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两市民600年前原是一家 大宅门报道再牵佳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11:06 龙虎网

  【龙虎网讯】俗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没想到,本报的报道竟然真让两个素未谋面的读者找到了600年前共同的祖先。来自于泗洪和来自于淮阴的两个夏先生惊异地发现:他们的祖先,在600年前居然是兄弟。

  一则报道牵出千古佳话

  2002年11月29日,本报报道了一则在南京发现大禹后裔的消息,被报道的夏镜汝先生,手上有一本代代相传的族谱,证明了其夏姓一支正是大禹嫡系传人。这则消息让不少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因为能知道祖先是很稀罕的事情,更何况这个祖先还是这么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同城的另一位夏士延先生却感觉更为吃惊:他手上有另一本夏姓族谱,与报道的夏镜汝手上并不相同,但仔细推敲细节,却发现两本族谱竟然在600年前源于一家。也就是说,“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戏言,真的发生了。

  看到本报近期连续推出的“追寻金陵大宅门”系列报道后,夏士延立即通过本报和这位夏镜汝取得联系,两位居同城但从未谋面的夏姓兄弟的后裔终于在600年后见了面。

  两本族谱拥有共同起源

  在朝天宫附近夏士延的家中,两位夏先生分别向记者出示了自己手中的族谱。

  原籍泗洪的夏镜汝先生所持的《桃邑夏氏宗谱》显示:他一支夏姓祖先最初由绍兴会稽山迁居苏州,元末时又因躲避张士诚乱逃到了苏北“淮之洋河”——今天的泗洪、宿迁一带;而原籍淮阴的夏士延,其手上的《光绪七年重刊夏氏族谱》也一样描述了他的祖先如何躲避张士诚乱,由苏州逃到了“清河口”一带——今天的淮阴。从族谱的起源来看,他们的祖先都是600年前的夏姓家族。

  另一个巧合是堂名,两本不同的族谱拥有共同的堂名:会稽堂。

  众所周知,堂名又称堂号,是一个家族的名称或徽号,通常指一家或一房的名号,常书写在祠堂、族谱乃至灯笼等生活器具上。像夏姓这样分支众多的大家族,其堂号何止千百。拥有相同的堂号,也就是说,两个夏姓家族原本就是同为一支。

  这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600年前,因为躲避战乱,一支堂名为会稽堂的夏姓家族开始向苏北逃难。因为种种原因,家族人口分成两部分或者更多,其中一支逃避到了“淮之洋河”,另一部分则到了清河口。分开的夏家人可能是亲兄弟,也可能是堂兄弟,这还待考证。

  将一起参加大禹公祭

  居住在同城,但从不相识的两个夏先生,居然能认到600年前的亲,这段奇缘可真让两位开心。

  两位夏先生还找出了很多其他的巧合:比方说,两人年纪相仿;都已退休;都是上世纪60年代来到南京定居;都是有一子并都在两年前抱上孙子(女);最妙的是,经过了六百多年,这两位夏先生的辈分居然还是相同,都是自族谱上记载的第17代子孙,也就是大禹的传人;还有,两位夏先生特别补充的是,两人都是《金陵晚报》的忠实读者,读报都有10年以上……

  现在,两位夏先生还有了共同的事业和志向:将成立江苏夏姓族祠研究协会,彻底研究作为大禹后裔的夏姓族人在江苏的繁衍、发展以及来龙去脉。

  两市民600年前原是一家 大宅门报道再牵佳话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