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乘风去 风骨昭来人—写在送别老英雄葛振林之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16:49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沙3月25日电题:壮士乘风去 风骨昭来人——写在送别老英雄葛振林之际 新华社记者 王洪山、吴杰 门前的轮椅和拐杖犹在,只是显得孤单,因主人已经与它们挥手作别。
院中的那棵百年樟树依旧,只是有些肃然,因为那个与它相伴30余年的老人已经远行。 那张黑白照片中的老人仍然矍烁,只是四周挽了黑纱,前面多了白纸叠成的和平鸽…… 3月21日晚11时,“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一位幸存者葛振林老人在解放军169医院静静地走完了他88岁的生命旅程。 25日,衡阳的天空阴雾沉沉。市殡仪馆前,摆满了花圈、挽章,上万名各界人士组成数公里的长龙,一起泣别老英雄。 从2004年11月11日老人病危住院那天起,闻讯赶来的群众络绎不绝,纷纷向他敬献鲜花;全国各大网站和报纸披露老人的病情后,数以万计的读者以各种方式向他表示敬意和关注;老人病逝,掀起了一场民族情感的波澜,3天时间,近5万群众自发赶来悼念英雄,几十万网民在互联网上同悼英魂。 老人又一次感动了中国—— “他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个优秀的战士,一个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的光辉典范。” “勇抗敌寇誓死不降,惊天地泣鬼神中国钢铁汉;垂范后人毕生努力,展示军威英气中华真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表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它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应该留芳千古。” …… 60多年前,葛振林和他的4位战友在河北易县境内的狼牙山纵身一跃,被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感动了整个民族。 1941年9月25日,数千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分数路突然进犯狼牙山地区。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二排六班的5名战士,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宁死不屈的5壮士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战士壮烈牺牲。 历史铭记了“狼牙山五壮士”——五勇士纪念塔在狼牙山上傲然挺立,勇士的壮举被拍成电影,写进教科书,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不竭的精神动力。 雨雾蒙蒙,泪水飘飞。在老人生活和工作过的湖南衡阳市,在老人的家乡河北曲阳县,在老人生前所在部队,在这个时刻,人们同时为老人设置灵堂,一同悼念老英雄。 来自湘潭县彭德怀希望小学和韶山市韶山希望小学的学生们站在老人的遗体边宣誓:“要永远学习和发扬‘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老师带领学生拿起课本,围成一圈在殡仪馆的走廊上大声朗诵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老人走了,庭院中默然伫立的那棵古树婆娑作姿,似在向远行的主人惜别。老人生前酷爱的这棵樟树枝繁叶茂,久经风雨而不衰,屡历风霜而不枯。“父亲与树有缘,”老人的儿子葛长生说,“是树让他死里逃生。”五壮士当年跃下山崖,是顽强生长在山腰的几棵树的树枝挂住了葛振林和宋学义。 老人走了,可门前那凝滞不动的轮椅却仍在虚位以待,似是期盼它的主人归来。3年前,年迈的葛振林与它作伴。无数次,孩子们簇拥在这把轮椅的四周,听葛爷爷讲战斗故事。葛振林从衡阳警备区离休后担任衡阳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名誉副主席和全国十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就是关心我们的祖国。”他拖着伤病之躯,远赴北京、河北、广西等地,给青少年作报告300余场次,听众达40多万人次。 葛振林给孩子们签名留念时最喜欢写下:“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我中华。”已在北京上大学的河北女孩刘婷捧读老人留给她的这番赠言,泪流满面:“虽然葛爷爷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已经融入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中。他永远活着。” 老人的儿子回忆,老人是恋恋不舍地诀别轮椅的。最后一次住院,他深情地凝视那个居住多年的寂静小院,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把我的轮椅放好,回来我还要坐着它去给孩子们讲故事。” 老人走了,孩子们再也见不到可亲可敬的葛爷爷了,但孩子们最理解爷爷的心思。他们叠制了和平鸽,郑重地摆在了爷爷的眼前——“爷爷,我们知道您为了和平才去打仗,也知道您热爱和渴望和平才不辞辛苦为我们讲故事。” 老人静静地走了。庭院内,他亲手种养的鲜花含苞欲放;书房里,“民族气节永存”的牌匾熠熠生辉;遗像旁,纸叠的和平鸽振翅欲飞……壮士,有鲜花为您送行,有鸽子伴您同行,您的英魂不会孤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