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学者支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07:47 三秦都市报

  从1998年高校扩招至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进入2005年,全国高校又将有300多万名毕业生面临就业,其中167万考研大军再创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上升为37:1……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信息:200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在此种背景下,本报推出大学生择业策划报道,期望从不同角度,更清晰把握和审视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相关症结,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者支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从战略高度看就业难

  记者: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幅达20.7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此间,更有相关专家预测,未来时间里,65%左右的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可能就是常态。面对这一现实,作为从事人口学和人力资源研究10多年的专家,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石英(中国人口学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从大学生培养角度来讲,一种“产品”进入市场总会有饱和的时候,这种饱和就是一种常态。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非我国特有的现象,而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业难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市场作为一种基础的配置手段已经发挥自如了,说明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个领域。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劳动力待岗、失业将成为长期的问题,那么,从现在起,大学生就业应当成为高校关心的一个永恒问题。不仅要考虑今年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要有长远的战略性思考。

  解决就业难从源头抓起

  记者:不少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起源在高校扩招,理由是高校扩招后,所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不比从前,导致不少用工单位在用人时,普遍选取具有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这种看法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

  石英:大学生就业难和高校扩招没有必然联系,而在于大学目前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其实就业难并不是在每所高校都存在,反观高校间毕业生供不应求与“滞销”的冷热反差,表明目前高等教育在质量、结构、办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再从学科结构上看,专业划分、招生结构和教学组织过于僵化,缺乏应变性。改观就业难现状,就需要从高校开刀,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新的质量观,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考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优劣,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重要指标。

  调整价值观重于调整专业

  记者:从大学生就业实际来看,更多人的就业期望还是在城市,事实上,在我省乃至西部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空缺职位,这与城市高密度的竞争空间相比,反差很大,那么在这种情势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继而缓解现实存在的就业压力?

  石英: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就业难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找不到工作,一种是“挑肥拣瘦”,后者就是期望值过高,一心想要条件好、待遇高的岗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与以城市为指向的现行教育体制有关,相关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其次,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政治文化中心,一直都是主流价值的聚集地,单从价值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偏好城市的倾向,这还不算城乡收入、就业环境存在的差异。

  但在当前情况下,大学生最该考虑的应该是“先就业再择业”,因为与前些年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的人才相对饱和,只有西部地区和基层才急需大量人才,所以对高校来说,调整大学生价值观显然要比调整专业和课程更重要。要鼓励大学生在基层工作,不能单靠大学生自发转变择业观念,还需要由政府制定出优惠政策,以吸纳人才。

  创建“就业优先”意识

  记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确实与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能力水平等密切相关,也与高校的教学质量休戚相关,但是仅靠这两方面要想达到缓解和改善就业难现状,难度可以想见。事实上,就业难已经令全社会所关注,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有没有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举措?

  石英:缓解就业难,目前最需要创建“就业优先”意识,政府应加大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扶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地区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应该把经济增长、人才资源配置和大学生毕业三者综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持的机制,在对企业竞争力评价中,要把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就业因素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更加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组织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与教育部门等联合编制信息,将职业情况、学校专业情况、招聘计划人数、就业需求人数等相关信息对应起来。各地市也应建立或完善地区性的就业综合信息。同时,政府或政府委托机构应专门为大学生编制就业信息,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增强预测方面的信息,以减少学生与学校的盲目性。

  架起诚信的桥梁

  多日的招聘会现场采访,记者感触颇深,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应聘大学生和招聘单位的苦衷。沟通不到位、微小细节的处理不当等都易造成双方的误解,本应该被录用的大学生却因此而和招聘单位失之交臂。

  既然应聘者和招聘者中间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不同看法和观点,那么,怎样才能够架起与社会和谐的就业之桥呢?解决矛盾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而大学生的择业之道到底又应该如何去走呢?

