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三年笔耕不辍 石凳上写成20万字书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2:52 三秦都市报 | ||||||||
本报讯 一古稀老人三年如一日,每天在小雁塔公园里的石凳上,笔耕不辍地书写着自己对革命的“虔诚”,可是当书稿成形以后,却7年难出版成书。最近这事让黄老先生比较心烦。 三年如一日 书稿终成形
近日,记者见到了正在家里一筹莫展的黄增辉老先生。他一见记者,就诉说着自己的这块心病:“退休以后,每天要接送孙子去小雁塔小学上学,但由于在孙子上学的这段时间里无事,我就选择到孙子学校附近的小雁塔公园石凳上写书稿。”提起写书稿的这段往事,黄老先生显得情绪激动,他告诉记者,为了写这部书稿他曾经把手指都冻坏过,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完成书稿的决心。 他告诉记者,他是清涧县人,曾在清涧县做了13年的党史研究工作,这13年的工作经历,使他对清涧人民的革命史和共产党在陕北的革命史非常熟悉,他想把这段历史真实的记录下来,给清涧的子孙留些财富。于是,他就花了3年多的时间,写下一部20多万字的《清涧现代革命史话》。 书稿记录真实历史事件 在清涧工作的13年间,黄增辉老人循着毛主席的足迹走遍了清涧的每个角落。1995年前,黄增辉老人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间,结合史料和他自己调查研究的笔记,开始着手写作《清涧现代革命史话》。1998年书稿成形,黄增辉老人告诉记者,这部写了3年,10厘米厚的《清涧现代革命史话》,以讲故事的方式,记录了惠有光、呼延震东两位民主人士,张承忠等46位革命志士,夜袭河口村,血染土黄梁,清涧起义等一些著名的革命战役,以及瓦窑堡会议这样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而且整个手稿语言生动,虽然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庞杂,但条理清晰、简明。 书稿成形却难出版 书稿在成形以后,苦于自己没有足够资金来出版,所以只能多方寻求帮助。后来,他找到了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清涧县县委,县委告知他,这是好事,想办法进行集资,但目前是拿不出这笔钱的。随后,黄老先生找到一出版社,但对方却告诉他出书可以,但得出3万元左右。这对于已经退休在家的黄老先生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 就在记者离开黄增辉家的时候,他告诉记者现在这部书稿还在家里放着,由于书稿全是用信纸写的,所以保存起来非常困难。实习记者陈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