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工青年李学生舍身救儿童的几点启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7日18:53 红网 | ||||||||
温州商人如今已是闻名遐尔,但现在有个河南人让富有、遍布全世界的温州人为此感动。他不是手握重权的官,不是拥有钞票的商人,更不是拥有“知本”的学者,而是家庭贫困、依靠外出打工艰难度日的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农民李学生。在买菜路过铁路时,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和铁道上两个不知所措两个孩童,李学生舍身救出一个男童,当救另一个女童时却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不幸牺牲。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温州广为传颂,温州市民踊跃为其家属捐款。有媒体评价说,他“感动了温州全市”。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直为国人所传颂。李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也只是社会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几率非常小的偶然事件,碰上者能舍身救人成就其见义勇为的品质几率更小(若一个地方类似事件几率过多,除了颂扬美德外,更需要反思该地方的其它社会因素,比如是否存在制度漏洞,是否孩子经常在铁道旁外,事故多发地段是否无人看管等)。因此,如果依葫芦画瓢那样向好青年李学生学习,就如电视肥皂剧里面的导演故意设计了某个人物那样,故意到事故多发地段去营救他人以寻求生活的意义那样无聊。然而,在拜金主义、自私主义、冷漠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喧嚣的社会语境内,农民工李学生普通的身份及其所处的社会语境赋予了这个事件特殊的意义,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启示一,道德是否高尚不在其官位多高,财富多少,学问多深,而是取决于其是否乐于助人、帮人、救人。危难时刻见人品,这是古训,但是却不会过时,外出务工的李学生买菜路过铁路舍身救孩童的事迹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不能带着有色眼光依据其地位、财富、学识、外貌来评价其道德水平,想当然的认为城市人比农村人高尚一等,任意妖魔化进城打工的农民。 启示二,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办法是身教而不是言教。时下,社会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功力主义盛行,学术有造假,官员有腐败、商人有欺诈、青少年道德问题也不少。怎么办?民工李学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他默默无闻的人生与舍身救人的事迹感动了所有温州人从一个侧面证明:道德是修养而来,提高社会道德水平需要和风细雨式的身教,而不是大鸣大放的言教。目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建设应向李学生学习,社会道德教育也应如此。 启示三,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学生的事迹也为当前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教育方法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思路。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在全党进行一次党员先进行性教育,全国各地开展得也不错,改善了党群关系;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搞起了书本式、宣传式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比如,慰问几户贫困家庭、为贫困地区捐献点钱,或搞些义务献血、资助几个贫困学生,然后在媒体上大肆报道宣传一番,与其说这是先进性教育还不如说这是戴着“先进性教育”的帽子在做政治秀。因此,一些地方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应该改一改其教育方法了,他们应该从李学生朴素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得到启示,认真学习,从小事做起,为民谋利,为民谋福;用生动的感人的小事教育其他党员、以身作则,带动党员全面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带动社会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作者:刘继忠 相关专题: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