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 小寨工人文化宫(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7:48 华商网-华商报 | ||||||||||||||
很多市民曾在这里留下美好记忆。办了20多年的美术培训班向美术院校输送了四五千人 市民期待“小寨现象”的文化氛围能继续保持,占地15亩的原址上将兴建大型文化设施 空气中飘来奶油爆米花的香味,似乎在提醒着这里正是热闹的街市;几张不久前上映的电影海报,彷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人来人往。可眼前的一切却使人不禁有些伤感:一道围墙将闹市隔开,正对大门的房子门口堆着废弃的门板,花花绿绿的广告灯箱胡乱放在一边;空旷的房子里一片狼藉,原来摆得满满的座位挪走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水泥台子;天花板上好几个大窟窿,顶棚的木板被拆得东一条西一条……昨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南郊看到,小寨工人文化宫正在被拆除。 惋惜 前两天文化宫还很红火 西安小寨工人文化宫座落于长安中路东侧。提起它的名字,很多人都很熟悉,有人在这里看过电影,有人在这里学过美术或参加过舞蹈培训。据了解,2月底,小寨工人文化宫及其附近的一些房屋开始拆除。3月29日,记者来到这个给很多人都留下了美好记忆的地方。 路旁,一对年轻的情侣看着正被拆除的文化宫电影院,显得有些迷惑而扫兴。一位老先生也扬着头,仔细看那门头上几乎看不清的“西安市小寨工人文化宫”字样。剧场一侧开着的一家米粉店,不时有时尚男女侧身而入。女营业员说,还可以再营业几天。 院子东头一座大厦一楼是文化宫的舞厅。一纸“紧急通知”贴在门玻璃上,提示“各位舞友因拆迁在即,舞厅从3月23日停业,现开始退票”。不时有中年人手持月票来退钱。舞厅一位女工作人员语气里满是昔日的辉煌:“就在前几天,这里还是红火得很———光是早场,每天就不下300人呢。”她拿出几块“省级文明舞厅”的铜牌擦拭着:“将来舞厅去哪儿?那些常年跳舞的人们到哪里去运动?谁知道呢。” 北边的文艺楼上,形体班、芭蕾舞班、钢琴电子琴班都还在上课。可是,很快,这栋培养了许多文艺爱好者的楼房也要拆除了。 留恋 这里曾是职工之家 今年62岁的沈秀玲女士是小寨文化宫的老职工。从1975年开始她就在这里工作,直到1999年退休。说起小寨文化宫的历史,她脸上浮起了微笑:“你们看到的被拆除的电影院,是1957年建的,第二年正式对外开放。那可真是一座古老的砖木结构建筑。” 沈秀玲告诉记者,小寨工人文化宫最初叫作“职工之家”,当时主要是服务广大职工,只要是工会会员,看电影可以凭证优惠,每张票减免5分钱———那时电影票价是2角5分钱一张。后来改名为“工人俱乐部”,并增添了很多活动项目,比如舞会、棋类、球类,“还有灯光球场,可以打篮球、排球”;此外,还搞过宣传教育报告会,成立了诸如书法、棋类等各种兴趣小组或协会。 改革开放后,工人文化宫的各项活动得以恢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科技大会召开后,文化宫办了许多学习班,开设了英语、日语、计算机等多个文化培训班。“那时的收费是很低的,因为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学校和乐园”。沈秀玲说,小寨文化宫地处闹市,有着极佳的地理环境,周边的高校学生、企业职工都喜欢到这里来休闲玩耍。那时星期天,住在南郊的人们也许不会进城到钟楼去,但一定会到小寨转转,这使得文化宫的效益相当好。 现在,文化宫要拆了,还在进行的活动项目没几个了。说到这里,沈秀玲女士有些动情,老人说:“看到拆成那样,心里很难受。当然旧的不破,新的不立。我们也知道,虽然很留恋,但文化宫现在的条件确实跟不上形势了。大家都说‘应该改造’。很希望文化宫更上一层楼。”不过,这位老职工和其他许多职工一样,并不知道占地15亩的文化宫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执著 守住这块群众文化阵地 “改建小寨文化宫,这个事情说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昨日下午,小寨工人文化宫副主任宋伟告诉记者,“但方案一直在讨论中。”他说,目前,文化宫的改建方案已由西安市总工会等有关方面原则上确定,具体方案正在制定中,还有待于规划部门的审核。至于拆迁何时结束、重建何时开始,这位负责人没有透露。 与老职工一样,宋伟也说到了“不破不立”。他说,改建小寨文化宫是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问题。总的说来,前景应是美好的。因为目前文化宫的建筑、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许多方面已远不适应如今的要求,与开发商合作改建之后,“文化宫将在原址上有一些自己的地方,用于活动项目的开展”。 宋伟向记者说起了小寨文化宫的辉煌过去:曾是“全国示范工人文化宫”;被中国城市影院协会破例吸收为会员;获得了数不清的奖励、奖杯;常年的活动项目有40多个,仅美术培训班就办了20多年,向美术院校输送的学生有四五千人……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文化宫职工的努力和心血分不开。 “我们会守住这块群众文化阵地,而不是去做社会上那种纯赢利性质的事情。”宋伟有些歉意地说,文化宫拆了,“一些多年支持文化宫事业的群众可能会有些伤感,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目前,文化宫正在积极想办法,联系周围一些地方,想把电影院、舞厅、美术班等群众喜欢的有影响的活动继续搞下去。 宋伟笑着,但语气不容置疑:“这个‘香火’得延续哩。” 期望 保持“小寨现象”文化氛围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将在小寨文化宫地址上兴建文化中心,“形成集文化、餐饮、商贸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商业设施”。这与记者采访中听到的众多呼吁一致。 小寨文化宫的众多职工、负责人对记者讲得最多的几句话,是“学校、乐园、摇篮,这是文化宫的工作宗旨”。一位市民向记者表示,夸张一点说,从钟楼一直向南,像小寨文化宫这样人气旺盛、市场良好的文化设施实在不多。有研究者专门著文探究“小寨现象”,其中论述的重点之一就是小寨周边的文化氛围,除了高校林立的具体情况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群众喜欢的离不了的小寨工人文化宫。文化宫的许多老职工说到这一点也十分自豪———它为西安市南郊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文化宫老了,文化宫拆了。重建后的小寨文化宫到底会怎么样?很多人都在期待着。本报记者 木闻 实习记者 冬末/文 本报记者 强军/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