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河南:清明时节“祭”纷纷 “白色消费”数惊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14:53 新华网
河南:清明时节“祭”纷纷“白色消费”数惊人(图)
  4月4日10时,出租车司机邢师傅送记者去郑州市民公墓时说,“这是我今天上午第六次拉人去公墓了”。

  “俗语说,‘早清明,晚十一’,清明节前一周,仅前往云梦山庄一处公墓扫墓的就有十万人次,其他公墓情况也差不多。”郑州市公墓管理处冯东方向记者介绍说。

  郑州市殡仪馆馆长毕少钦说,仅4月2日、3日每天前往该馆祭奠的人数就有3万人,整个清明节期间将有12万人左右。

  在郑州市民公墓门前,挤满了卖纸钱、鲜花等的小贩,停满了私家车和出租车。在卖纸钱的摊位,记者见到各种冥币,有一种还写着“美元”两个大大的汉字。一名挂着礼仪队员胸牌的人向记者推销说:“我这里有纸扎别墅、轿车、冰箱、空调、电视、洗衣机、男仆女仆、金山银山、聚宝盆、摇钱树十件套,只要260元。”记者发现,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且出手大方。

  据估算,清明期间前往郑州全市十余个公墓、殡仪馆祭奠者有百万人左右,按每人消费50元计算,“白色消费”的数额就达几千万。

  百年之后,身安何处?

  逝者已去,如何处置好其安身之所,多年来为社会所关注。今年是我省殡葬改革工作实施的最后一年,现状如何?

  火化率:接近国家要求

  河南省农村人口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推广火化一向是难点。4月1日,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的李本谦副处长告诉记者,2004年前11个月,全省火化率已达到50.2%,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8个百分点。

  不过,由于传统观念作祟,在农村也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火化之后,死者家属没有将骨灰迁入公墓或妥善存放,而是装棺土葬。“这使国家文明殡葬、节约耕地的初衷完全落空,事实上是在原有的土葬陋习上多加了一道环节。”李本谦说。

  公墓:常人难以承受之重

  在农村,目前提倡两种方式安置骨灰:一是以村为单位建立骨灰堂,堂内设立骨灰架;另一种是由村里划出几亩非耕作性质的公用土地,作为公益性墓地。

  在城市,公墓相对要规范得多。清明节前一天,记者来到省会某公墓,墓区内高高矗立着安魂塔,作为最经济的骨灰存放地很受欢迎,一个位置一年的存放费用是100元。但是,要想在这里长久“安身”,每个墓穴需要3000元至10多万元不等的费用。殡葬费用已成为家庭一大负担。

  树葬:观念还未入人心

  “树葬”被誉为最文明、最经济、也最环保的殡葬方式。一家公墓设立了20亩“树葬”区,但据管理者透露,目前仍无人问津。

  一位大娘初听树葬,就惊讶地问:“那人不成肥料了?”

  一位扫墓者说:“树葬虽好,但缺乏宣传。改变传统风气靠个人肯定不行,除非政府出面大力提倡推广,否则很难。”(记者李铮尹江勇)(来源:河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