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晨报戒毒讲座数十家属动容(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8:59 汉网 | ||||||||||
(记者陈勇)昨日上午,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五楼教室,六七十位戒毒者的家属流着眼泪,听取了晨报与同济医学院的免费戒毒讲座。 患者家属如何转换角色;帮吸毒者调节情绪,树立戒毒信心;吸毒者的身心变化特征;吸毒者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心如猫抓;武汉三镇的成功案例及具体操作方法……同济医学院物质滥用研究小组负责人王增珍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大家如潮的掌声。 在众人的邀请下,何媛及其父母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述他们是如何用亲情来对抗毒魔。 讲座中,戒毒者家属还就“社会对吸毒者的关爱帮助”、“打击毒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何媛一家挥泪讲述亲情戒毒 “我对不起父母,因为我吸毒,好好的一个家被拖垮了,但父母并没有怨我,父母的恩情,我一辈子也还不清……”何媛话音未落,台上台下哭成了一片。 昨日10时许,在听众一再要求下,何媛一家走上讲台,流着眼泪讲述家庭亲情让何媛戒断毒瘾的辛酸经历。 “孩子戒毒,家庭的关爱比什么都重要。”何媛的爸爸说,他和在座的父母一样,为了孩子吸毒倾家荡产。 半年前,他忍无可忍报警,把何媛送进了戒毒所,可是,他和妻子却从来没有放弃对女儿的爱,每周的戒毒所接见日,他们夫妻都会准时去看她。 刚开始,何媛也是吵着要钱,要回家,他们从不对何媛发火,耐心劝她好好戒毒,因为她是一个“病人”,她需要戒毒治疗。 “每一个吸毒者都想戒毒,我以前吸毒时,每次都是流着眼泪注射毒针,我怕死,我才21岁,我怕一针打下去就……”何媛哽咽着几乎说不下去:“是父母一次又一次拿钱把我从派出所、戒毒所‘救’回来,每次只要我说戒毒,父母就陪在我身边,无私地帮助我,世界上任何帮助都比不了亲情的温暖……”台下再次唏嘘一片。 何媛说,她刚从戒毒所回家的时候,有不少吸毒者前来骚扰,她的情绪也不稳定,是父母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用亲情感化她,帮助她迈过一道又一道“门槛”,树立信心。 “孩子走到这一步,做家长的扪心自问是有责任的。当年,我们就是为了做生意,放松了对何媛的思想帮助,使她结交不良朋友染上毒瘾。”何妈妈认为,孩子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做家长的采取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这会把孩子逼上绝路。”何妈妈认为,家长最好能转换角色,把犯了错误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对待,跟她谈心消除阴影,直至完全走入正轨。 何媛现在虽然已在市某物资公司工作,可是她仍会把何媛“扶上马送一程”。 在讲座中,何媛一家还就戒毒者很难融入社会发表了看法。 何媛认为,社会上确实存在歧视有吸毒史者的现象,这不能全怪社会。有吸毒史的人自己也要想一想,虽然家人了解他们改过自新的现状,可是社会上还有很多不了解染毒者的人,要想让别人平等对待自己,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戒断毒瘾,好好工作来证明自己。 何媛的父母则认为,家里有染毒者,应该主动向社会寻求救助,“毕竟,社会上还是好人多”。 家属热议戒毒困窘 专家讲座后,与会家长就戒毒人员遇到的困窘展开了讨论。 一位姓许的女士说,社会要伸出关爱之手,让脱毒后的吸毒人员重归社会。她建议相关部门为暂无固定工作或丧失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在证明确实未复吸的前提下,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戒毒者认为,当地户籍、社区也应主动对戒毒者进行帮教。 一位姓向的老人表示,现在戒毒机构管理参差不齐,吸毒人员戒毒出院后,复吸比率很高,希望各类戒毒机构加强戒毒管理,巩固戒毒效果。另外,在社会还不能正常接受戒毒者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大投入,建立农场等多种形式的戒毒者康复基地,使戒毒者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学习知识和劳动技能,自食其力,自我管理。 同济医学院专家认为,下列情况有助于吸毒者远离毒品: ①不受歧视和冷落,不给负面的刺激(88.9%); ②远离吸毒朋友、换新环境和有平静的生活圈(89.3%); ③家人接纳、给予温暖、谈心、关心、信任、理解、宽容、鼓励、给予信心与开导(84.7%); ④社区关心、给予优惠政策、社会和亲人拉一把、协助找工作(84.7%)。 注:以上百分比意指,在每百名戒毒者中,该情况能在多少戒毒者身上起到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