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进城不要大帮轰先学技术后上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9:14 黑龙江日报

  农民工进城,如何在求职上少走弯路,更快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记者就此采访了哈尔滨人才市场总经理赵树智。

  不要太盲目“大帮轰”

  赵树智告诉记者,许多农民工进城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是盲目的乱
闯乱撞;还有些人是“大帮轰”,从不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做好这项工作。进城后刚积累点资本就开个小吃部,以为这样就可以稳定了,其实这不太现实,因为这并不是他们所熟悉的行业,卫生问题、经营问题都将成为困扰他们的难题,最后只能是被迫结束生意,从头再来。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做一些符合农村特点的相关行业,比如说开个蔬菜店,蔬菜这是农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先学习后上岗

  赵树智认为,现在城市里对农民工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一些重型加工厂、建筑单位和服务行业都需要用人。关键就看农民工自己,是否能摆正位置。既然是“农民工”,就要突出自己的“工”来,进城先打工,等到自己能够适应城市的节奏了,再求发展。

  赵树智说,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农民工是“体能人才”,因为他们在体力方面优越于城里人。其实,农民工自己要拓宽就业渠道,想办法在技术、技能上下功夫,在进城打工之前,有条件的就先学习,再上岗;没条件的也要边打工边学习,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应给予相应的帮助

  农民工来到城市为的是好好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愿望,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帮助。对此,赵树智说,首先,我们不要歧视他们,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其次,还需要各个部门对农民工的关爱,建立一个专为农民工服务的劳务市场,为他们提供工作。同时也要监督用工单位,防止他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让农民工更好的在城市生活。

  编后

  从3月1日起,本报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群体———农民工,本报记者开始了对三位农民工为期一个月的跟踪采访。采访中,记者同三位农民工一起感受了他们为生存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听到了他们的心声。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勤快的宋淑兰、乐观的刘芬、实在的李春艳,三张鲜活的面孔随着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劳动一次次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离开家乡的原因不同,但目的都是一个: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他们从事的是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脏、累、苦、险”等职业,有艰辛也有收获。在与城里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感受是复杂的。城里人的善待让他们感动,一些人的歧视和生活上的不便让他们的心里不舒服。但无论怎样,他们前进的脚步都没有停止过。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努力实现社会公正,营造和谐社会,我们希望这组报道能让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活更顺畅。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今后我们将用多种报道形式一直关注下去。(黑龙江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