  西安某高校应聘的杨海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生应聘有两怕:其一,怕用人单位以社会经验作为招聘条件,其次怕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以‘貌’取人。因为大学生在走出象牙塔之前和社会的接触微乎其微,甚至有些同学在走上招聘现场时,从来就没一点社会经验,有的只在临毕业的前夕去相关部门见习过,根本无经验可谈。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将外貌作为招聘的首要条件,只要长相好,专业知识是次要的,这对于我们应聘的大学生来说有点不太公平。四年的大学生涯我们挑灯夜战苦攻专业,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能在找工作时有个好的岗位,然而真真到了招聘会现场却让招聘单位的道道门槛挡在门外。你说,我们所学的东西怎么能够派上用场?我个人认为,要架起与社会和谐的就业之桥,首先学校应该改革目前的教学现状,社会应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招聘氛围。学校应该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诚邀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校园,这样做既能让将毕业的大学生有了社会经验,也让我们从多角度了解社会,也不至于我们在应聘的时候被用人单位问得措手不及,所问非所答。招聘单位都喜欢有社会经验及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要解决这些不合理的矛盾,缩小大学生与招聘单位的误差,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用人单位也应该在招聘时,尽量地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尽量地不要附加苛刻的条件(如喝酒、外交能力、气质等),公正客观地招聘人才。”

  西安某公司经理刘民军则说:“作为招聘方,谁都想给自己的单位招才纳贤,都想在好的里面挑选好的。这是每个招聘单位的最理想的想法。你问我如何架起就业桥梁,大学生择业的路该怎样走?我个人认为,要解决供需矛盾,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那就是在大学里的时候,对学生做全面的培训,少些理论和专业知识,多些锻炼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因为每个大学生在毕业的前夕,专业知识可以说已经基本掌握,缺少的就是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招聘单位恰恰就是这方面的条件触及大学生的软肋。若学校能将历年招聘会上的问题,作为一门学问提前在校培训,那么,大学生在应聘时成功的希望就在90%以上,何愁找不到好的工作。诚然,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不合理的要求,有些苛刻的条件让大学生难以接受,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之,我认为只有社会、大学生、招聘单位架起诚信的桥梁,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象牙塔20年记忆

  按照业内专家的流行说法,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后的第四次人才流动期。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为了复兴经济的需要,开始有限度地鼓励人才流动起,时光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

  在一幕幕人才流动的场景中,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才群体的流动最为令人关注。20年来大学毕业生择业标准的变化以及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变化,也是整个社会发展变化最生动的缩影。

  “分配什么,就服从什么”,这是1977年大学毕业生的口头禅。令人难忘的1977年,停滞了12年后重新真刀真枪地比试。从1965年之后因为与现代教育制度隔绝而被尘封了11年的人才,从百里挑中,换来神圣的“大学生”称号,这是“鲤鱼跳龙门”的感觉。1977级及后面几届毕业生在“国家分配”的岗位上一干几十年。

  与前几届不同,1980年是清一色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生军”时代的开始。群体个性与国家百废待兴的客观要求合拍,拉动了第一次流动的大幕。在就业分配中“坚决服从”的坚冰,随着国家政策的松动,从这帮“学生军”开始融化。1985年,部属高校毕业生开始有了40%的“指导性计划”。1987年的毕业生是最后一届国家保证计划分配的学生。

  1989年更是一个有标志意义的年份。从这一年起,国家正式宣布学生可以“双向选择”——“工作找我,我找工作”,第二次人才流动大潮开始掀起。

  1992年后,高校毕业生开始了完全自主择业的试点,连指导性计划都开始越来越少。此后数年,国家机关精简分流、国有企业改革,拉动着学生们的就业标准一天天务实,“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成了普遍心愿。

  从2000年开始启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车,在短短三四年间,使适龄青年的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约15%,在统计意义上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但学生的就业标准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众化转型”。参加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毕业生试图通过考研摆脱“大众化”为就业带来的阴影,过去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又开始在考研中重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