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身边的功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11:01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薛明贾大雷

  功夫总与侠客相伴,侠客总与忠义相伴。

  武侠就像个成人童话一样,让我们对那神秘、高深的“江湖”充满了希冀。那么,我们身边的武林高手是在一种什么状态下生活呢?经过几天的努力,记者先后拜访了哈尔滨武
林的几位名家,在他们平淡的生活中,记者没有见到金庸笔下深入人心的颠僧、狂道、隐侠和剑仙的生活。他们和我们一样普通,但他们也有习武之人特有的一股“精气神”。

  张池:无形胜有形的隐侠

  对于大成拳一代高手拳师张池来说,传统套路和技击手段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修行”。大成拳独特的修炼方法,让他对生活、对世间万物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在提高身体素质和精神修养的同时,渴求一种“仁者无敌”的至高境界。

  张池自幼习武,对许多外家拳法都有涉猎,散打、泰拳、长拳等无一不精。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令他的功力和阅历大增。1989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北京拜有中国实战拳王之称的王选杰为师,潜心学习大成拳。15年的时光过去了,随着他对大成拳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积淀下来的成果日渐丰厚。他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弟子,这些人中有战斗在公安战线的特警;有在国外独立门户开馆收徒传授中国功夫的弟子;也有挺身斗歹徒的贫家子弟……对于弟子要有什么样的成绩张池看得很淡,他说:“我只要求我的弟子一定要有武德,同时把我掌握的武术技能倾囊传授给弟子就可以了,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

  50岁的张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现在他已经退休,每月拿1000多元的退休金,妻子没有收入,还要供养一个上高中的孩子,其间的艰难可想而知。可多年习武在他身上留下了豪爽、豁达、轻财重义的烙印,并且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张池就像一个古代的侠客,平淡无奇中却蕴藏着独门武功。

  刘彬:柔中带刚的游侠

  刘彬,一个身上充满文弱书生气的中年人。如果不是别人介绍,记者很难将他和武林高手结合起来。这个曾经获得过黑龙江省第七第八届武术金牌,全国孙氏太极拳比赛第五名的人,是那么的谦虚和风趣。

  祖籍山西的刘彬,自幼开始习武,学习形意拳,1984年他拜师哈尔滨著名武术家张继修,习练太极拳,张氏是全国十大名师之一。在他的调教下,刘彬有了长足的进步。1985年他考取了哈尔滨武术学院,1989年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过哈尔滨太极拳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专门从事太极拳的讲座和交流。如今,他弃武从商,在商业上多有建树。对此,他说:“多年的习武生涯,培养了我顽强坚韧的性格,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没有屈服,而是一往无前,开辟出一番局面,这是武术给我带来的益处。”

  不管是在武林还是在商场,刘彬都拥有一份气定神闲。就像他那太极拳法,看似不温不火,实际却柔中带刚。 张永明:年过花甲的鞭侠

  17岁就成为吉林省的武术全能冠军,先后15次荣获吉林省武术比赛全能和个人冠军。40岁后被誉为“龙江鞭王”,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老者就是张永明。

  张永明1945年生于长春市,自幼喜好习武。8岁随祖父学习罗汉拳;1957年师从于长春市八极拳嫡派传人霍清云先生练八极拳;1960年拜武术名师黄玉勤先生练秘踪拳、小虎燕及六合螳螂拳。1965年张永明考取了东北林业大学。学习之余,张永明依然孜孜不倦的练武,深研内外家拳法及各门各派精华,遍访省内外武林名师,学习百家技艺,武术理论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毕业后,他被分配在黑龙江省林业厅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1995年,张永明又拜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李秉慈先生为师,潜心研习各式太极拳、器械及内家拳法,并在1998年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上出任裁判长。1996年,张永明作为黑龙江省武术队教练参加全国武术大会,他表演的九节鞭荣获金牌。从此有了“龙江鞭王”的美誉。2002年,他又获得中华武术国家段位七段的称号,这在黑龙江是最高的级别了。对于这些荣誉他看得很淡。

  日前,他创办了哈尔滨醒龙武术会,并任社长和总教练。“为什么叫‘醒龙’?我为这个名字思考了很长时间。”张永明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我现在又是黑龙江人,可黑龙江的武术水平在全国处于下乘,我希望用这个名字能唤醒人们,迎来中华武术的巨龙腾飞。”

  如今,张永明每天坚持在儿童公园晨练,闻鸡起舞,义务授艺,从习者日众。他创办的“哈尔滨醒龙武术研究社”汇聚了大量的爱武之人。现在,醒龙社在国内外已建立了14个分社,跟张永明学过武术的有3000多人。

  走进他的家,就像进了一个武术陈列馆,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刀枪剑戟挂了满墙,仅鞭就有几十种之多。“我这一生最钟情的就是武术,几乎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上了。”谈起武术,张永明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国术发扬光大。

  本埠武迷众多健身强于造梦

  因为时间的关系,记者没有一一拜访哈尔滨的各武术门派。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共有十余家武馆在开馆收徒,有螳螂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几十个传统流派。可以说,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深厚武术基础的城市,拥有3万多武术爱好者。

  哈市习武的风尚,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那时,不少武打影片新鲜出笼,我市众多青少年都做起了功夫梦。梦想有一日,成为像国际功夫明星李连杰那样的人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功夫的盲目追捧,已经变化成以强身健体、休养生息为主的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市的许多武馆内,练功者并不全是那些做着明星梦的青春少年,而是普及到各个年龄阶段。他们抱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强身健体。

  在养生方面,中国功夫有很多可取之处,相比于很多外国拳法,中国功夫似乎更加人性化,很多著名拳种技击中就带着养生功能。武术泰斗王芗斋一直主张“从养生中求技击,从技击中求养生”。还有的武术家说“不习武的人都是不要性命的呆子”,这种说法虽然有历史的局限性,可也能感受到那种博爱的悯恤情怀,他想说的是养生的技术人人都应该学。时到今日,科学的手段已很发达,借助药物、器械、仪器一样可以使人健康,但依赖于外在的援助,总不如发自于内在的调节更符合自然的要求。早在2000多年以前,《黄帝内经·素问篇》就已有养生功法的纲领性讲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如一”,这就是静功、桩功的根本要求,也是一种具有养、练、医于一体的高级运动形式,这种无创伤性的拳学疗法,可以很快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并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潜能。

  引经据典可能过于玄虚,但现在本埠的武迷们,可称得上是一群理性、从实际出发的健身者。

  对于很多人来说,功夫更像是一个梦境、一种情结。而对于真正掌握功夫的人,功夫不是电影中的飞天打斗、不是小说中的恩怨情愁。功夫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爱好,一份事业,一种生活态度。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