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女研究生带父求学 上学期间淋漓尽孝心(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0:54 大众网-鲁中晨报 | ||||||||||
见到李文华,颇费了一番周折—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个项目,这几天,李文华一直为这个项目担任翻译,每天6:00多坐公交车从位于济南市洪家楼的山大老校赶往济钢。19:00许再急匆匆地摸黑赶回学校。 3月15日晚,记者在山大见到了李文华:不高的个头,朴实的衣着,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 爱哭女孩两次“被逼”升学 上小学时,每当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年幼的李文华就会急得抹眼泪,下课之后跑去问老师,等学会了才破涕为笑。每个学期,她总会捧回几张奖状,后来,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奖状,以至邻居羡慕地说:“你们家在墙上画画不用花钱。”升入周家中学上初中后,李文华开始担任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中考前,李文华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次“磨难”,知道中专3年就可以毕业后,考虑到自己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她决定报考中专,以便尽快参加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然而,她的想法遭到了老师的反对,有一天,李文华突然听说自己的档案已经被提走了,等她去问老师时,老师兴高采烈地告诉她:她被保送到桓台一中上高中,档案已经要不回来了。 1998年,李文华考入山东财政学院,毕业时,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她身上,李文华又被“逼”进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研究生。“这完全归功于我的老师。”李文华开心地笑着,满脸的感激之情。 感谢老师和所有好心人 “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所有的好心人。”这是李文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小学一年级起,学校老师对她就比较关照,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陈秀凤老师经常从家里拿来一些特意为她改做的衣服,有时还为她买新衣服,“有件毛衣到现在我还带在身边。” 当时,李文华一直扎着辫子,三年级时给她代过几天课的张莲芬老师精通美发手艺,便趁体育课的时间为她剪头发,李文华享受到了很高的待遇:两名老师专门为她洗头。有一次,一位老师送给她一些方便面和榨菜,李文华便带回家和爸爸、奶奶一起分享,在她的记忆中,那是第一次吃零食,到现在,她还保留着那只盛榨菜的袋子。 上初中后,老师们同样很照顾她,经常送一些白纸给她,李文华便订成小本子做练习本用。上高中时,学校离家十多公里,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或许是因为李文华是被“抢”来的学生,老师也特别照顾她,经常会做上一桌子好菜,将李文华拉到家中。有一次过清明节,别的学生都带鸡蛋给老师吃,李文华却什么也没有,中午,同学告诉李文华“外面有人找”,出去一看,老师提着一大兜鸡蛋等在外面,说是让她“补补身体”。高考时,几名初中的老师多次到学校看她,给她打气。大学考研时,又是老师拿来了所有的复习资料。 到现在,李文华和这些老师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自古英才出寒家 李文华3岁时,妈妈就去世了,剩下奶奶和爸爸相依为命。从李文华记事起,奶奶就患上了心脏病,每天都要打吊瓶、吃大把的药丸,再后来,奶奶就瘫痪了,爸爸除了忙农活外,就是在家伺候奶奶。 李文华的家里种着几棵香椿树,每年春天,爸爸采一些新鲜的送给亲戚朋友,剩下的都腌成咸菜,而且腌得特别咸。咸菜、馒头、水,一直陪伴着李文华到高中毕业。