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学生带妹求学12年专题 > 正文

河南籍民工在温州为救两孩童英勇献身(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10:17 郑州晚报
河南籍民工在温州为救两孩童英勇献身(组图)

这就是李学生生前的家,中华楼村68号。晚报记者 廖谦/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南籍民工在温州为救两孩童英勇献身(组图)

  近期陆续有很多河南在外的务工人员用生命感动了异乡,他们感人事迹的背后,是河南形象的亮丽。晚报记者 廖谦/图



河南籍民工在温州为救两孩童英勇献身(组图)

李学生一家三口照片。晚报记者 廖谦/图


  核心提示:2月20日,在温州打工的河南籍民工李学生,当日下午在行至金(金华)温( 温州)铁路温州市黄龙段马坑隧道口时,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飞身救出一个穿越铁道的男童,而当他去救另一个遭遇危险的女童时,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献出自己36岁的生命。事件发生后,在温州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地传媒和政府均给予了李学生的行为很高的评价,团温州市委追认他为“温州市见义勇为好青年”,温州市委号召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和干部群众向他学习,社会各界纷纷自动给他的亲人捐款,来自《温州日报》的消息称,温州市民自
发捐助爱心账款至27日晚6时止已达18.0729 万元。 网络上自发悼念他的帖子到达了万余条,家乡的政府领导也赶赴温州为他送行。这样一个感动温州和家乡的普通民工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平凡 的生命背后还蕴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事实上,李学生的事迹在河南并不是孤例,近期陆续有很多河南在外的务工人员用生命感动了异乡,他们感人事迹的背后,是河南形象的亮丽。

  感动温州的河南民工

  “我已经哭不出来了。”朱贵英说。

  2月27日,阴历正月十九,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的角角落落。

  村民朱贵英把一条被单洗干净搭在院子里的绳子上,然后就回到房间中,坐在电话机旁边的凳子上,静静地一句话也不说,她在等电话。

  “他们昨天打电话回来说,明天上午学生的尸体就要火化了。”朱贵英说话的时候,除了眼睛中透露出的痛哀外,语气相当的镇定。“我已经哭不出来了,从学生出事那天开始,每天都有记者来采访我,我每说一次,就要哭一次。”

  朱贵英是李学生的三婶,而这个她一手带大、感情深厚的侄子却在一周前死在了千里之外的温州。

  噩耗传来是2月20日下午6时,也就是事发后的第2个小时,朱贵英从一个也在温州打工的老乡打来的电话中了解到了事发的前前后后。

  当天下午4时50分许,由杭州开往温州的5107次列车开到温州鹿城区黄龙马坑村路段时, 一个4岁女孩彭媛媛和8岁男孩小瞿正在铁轨上玩耍时,一辆火车高速驰来,两个小孩顿时被吓得惊慌失措。危急时刻,李学生正好走到此处,目睹了这个危险,来不及思考,他下意识地飞身跑到铁轨中间,右手抓住小瞿就往铁轨外面甩,同时左手去抓较远的小媛媛,但就在李学生刚抓到小女孩时,两个人被火车撞得飞了出去,当场罹难,小男孩则平安获救。

  “听说学生出事了,他叔和他爹就连夜赶往温州了,他在新密打工的弟弟,也直接赶往温州了。”朱贵英说,本来家中就没几个人,这一来,只有她一个人守在家中了。

  令朱贵英感到一些慰籍的是,事情发生后,在温州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温州市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多次亲切慰问李学生的家属,温州团市委也追认他为“温州市见义勇为好青年”,而且,温州市各界自发开展了向李学生家属捐款的活动,截至2月26日,捐款数额已达18.0729万元。

  当地媒体在报道李学生救人一事时,用得最多的一个字眼是:他感动了温州。

  天性善良的农村孩子

  “学生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帮助别人。”76岁的张全秀用有些颤抖的手从家中一个大木箱子中扒出了一张照片,指着其中的一个小孩说,张是李学生的大娘。

  张描述说,她知道的情况是,在李学生七八岁的时候,农田里的活并不是很多,常常是自己干完了以后,他就往家跑,可是等父亲回到家中,就找不到他的身影了。直到晚上吃饭,他才回来,一问,不是帮人家收玉米,就帮人家看孩子去了。

  张讲述的一个细节,在学生9岁那年的暑假,他去村里一家代销点买东西,去了后发现店里面没人,就去后院找人,却发现那家人厨房着火了,火还很大,他就立马在院子里找了一个桶和瓢,就一个人救起火了,等大人们赶到,他已经满身大汗,累的气喘吁吁,后来或被扑灭了,人家要感谢他,却又找不到他了。

  朱贵英则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李学生和他的父母一块去地里干活,一看天要下雨,父母便让他赶紧回家,怕淋着他,当雨下了起来,父母也回家了,却没有找到学生,还以为他出事了,赶紧又出去找他,就在从外村到自家村子的一个小路上,发现了李学生,他正在帮一个拉着板车的村人在后面推车,已经被暴雨淋的浑身湿透,但他还在低着头用力的推。

  回到家里,学生感冒发烧了5天,叫他的父母心疼坏了。

  “他在家里坐不住,爱串门,到谁家都跟进了自家门一样。”在张全秀的眼中,李学生是一个生性活泼的孩子,爱说爱笑,不仅如此,还很聪明。虽然,学生只上了小学五年级,可是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是最好的,“经常得班级前几名”。

  在中华楼村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李学生上小学的学校,但是这里已经剩下一堆断墙烂砖了。“这个学校已经拆了,搬到新学校去了。”由于曾教过他的老师们都已经退休多年,《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在村子里踏访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一位。

  饱经磨难的少年时期

  在村子的中间,李学生的家就坐落在一条村道的边上,三间普通的瓦房,加一间破旧的茅屋,圈一个约30多平米的院子,就是全部的家当了。房子显然很久没有人住了,空荡荡的房间里落满了灰尘,进门的第一个感觉是,这家够穷了。

  李学生12岁的时候,被村民张魏氏称为“世间最大的厄运”的事情降临在了他的头上。

  “从10岁开始,他的母亲都开始犯病,后来就不行了。”张魏氏说,学生母亲乔菊后来患病了,医生检查说是脾大、肝炎,干不了活,还要人伺候,为了看病,把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了。学生那时候才上到小学五年级,因为家里极度穷困,实在掏不起学费,加上母亲需要照顾,

  父亲还要挣钱养家,作为家中的长子,学生只好休学回家了。

  “他12岁的时候,母亲还是去世了。”张魏氏提起李学生一直重复几个字:他命不好啊!她的潜台词是,在农村,一个孩子如果失去了母亲,就是最可怜的人了。

  在邻居李大民的眼中,李学生倒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但是对他的遭遇却是深有感触。他的说法是,其他孩子一回到家,就有母亲给做好饭,衣服破了有人缝,而李学生却总是喜欢去他婶婶家。十几岁的李学生的生活和村里很多成年孩子一样,在家帮助父亲干活,在生活极度艰苦的情况下,与父亲和弟弟相依为命。

  对他另一个引起全村人同情的遭遇是,他在结婚两年后妻子因病去世,这与他12岁丧母相联,令村人为他的命运扼腕叹息。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大学生带妹求学12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