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公交站牌频遭偷盗凸显城市管理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1:04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找不到站牌无奈“打的”

  “汕头的城市很美丽,汕头的人民也非常热情,但一些公交车站破损、缺失的站牌确实令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打了折扣。”近日,来汕访友的张小姐致电本报时向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几天前,张小姐在金新路大众平价购物中心门口汽车站准备搭乘公交车到陈厝合附近探访一位朋友时,却发现公交站牌只剩下一副“骨架”孤零
零地立在那儿,上面空空荡荡,所有线路牌均没了踪影。由于不熟悉车辆所走的路线和沿途经过的站点,张小姐只好花了十几元钱“打的”去朋友家。归来的时候,张小姐按照朋友的提示找到了陈厝合西公交车站站台,不料同样找不到站牌。如坠雾里的她只好又“打的”回家。“公交车本就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如果有站没牌,乘客连有什么车,去哪里都不知道,又有何便利可言?”

  张小姐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记者就此作一番调查。

  黄河路站牌几被偷光

  记者首先前往嵩山路陈厝合西9路、14路、28路、31路等公交汽车线路汇聚的汽车站,果然见到在24路公交车站牌的旁边,原来立着市公交公司几条公交线路站牌的地方只剩下两段五六十厘米高的不锈钢空心管,管口被压瘪成一线,上面的主体部分已惨遭“黑手”不翼而飞。记者随后又沿着黄河路察看了一番,发现中电商城站、高新区站等公交汽车站牌也难逃厄运,都是剩下插入地面的两段齐膝的不锈钢空心管。在金新路大众平价购物中心门口汽车站,记者同样看到了张小姐所叙述的情景。

  此外,一些公交站牌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颜容”却是“惨不忍睹”,有的被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牛皮癣”,有的被胡乱“涂鸦”成了大花脸,有的被撕破“脸面”根本看不清行驶标识……

  去年以来200站牌被盗

  公交站牌频遭盗窃和人为破坏不仅给出行的市民造成了诸多不便,也给公交公司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和管理上的严峻挑战。据市公交公司的有关人员介绍,自去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被盗的公交站牌大约有200块,大多在一些比较偏僻的路段,“三无”人员、盲流活动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市公交公司也曾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在偏僻、多发路段加强巡查,但由于公交线路分布广、范围大,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站牌被盗的势头,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市公交公司主要采取加固安装和失窃则补的对策,将失窃站牌进行登记,等数量累积较多时再一并重新制作,一般须经过制版、套色、喷漆、防锈处理等数道工序,每块站牌成本大约需要几十元钱,新型的价格则会更高。此外,该公司还从站牌的材质、设计等方面下功夫,采用没有回收价值的新型铝塑板站牌,被盗的现象相对减少,但目前这种新型站牌的覆盖面只达到1/3左右。至于遭受“牛皮癣”侵袭的公交站牌就更是不胜枚举了。虽然公交公司曾多次组织团员、党员、青年志愿者,带着凳子、刷子、钢丝球、洗衣粉等沿街擦洗清理。但这种清理往往都是徒劳无功的,要么把站牌上的字迹一并刮掉,要么赶不上站牌被贴上“膏药”的速度。除了呼吁市民提高公德意识、有关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交公司也深感无能为力。

  市公交公司的有关人员还告诉记者,去年,市福合派出所曾破获一个偷盗公交站牌的犯罪团伙,追回几十块公交站牌。该团伙主要由一些缺乏管教、游荡于社会的十几岁少年组成,而负责销赃的则是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往往利用夜间车辆、人员稀少,不易被人察觉等条件,在市区偏僻路段私自拆卸公交站牌、候车棚上的管材等金属材料,再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废品收购站,谋取不义之财。

  谁来盯紧废品回收

  为什么一些明眼一看就能明白是公共设施的东西,如公交站牌等可以堂而皇之地卖到废品收购站呢?可见,作为一些公共设施回收处理的主要渠道,废品收购站确实为盗窃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要保护好诸如公交站牌等公共设施,就必须加大力度整顿规范废品收购行业。

  而记者从市公安局有关部门了解到,以前经营废品收购站必须持有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的制度已在2002年废除,现在经营废品收购站只须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就可以了。记者为此又走访了市工商局。据了解,目前我市具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范围的单位达到300家,其中属于个体户的有193家,但并不是每家具有经营范围的单位都从事废品收购。事实上,汕头还存在着数量不明的非法废品收购站点,一些非法的废品收购站甚至成为偷盗公共设施的策源地。

  工商部门的人员表示,他们主要在废品收购站的市场准入方面把关,即审查废品收购站设置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会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是否符合一个经营企业相关的法律规定。日常监管则由辖区内的工商所负责,但也只对废品收购站的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超范围经营进行监管,而回收盗窃的公共设施已属于销赃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安部门管理。

  本报记者摄影报道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