当时,方便面对于李文华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有一次一个高中同学送了她一袋,李文华想等到回家时带给奶奶,自己没舍得吃,当她带着方便面回家的时候才发现,方便面已经变质了。 上高中后需要住校,父亲就将磨好的小麦送到学校,然后让李文华换成饭票,每月的饭票刚刚够她一个人吃的,然而,她总是想法挤出一部分饭票,好等到回家的日子买点补品给奶奶吃。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文华努力学习,尤其是“逼上高中事件”导致心情不好、成绩下降后,李文华更加努力了,宿舍熄灯后,过道里昏黄的灯光下总是能看到她单薄的身影,“那灯光比我们家的煤油灯好多了。”日久天长,李文华的鼻梁上架上了一副厚厚的眼镜,但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1998年,李文华考入山东财政学院经贸英语专业。 上大学的费用对于李文华一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但李文华凭着自己的力量,硬是将大学完整地读了下来。“我干过很多勤工助学的工作,干过翻译、促销员和家教,还给外国人当过导游,跟着他们去过北京、贵州等好多地方,不过那也是最累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我就买地图,咨询旅行社,熟悉当地的情况,要不没法给人家当解说员啊。”说起这些,李文华满脸自豪。 把爸爸接到身边来 2003年4月5日,李文华终生难忘的一天。 这天,正在读研究生的她正准备和同学出去玩,噩耗突然传来,奶奶去世了!悲痛欲绝的李文华立即赶回了桓台老家。 奶奶去世后,家里就剩下爸爸孤零零一个人,李文华每次打电话都是打到邻居家,然后由邻居喊爸爸来接电话,天性淳朴的爸爸话不多,总是说家里挺好的,可就是这句“挺好的”,却让李文华一直放心不下一个人在家的爸爸,“爸爸常年一个人在家,家里的事情他一个人担着。”大学时就曾经有过的念头更加强烈了:“我要将爸爸接到身边来。” 2004年5月初,李文华真把爸爸接到山东大学来了,李文华一个已经毕业的校友在山大老校附近有一个宿舍楼,李文华就把爸爸安排在那里,除了上课和打工,李文华剩下的时间就是陪爸爸了。她陪着爸爸逛泉城广场、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这些地方我原来从没去过呢,还是跟着爸爸‘沾光’,才领略了济南名胜的风采。”说到这里,李文华和旁边的爸爸都开心地笑了。然而,仅仅过了半个月,爸爸就待不住了,非要回老家看看。“习惯了,闲不住。”李爸爸解释说。 爸爸回去了,李文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能养爸爸了,心里特别开心、骄傲。可是爸爸没活干,待在这里就不安稳。我必须要找个理由让爸爸留下来。” 此后的日子里,李文华到处打听。正在这时,李文华从报纸上得知,山大宿舍管理中心招聘管理员,详细了解后,李文华就让爸爸过来试试。爸爸过来一看,觉得还行,2004年6月1日,李文华的爸爸李金功正式上班了。父女俩终于能互相照应着生活在一起了。 想给爸爸找个伴儿 李金功当宿舍管理员,兼着给学生提供纯净水,上一天班就会休息一天。谈起与爸爸在一起的生活,李文华感叹地说:“太幸福了!”其实挣不挣钱没关系,父女两人对物质生活都看得很淡,主要是有个理由让爸爸待在这里。“每天都和爸爸一起吃顿饭,他休息时就过去‘蹭’我的饭,我没事了就过来‘蹭’他的饭。我喜欢喝稀饭,爸爸就常常用微波炉给我做稀饭,感觉太好了。” 李文华宿舍的室友都喊李金功“老爹”、“李教授”,有时候背着李文华就和“老爹”约好了去吃饭。“爸爸一来,搞得我都没地位了。”李文华笑着说。李金功同样是一脸的兴奋:“每天能和女儿见个面,吃顿饭,还整天和一些大学生在一起,感觉挺好。”当谈及如何看待“孝道”这个词时,李文华说,可能是受家庭的熏陶,自己觉得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其实这些都是很微不足道的。 采访将要结束时,李文华恍然大悟般地说起了自己特别的心愿,那就是给爸爸找个老伴儿,“爸爸年纪越来越大了,毕业后我也不一定能整天陪在身边,要是能有个老伴儿就好了,可以互相照应,说说知心话。”对女儿的提议,李金功也非常开明,完全表示赞同。 “不过这要看‘缘分’。”李金功用了个时髦的词。屋里的人都开心地笑了。(本报记者 张继才 冯莉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