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骗人者”自揭“讲座”黑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1:42 辽沈晚报

  本报继续征集“勇敢者”,讲述你的受骗或骗他人的经历,警示世人。本报天天3.15陪伴您,欢迎读者拨打22843999、96006新闻热线广泛参与

  昨日,一位保健品销售行业的业内人士良心发现后,走进本报,自揭“专家讲座”、“免费赠药”等骗人内幕,希望警醒更多的消费者切勿上当受骗。

  卖“药”行骗几步走

  2003至2004年,沈阳人王雨(化名)在河南某生物工程公司南方一公司就职,担当主讲师的角色。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入行之前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自己被冠以“专家”的名头,其实就是靠在台上煽情演说,而后达到卖“药”(实际为食品)的目的,施骗过程大致有几个步骤:

  “免费赠药”幌人:在举办讲座前会大量发送宣传单,传单的主题就是“说明会或现场大型赠送活动”。联系好讲座场地,马上到老年人较集中的地方“活动”,如公园、广场、商业街等地,传单发放人员也会受到简单“培训”,不能把传单发给40岁以下的人,因为这个年龄以下的人自我保护意识明显高于老年人。

  另外,发送传单也有“学问”,发放者也主要由中年妇女担纲,先与他们唠唠家常,减少老人防备心理,而后慢慢把话题转移到健康问题上,问问老人身体情况怎样。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老年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待他们露出口风后,马上趁热打铁,遇到胖的老人说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症,遇到瘦的老人称其缺钙缺锌或消化系统不好,需要补。

  看见老人心动时,自己要及时提醒对方,在某天某时某地,会举办一次治疗方面的专家讲座,自己的亲戚也要去参加,关键时候着重强调有免费赠药,并与老人“站在同一条战壕”,类似说,反正闲着没事,去听听讲座长点知识也行,随便再领点免费赠药。

  “专家讲座”圈人:王女士说,我们从厂家购进东西的同时,还会得到厂家提供的七天期的讲座演讲词,每天内容都不一样。开场白大致相同,声称举办活动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借说明会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向大家宣讲自我保健的知识。

  在前三天的讲座中,“专家”绝口不能提卖药的事,以免听课者因反感而产生防备。这三天里,主要针对常见老年病,只是说用什么样的药物成分治疗这些病,或者有什么样的好处,进而就可以把话题慢慢往自己的产品上引,称这种产品是“根据祖国中医药学药食同源的理论,选用国家卫生部批准药食同源的鹿胎、山药、极大螺旋藻、羊鞭等原料用现代生物工程研制而成”。

  从第四天起,就要针对各种老年常见病,对老人“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尤其是儿媳、女婿这样的外人,迟迟治不了病,引起听讲座的老人共鸣;宣传自己产品的功效,自然少不了成功的实例,常说自己在外地搞赠药活动时,某某患者病症如何如何严重,病人苦恼、家人烦恼,而使用产品又如何有效果,说的是真名真姓,但完全是编出来的,听讲座的人哪会去考证?

  记者从王女士提供的演讲词中看到,为了讲述增强体质和抵抗力,竟引用了“鸦片战争”和“日军侵华战争”。她说其实所谓的“专家”,都是像她那样不懂医的人,但口才都极好,语气温和,与老年人善意沟通交流。

  “现场卖药”演戏:“对销售商来说,‘专家讲座’的后两三天是关键时刻,也是‘拉网收鱼’见效益的时候。”王女士如是说。

  把握讲座后两三天非常重要,“专家”除现场着重讲解自己产品疗效、如何使用外,还要抓住老人对一些贵重药材的盲从的心理,宣称自己产品中含有鹿胎、鳖精、野参等原料,这些东西在市场上的价值有多高,相对于这些东西,自己通过高科技生物技术提取制成的产品价格非常低廉。

  既然承诺过“免费赠药”,自然也要兑现,一般就送三四小盒小包装产品,在卖药时免费赠送很容易活跃气氛,在这个时候,假扮成消费者的“托”也闪亮登场,他们常分布在会场不同的角落,不停向“专家”咨询自己的病症和用药,同时又积极掏腰包购买,而主讲“专家”也积极配合,让大家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部分消费者受免费赠药的利诱,考虑自身病情几小盒免费药显然不够,“专家”就会量体裁衣为他们开出几大盒,每场讲座成功购药的消费者一般在20%至30%。

  “当然我们也有担心,就是怕东西吃出问题”,王女士说,决定在一个城市举行活动,他们也会开通“健康热线”,一来应对消费者接到传单后的咨询,二来有消费者服用后反映不舒服后,他们会及时告诉对方暂时停用等通知,而后随自己转移战场不了了之,由于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热线也只是手机或小灵通。

  一盒保健品获六七倍暴利

  王女士告诉记者,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加入这一行当,实际就是看中保健品销售中的暴利。以她销售的“×宝××”为例,从厂家进货每盒仅11元,而通过产品说明及赠送会销售给老年消费者时每盒达60元至70元,说明会大的时候每场达近千人,小的也有二三百人,讲座后买产品的消费者比例一般在20%至30%,每人至少五盒,除去人员、场地、传单等费用,可以从每位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身上获利150元至200元,因而一场活动下来,组织者总会挣个约一万元甚至更多。

  王女士说,由于这类产品成本并不高,组织者自由调价的空间也非常大,常常会在说明会结束时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免费赠药”,如搞买几送几或称让利患者,实际上只是不想卖不出东西赔本。“×宝××”在沈阳期间举办了三次讲座,第一场在于洪区销售不理想,从300元/9盒降至后来的300元/12盒;而在大东区的两场讲座,都是以300元/6盒的价格销售的,“同一城市价位都可以拉这么开,反正是组织者自己作主”。

  本报记者 胡海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