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确认识和处理“四个关系”努力实现顺应“两个趋向”的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5:10 哈尔滨日报

  方世昌

  按照市委的要求,结合分管工作,我就“三农”领域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保持先进性问题,谈一谈体会。

  1996年松哈合并以后,哈尔滨市情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个一元结构明显的城市变为
典型的二元结构城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我市来说,任务异常艰巨和繁重。因为,不仅城市要达到高标准,农村也要达到,这才是全面小康。共产党员先进性,既有共性标准,又有个性要求。哈尔滨市特别是领导机关的共产党员,其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全省当龙头”这个共同内容上,而且也体现在特殊要求上。从对“三农”领域党员领导干部的个性要求上讲,应该有三条:一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新的“三农”观念,二是贯彻执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1997年农业进入新阶段以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已经十分明确,“理论上有新发展,政策上有新规定,工作上有新要求”。只要认真领会“两个趋向、一个阶段”的论断,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统筹城乡”的方略、“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贯彻执行一系列惠农政策,就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综观这几年的实践,虽然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完全适应客观形势需要。突出问题是“三个不到位”,即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不少模糊错误认识;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配套政策不完善;工作指导不到位,抓落实的力度不够。“三农”领域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四大关系,努力实现顺应“两个趋向”的自我调整和转变。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努力实现以工促农、反哺农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指出,“由于我们国家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两个趋向、一个阶段”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是指导今后的行动准则。

  从世界各国工业化成长过程看,工农关系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以农养工的工业原始积累阶段;农业、工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农工自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积累支援农业,被称作反哺农业的工业成熟阶段。我国在解放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靠农业支持,靠“三农”积累发展工业,完成了国民经济体系建设,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2.6万亿元,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财力和条件。到了这个阶段,不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很多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党中央作出明确的判断,适时地调整了方针政策,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客观上说,这就要求我们跟上这个调整,实现这个转变。

  反哺农业,并非仅限于增加农业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以工促农,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这几年,我们尝试着这样做,效果很好,很多措施和办法必须坚持。①坚持“兴工富县(民)”。无工不富,千真万确。农业大县不能成为强县,主要因为工业落后。现在强调粮食安全重要,但也绝不能回到“以粮为纲”的老路上去,要坚持工业立县强县的指导思想不动摇,把功夫下在发展二三产业上。②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占工业比重很大,贡献很大。它并不是产业概念,也不是公有制的代名词,实际是地域概念。乡镇企业之所以被认为是创造,是新生事物,就是因为农民冲破了历史的牢笼,在乡村办起了工业、商业。当前,乡镇企业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它有些弊病,就否定或放弃,应该革除弊端,支持其大发展、快发展。③推进农业产业化。产业化的核心不是基地,是龙头企业,特别是集加工、贸易于一身的企业,是它把农民、基地、市场联结起来,使小生产进入大市场。这样的龙头企业属于工业范畴。从这个角度讲,搞农业产业化就是发展工业。产业化越发展,资源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就越发达,双城就是最明显的例证。④办县(市)工业开发区。开发区牵动战略是成功的。开发区不能只办在大城市,农村也应该办。农村发展工业不能再乡乡点火、村村冒烟,应该坚持集群式、集中式发展。开发区或工业小区就是一种好形式。实践证明,哪个县(市)开发区办的好,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农民就富裕。现在,整顿开发区固然重要,但不能把开发区整没了,应该通过整顿办的更好。⑤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不能看成仅是修路、建楼、改善基础设施,重要的是产业兴镇,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只有这样,小城镇建设才可谓大战略。这一项,前景光明,发展空间很大。⑥做好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大量农民走出田间进城,进入其他领域,意义重大。这绝不是抢城里人饭碗,相反是为城镇发展工业、服务业等提供条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推动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因此,必须解决各种问题,做好农民工工作,避免大批回流。⑦“三项”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城市、工商、民间资本下乡,不是剥夺农民利益,相反随着资本进入,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给农民带去了富裕,对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城市倾向政策。实践证明,这样的政策是必要的。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优先发展农村不现实,也不可能。城市优先,带动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但是,城市倾向政策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不及时调整显然不行。以哈市为例,2004年是我市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但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很明显。11县(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3.9%,低于全市增速0.8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6%,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96年的1.5:1扩大到2.5:1。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由1996年的1382.4元扩大到2004年的4766元。城乡消费恩格尔系数差距由1996年的2.7个百分点扩大到2004年的10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方面享有的国家补贴,以及农民作为生产资料的投入,实际差距会更大。存在这么大的城乡差距,当然有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的差别,但主要还是由于“城市倾向”没有彻底解决,致使农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现在,要不要坚持城市化,答案是肯定的。大城市带动十分必要,但必须坚决纠正城市倾向。在城市化前提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统筹城乡规划。重点是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搞好城乡功能布局,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和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城市形态。二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重点是打通城乡市场梗阻,培育城乡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城乡互通。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是打破城乡产业分割,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形成完善的交通、物流、公用设施服务网络,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五是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六是统筹城乡配套改革。重点是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主体与政府的关系,努力实现主体到位、唱响主角

