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错位”加剧供需矛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9日01:26 三秦都市报

  从1998年高校扩招至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进入2005年,全国高校又将有300多万名毕业生面临就业,其中167万考研大军再创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上升为37:1……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信息:200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在此种背景下,本报推出大学生择业策划报道,期望从不同角度,更清晰地把握和审
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相关症结,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访谈

  “错位”现象加剧供需矛盾

  择业观与需求错位

  记者:2005年我省有大学毕业生152312人,比2004年增加2万多人,加上去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今年毕业生就业总人数预计可达近20万,而社会用工岗位需求数量增加却不多。单从数字看,可以用严峻来形容当前的就业形势,而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表现在择业上,依然还是保持较大的期望值,作为从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整十年的资深人士,你对此如何看待?

  王辉强(西安工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全国高校毕业生从扩招前每年112万猛增到今年的300多万人,过去的精英型教育已经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择业呈现供大于求,今年光西安工业学院就有3100多名毕业生面临离校就业,而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高校所在地区——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现实情况下,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必须下调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可事实上,不少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福利条件等要求仍然较高,就业心态也与实际形势不相符。

  专业设置与市场变化错位

  记者:高等院校往往被看作是人才的生产基地,招生和就业是人才生产的入口和出口。在市场机制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只有符合需求取向,才能实现产销对路。然而从用人单位招录中不难看出,一些曾被推为热门的专业最终不被市场认可,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积压过剩”,对这种现象该怎样理解?

  王辉强:简单说这是高校个别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比如前几年升温的IT热,到现在市场需求量已经大幅减少,而高校内相关专业学生仍占多数。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同时也造成某些传统专业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调查表明,建筑、材料、计算机自动化等工科类专业比较受市场青睐,但文科、艺术类、经济管理类等非工科类专业则明显受冷落,这种情况在高校内几成普遍,当然这也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关。

  用人观念与实际需要错位

  记者:在目前情况下,就业是否顺畅还要由市场说话,那么就业难现状除过与大学生自身心态不够平和等原因有关外,和用人单位有没有直接关系?

  王辉强:可以说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时也存在着误区,首先是“人才高消费”现象并没有遏制,多数单位选录人才往往以本科以上为主,而不是从单位实际出发,这也就不难理解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共同争一个岗位的怪现象,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是用人单位不计成本盲目攀比。还有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刻意要求学生具有工作经验,人为设置“高门槛”,现实存在的“人才高消费”和用人单位急功近利的思想,给原本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不可抑制的另一个矛盾是,用人单位多少存在着性别偏见,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需要比男大学生更具有优势,否则很难进入用人单位的视线,客观上加剧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矫正“位差”思路

  记者:大学生就业难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显现,那么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以利于改变“错位”现象所加剧的就业难现状?

  王辉强:大学生就业中“错位”现象的发生与存在,有客观因素,也有观念上的因素。寻求改变关键要在大学生择业观念和社会需求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作为大学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值,更多考虑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对于高校来说,特别是公办高校在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应更加贴近市场,近年来,西安工业学院以信息指导、市场服务为主线开展这项工作,使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在这方面还应该借鉴民办高校的做法,由于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时期,民办院校市场意识较强,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方面做得更富有“营销”色彩,从专业设置到就业指导,他们始终都在围绕市场,不少民办高校甚至还在外地开设办事机构,目的还是为学生就业服务。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选择人才上,应该更讲求实际、实用和实效,不能“唯文凭是举”,更多事例表明,经过企业自行培养的人才,才更有凝聚力。

  现场

  标准与矛盾的说法

  在招聘会现场,大学生在应聘后谈感想时说:“太难了,实在难,没有想到大学学的热门专业找份工作竟这样难。”西安某名牌大学的高明说完这些话后显得非常无奈。

  “上万人的招聘会,那么多的大学生,想选一个理想又全能的大学生,如同在大海捞针,招聘了两天,嘴皮都快磨破了,还是在等待……”陕西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冯先生对记者如是说。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一番见解。那么,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和大学生在应聘之间的矛盾又在哪里呢?怎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好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呢?

  就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西安某单位人力资源部的邓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用人单位,在每次招聘时都会有自己的一个招聘标准,有的用人单位要求本科生专业对口,有的用人单位要求硕士生有开拓前景,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形象气质佳,社交能力强等等。虽然各有各的招聘标准,但只要细心去研究,去根据自己所需有目的选择,我想大学生们找工作也不会那么难。话又说回来,用人单位的标准就是根据自己公司(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拿我们单位来说吧,我们这次招聘的种类很多,有文秘、有专业技术人员、有办公室工作人员、有经理助理,不管大学生应聘哪个职位,各个职位都有不同的标准,用人单位之间相互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聘者的怨言我可以理解,至于你问的两者之间的实际矛盾在哪里,我个人认为,首先对于应聘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其次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因为用人单位的标准并不高,只要和用人单位多沟通,多推荐自己的长处,我想用人单位和应聘大学生之间就没有矛盾了。我举一个例子,记得我在去年的一次招聘时,有一个大学生,能力和专业都很强,可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差,面试的时候显得异常紧张,要不是我细心和耐心,这名优秀大学生就和我们公司无缘了,现在这名大学生在我们公司干得非常出色。我个人认为处理好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实际矛盾,在于心态和沟通上而不在于用人单位的标准上。”

  西安某高校的杜明同学对记者说:“在上大二的时候,我就和一些应聘的同学交流,主要谈为什么没有被用人单位招聘上,用人单位都有什么样的标准等等若干问题,然后自己就多从不足处着手改变。今年我被杭州某公司以1500元的月薪招去了,要我谈标准和矛盾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其实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并不高,高标准就有高标准的道理,低要求就有低要求的不足。作为我们应聘者,并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有我们选择的权利,要说大学生与招聘单位之间的矛盾,应该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放下架子,不要还没有看学生的简历,就说不行的话语,那样的话会伤大学生的自尊心,作为应聘的大学生,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不要没有被招聘上,就对用人单位有看法。要处理这些不和谐,用人单位就首先要尊重每位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就是看不上,也不要直接说,而用婉转的语言去说,那样每个应聘者都能接受得了。作为应聘的大学生也应该尊重每个用人单位的选择,没有被招聘上,就要自己反思失败在什么地方,不要将怨言撒向用人单位,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处理好这些矛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