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私坟抢占南宁五象岭山林防火带 1500元可买一墓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14:37 新华网
私坟抢占南宁五象岭山林防火带1500元可买一墓穴(图)
防火带上已被密密麻麻的坟地占满。

  五象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南宁市江南的一片绿色的“肺部”,为净化城市空气提供了巨大的功能。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园林部门在早些年就加强对公园进行了管理,禁止在山坡上土葬。清明节前夕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却发现,在10米多宽的山林防火隔离带上,被私自土葬的坟堆给占得满满的。

  【记者目击】

  开挖新坟山坡四处坑洼

  昨日上午,记者随着扫墓的市民上山后看到,5座山岭上,一座座坟堆分外抢眼,与城市绿肺的美称相去甚远。山岭最高处是坟地集中区。那里,除了历史遗留的坟堆外,一些近两年新挖的坟堆,显得尤为豪华。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些市民正在烧香祭祖,与公园的防火要求相反,扫墓者绝大多数都在进行传统的祭拜活动,蜡烛、纸钱、爆竹一个也不少。记者还看到,一些坟堆前的杂草已被烧得一干二净,30厘米外的护山树——松树也被烟熏得面目全非。

  记者从扫墓者处了解到,这些新坟有的是从乡下“捡骨”后搬迁而来,有的是从市殡葬管理处保管室取出骨灰盒到此安葬。在一处小坟坑前,一只圆形的瓦盖丢弃一旁。据知情人介绍,这只瓦盖是骨坛盖,因逝者家属发现更好的“宝地”,将逝者安葬在该山岭上的另一墓地了。如此更换墓地,使原本平坦的山地变得四处坑洼,随意丢弃的废弃物,也严重污染了森林公园。

  【记者调查】

  1500元可买一块墓穴

  五象岭森林公园的前身是五象岭园艺场,该园艺场共有5个分队,每个分队的村民都拥有一定的山地,用来种植菠萝、果树等经济作物。近年来,有些村民看到有人将坟偷偷迁进山里,村民们就想到出让自家的山地,以每个墓穴1500元的价格吸引市民购买。当问到每年是否需要保管费时,村民们说如果墓地能办理到合法的手续,就可收保管费,但目前所有的墓地都没有证件。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少数市民喜欢将逝者安葬在五象岭外,一些“城中村”的居民也将逝者安葬于此。麻村二街的冯老太告诉记者,原来他家的祖坟在青秀山上,因青秀山开发不得不将祖坟迁至五象岭。如今,五象岭已开始规划开发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山上的非法坟堆也面临清理。

  据悉,目前五象岭山坡上的私坟已堆满,原因是这里私葬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个有人把守的山林路口,记者看到一些挂着“五象岭森林公园殡葬管理办”牌子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记者,在这里只是制止那些带着火种上山的扫墓人,其他私葬的事情管不了,因为有太多的人在夜晚时分偷着来到这里土葬。

  【部门说法】

  城区民政:将对2万多私坟进行清理

  对五象岭森林公园隔离带上被私坟抢占一事,南宁市江南区民政局临时负责人马忠智告诉记者,私自建坟的大多数是附近群众所为。对于这样的非法土葬行为是严厉禁止的,现在每天都有巡逻队员巡山,但因巡逻人员有限,而公园面积过大(100多亩),一些人趁夜土葬,强占了部分山地。马忠智表示,民政部门将对私坟进行规范管理,做好劝解工作,能搬迁的动员搬迁,或划定区域进行规范管理。

  马忠智说,森林公园里有2万多个非法私坟,清理起来工作量十分大,需要各部门联手才能还“五象岭”作为南宁历史传说的真正风貌。

  殡葬管理:非法土葬最高罚一万元

  对于死人占活人土地的行为,南宁市殡葬管理处殡葬管理科欧阳科长十分着急,他说,随着耕地的逐渐减少,土葬的弊端更明显。不管是土葬还是埋骨头都会对地下河及地表河及土地造成污染,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死亡人口的逐年递增,私自占用或购买山林、耕地进行土葬,势必会使大范围的环境受到影响,市民的活动空间也会受限。所以,治理土葬,当务之急就是多做宣传,转变市民、村民的殡葬观念,改“入土为安”为“文明殡葬”。据欧阳科长介绍,按照新修订的《南宁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非法土葬者将被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加大打击的力度,给市民及后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雷小琴周军文/图)(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