  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退和进的关系。过去,搞计划经济、计划农业,政府是主角。政府配置资源,政府管理一切,包打天下,农民和企业甚至连配角都不是,根本没有发言权。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农业,农民、企业是主体,政府再像过去那样不行了。政府应该“退位”,市场主体应该进位、唱主角。现在的问题是政府退的不够,该退的退不出来,该服务的也没服务上去,不该管的还在管,该办的没去办,出现很多错位、缺位的情况。可以说,现在经济发展不甚理想,不能怨农民、企业,主要责任还是在政府,在于政府没有把市场主体放活,给他们创造出进位、升位的最佳环境。

  “放活”不仅意味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意味着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还意味着农民身份和地位的改变。一是要从舆论上“放活”。多做主体、主角到位和应该到位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企业和政府定位的宣传,让大家知道,哪些事情必须由主体来办,哪些事情应该由政府来办。不能再期望政府负无限责任,政府也不能再错位、越位,抓一些不该抓也抓不好的东西。二是要从制度安排上“放活”。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尽快砸碎不适应主体发展的旧制度。特别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让农民自己去试、去办,不要轻易“枪毙”,更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取舍。我们不能自以为是,以“救世主”自居,要相信群众,依靠农民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从家庭承包经营到乡镇企业,从专业合作组织到农业产业化,从村民自治到“费改税”,都是靠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政府只是加以总结和推广。因此,要坚持“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路线,深入农村,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三是从政策上扶持、支持“放活”。放弃旧的、过时的政策。对上级新制定的政策,应该千方百计落实到位。通过落实政策,保护农民和企业积极性。还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好配套政策。特别是在免征农业税后,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绝对不能截留、挪用,下功夫做好乡镇机构、教育、卫生、社保等配套改革。四是从施政方式方法上“放活”。解决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官本位”,在处理“官民”关系上,摆正位置,不能动辄就对农民管、卡、罚。要研究自我加限,限制、约束自己,主动减少审批事项,不能乱收费,不能到农民和企业那里去寻租,坚持公平公正执法,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真正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正确处理“三农”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努力实现“重中之重”、适度倾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都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提法,这就是重心的转移,客观的需要。

  怎样理解“重中之重”?因为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难点。全国这样,我市也是如此,没有农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全面小康。据测算,按照现在的速度,城市实现全面小康没有问题,但农村难度就比较大。2000年,我市居民总体上达到小康,但农村居民总体小康测算体系16个指标中,还有4项指标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农民人均收入小康实现程度仅为90.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小康标准值相差3.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比重低于小康标准12.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小康标准0.1年。全市农村人均收入13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12万户50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9.8%。按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5项指标衡量,到2015年,县域生产总值需要达到1830亿元,年均增长9.9%,人均GDP将达到26624元,年均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保持7.5%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达到8000元。也就是说,要提前5年实现全面小康,我市农村经济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必须高出当前增速的30-50%(2004年农民收入特殊)。由此看来,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哈尔滨市决不可能在农村没有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当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主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但没有党和政府的推动不行,只有内因和外因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我们哈尔滨市更应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工作的摆布上做适当调整,努力实现三个倾斜:一是在时间和精力上倾斜,对“三农”给予更多关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职能部门在研究和部署工作时都应该从市情出发,把“三农”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摆上日程。现在,有一些职能部门,没有从过去的惯性中摆脱出来,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有的部门,甚至划地为牢,在城区内干得热火朝天,而对农村不闻不问,这种倾向必须纠正过来。二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倾斜,改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基础条件。增加人力投入,帮助农村解决各种人力需求,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增加财力投入,多种渠道筹集支农资金,明确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支农比例,保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幅度始终不低于财政预算支出增长的幅度,保证新增社会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增加物力投入,组织城乡对接互助活动,引导城市剩余物资和生产能力加速向农村流动,盘活存量资产,挖掘资源潜能,搞好大企业的配套。三是在领导和干部力量上倾斜,切实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县(市)党政班子,选好乡(镇)、村党政负责人,保证党政班子及其领导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打破级别、评职等各种限制,鼓励学历高、素质好、观念新、干劲足的市直机关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号召农村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农意识,争做“群众的贴心人、政策的知情人、干事的带头人、致富的领路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