中,最著名的五大年画产地分别为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及四川绵竹。

  “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南桃(桃花坞)北柳(杨柳青)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衡水武强县的年画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至今有很大影响,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赞叹为“东方圣经的图解”。

  年画之乡的前世今生

  据《深州风土记》记载:“武强地瘠人贫,物力稍绌,民往往画古今人物,刻板集印五色纸,入市鬻售,悦妇孺。其事至鄙浅,然颇行远……”由于武强年画是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艺术,总被官方视为“粗俗”之品,而被排除在艺术史册之外;又因为它是一年一度的节俗时令装饰品,用价格低廉的毛头纸制作,因此很少有人保存。

  武强年画产生于宋元时期,起初是民间画家亲笔做画,后逐渐发展成刻版印刷。元代,在人烟稠密的武强南关,几乎“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到了清康熙、嘉庆年间,武强年画进入兴盛时期。直到清末民初,在武强县南关有字号可考的画店仍有144家,其周围68个村庄里共有1587个民间作坊从事画的生产与销售,从业者达数千人,最高年销量达1亿对开张,约占当时全国年画销量的三分之一。

  抗日战争初期,日寇在武强烧杀抢掠,武强年画也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珍贵的画版被毁于一炬,众多画业作坊相继倒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强发展为冀中革命老区,武强年画也迎来了国内其他年画产地不曾有的一次历史机遇。这一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美术系和北平、天津的进步画家积极奔赴革命老区武强,与当地的年画艺人一起成立了“冀中年画研究社”,不但改造了传统的木刻水印技术,而且使年画艺人自身素质有了质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武强年画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85年,经河北省文物部门批准,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1993年,文化部正式命名武强为全国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乡”。

  武强年画这样制成

  武强年画最早采用木刻套色水印的制作工艺,用当地的土纸土色进行生产。即先把图案刻在木板上,然后涂色印制在纸上,再点染上各种颜色,所以也叫木版水印年画。武强年画最早印制的多为灶王爷、天地神、门神等等。19世纪以后,大部分武强年画改用进口纸张和化学颜料印制,经过绘、刻、印三道工序来完成。

  绘,第一道工序是绘画。先用薄薄的绵纸放在画样子上,将墨线重描下来。再准备一张木板,将板面刨平,打光磨净。接下来把墨线稿用糨糊粘贴到木板上,待糨糊干透后,再涂上一层芝麻油。这样墨线会更加清晰,还能增加板面的柔韧性,便于雕刻。

  刻,第二道工序是刻板。刻墨线板的要领是“陡刀立线”,在木板上刻出来的线条是直立的,有深度。为的是耐磨损,不走形。墨线版也称“主版”。将刻好的主版印出版样,照画稿的颜色分版,叫“择套”,一色为一版,一般是红、黄、蓝三套(块)色版。根据原稿的颜色,有的加粉红和淡蓝,通称“小红”、“小蓝”。每块套色版的刻版工序大体上与刻主版相同。套色版必须与主版吻合,防止走版,以免套印不准。

  印,第三道工序是印刷,也叫“全套”。先印墨线版,然后依次印大红、粉红、黄、蓝、淡蓝版。根据开始印刷的那张墨线版模版,使每块色版都套准墨线版和各块色版。有的根据画稿需要两块色版重复套印才能形成另外一种颜色,如粉红色版印过后,加印黄色版则形成橘黄色;蓝色版印过后,加印黄色版则形成绿色;蓝色版印过后,加印粉红色版则形成紫色。

  难以想像,如此古朴手工的制作方式,却让年画这一传统的工艺熠熠生辉。

  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武强年画最突出的特色。

  武强年画多取材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戏曲人物、花卉山水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颂扬和追求,因此深为群众喜爱。

  据了解,早期的武强年画以神画为主,有“十分年画七分神”之说。随着农家百姓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实用功能的拓展,武强年画又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门画、窗画、灯画、斗方、贡笺、中堂画、炕围画、顶棚画、囤画、对联、条屏等,甚至是牛棚马厩,也有可以专门张贴的年画。

  从天到地,从古到今,从幻想到现实,武强年画题材之丰富,堪称是一部反映中国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春牛图》是清代的一幅作品,牛旁边有个小孩一只脚穿着鞋,一只脚没穿鞋,其含意是:如果两只脚都穿着鞋,说明这一年就是旱年,要穿鞋走旱道;如果都光脚,说明这一年水会特别大。而画上则是一只脚穿着鞋,一只脚光着,说明会风调雨顺,反映了农民渴望丰收的心情。

  武强年画人物造型很有特点,大都是五短身材,夸张的头部,重点表现眼睛,用眼睛表达心声,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如《六子争头》,画上的娃娃大多是双眼皮、大眼睛、长睫毛,完全是现代卡通娃娃的造型,而且在颜色的应用上有了过渡的一些颜色,脸部也不是单纯的一个白脸,而是利用传统的形式来表现现代娃娃这种变化。

  反帝反封建、抗战救国、翻身解放、建立政权,也是武强年画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如:反映鸦片战争的《新排洋烟阵》,反映辛亥革命的《同盟军新立协约大会》、《辛亥起义》、《大战天安门》,反映妇女解放习武报国的《女学堂演对图》、《女儿习武》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艺人们更是创作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年画。

  近些年,武强年画在继承中不断提高,并有《大戳锤门神》、《海峡两岸倍思亲》等三十多幅作品分获全国、国际大奖。目前,武强年画已远销到日本、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各国。

  华夏瑰宝处境困难

  去年,武强年画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十个国保试点项目之一,让燕赵儿女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

  然而,被称为华夏瑰宝的武强年画目前正面临生存困境。据武强年画出版社有关负责人说,1983年出版社建立之初,曾经出版过1000万张/册年画。而近两年来,出版社没出版过一份武强年画。武强年画厂也已经几年没有印刷过一份武强年画了。

  由于年画市场不景气,从业者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不愿意学,老年人懒得再干了”,武强年画的传统工艺难以得到传承与发扬。目前,武强县全县年画从业人员仅四五十人。

  目前,武强年画的保护工作,主要是由武强年画博物馆来完成。博物馆的任务就是将流散在民间的古版和资料征集回来,将馆内的文物保护好,将年画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据了解,去年以来,武强年画博物馆在以往普查的基础上,又查到画店和作坊474个,散落在民间的古版一两千块,年画上千张。

  经过几年的努力,武强年画博物馆现存年画古版和年画资料、史料达六千余件。但博物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古版和年画都是珍品,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必须修建一个恒温恒湿的库房。但目前,这些珍品不得不被冷落在角落里,“再这样放下去,这些珍宝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腐烂。”

  武强年画博物馆有关人员表示,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传统艺术的优势,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创造出一批新的年画品种,以赢得市场。

  愿武强年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能越开越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