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百姓点题”(第十四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0:00 温州都市报

  话题:保姆“生气”,后果为何这么严重?

  4月7日点题者:小群

  答题者:杨献超 罗春香

  和谐社会呼唤

  和谐人际关系

  保姆因琐事而杀害雇主的事不多见,但保姆为报复雇主而盗窃财物、虐待甚至拐卖其小孩之类的案件不时见诸报端,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

  随着社会关系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老板与工人、主人与佣人的关系。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很容易导致人格上的不平等,尤其是处于相对优势的一些人,往往摆不正心态,把工人、保姆当作“下人”使唤,甚至侮辱他们的人格,侵犯他们的人身权利。

  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工人与保姆,在遇到各种矛盾或受到非法侵害时,往往很少或者很难通过行政、法律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么逆来顺受,要么采取非法手段来讨说法或者进行报复。而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人思想与行为可能会很偏激,经常采取一些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了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劳动关系。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要通过各种手段,调节好社会矛盾。要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不断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老板和雇主们,要端正观念,摆正心态,提高素质。要明白人有贫富之分,但人格没有贵贱之别,学会去尊重工人和保姆,关心他们的疾苦。

  处于相对弱势的工人与保姆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社会生存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和调节自己,遇到不公平待遇和非法侵害时,要通过正当途径解决或寻求社会舆论的支持,避免一时冲动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伤了别人的同时也害了自己。杨献超

  对保姆必须具备平等心

  在网上论及“保姆杀雇主”,很多人评论说现在的保姆“太嚣张”,其中不少人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家的保姆,结论是:保姆的素质实在太低!

  但是,“保姆杀雇主”毕竟是一个特例,它反映的是凶手自身的人格问题,跟她所从事的职业并无太大的联系。然而,人们对保姆的态度值得好好地反思一下: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保姆?

  如今有关家庭服务的劳动保护法规尚欠完善,保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的,雇主既不用为保姆缴纳劳动保险,保姆的劳动时间也没有法律加以明确的规定。还有些中介公司操作也不规范,完全不签订劳动合同,仅凭口头协议就达成家政服务契约,这都使得保姆缺乏劳动保障感,加上被人视作“地位低下”,于是忧愁只能积压在心底,最终可能导致瞬间爆发,这也是保姆容易“生气”的一个原因。

  鉴于此,雇主与保姆之间应多开展平等交流,让保姆能够干得内心踏实,无后顾之忧,工作的质量自然会提高到雇主满意的程度。罗春香

  话题:期待树葬成时尚

  4月7日点题者:马会东

  答题者:奚旭初 李新乔 周兆勇 李邦声

  用经济杠杆

  推进殡葬新风尚

  积极倡导骨灰处理多样化,大力推行不保留骨灰的处理方式,保护土地资源,是殡葬改革的方向。而“树葬”作为一个殡葬新风尚,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人去世之后骨灰埋入绿树之下,以树代墓,既洁净方便,又不占土地,还有利造林绿化,确实是一种合乎现代科学文明理念的殡葬方式。

  风可移俗可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然“人不同”,那么风俗也当随时代。革故鼎新乃是大势所趋,相信若干年后,“树葬”这种殡葬方式必定会蔚然成风,成为寻常之事。但是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树葬”从人们在理性上认同它到行动上实践它,也有一个过程。而缩短这个过程,换言之加快除旧布新的步伐,还须有外力的推动。这个外力推动,依我之见,可以借助于经济杠杆。比如上海市民政局前不久推出措施,对实施亲属骨灰海葬的家庭给予150元至300元不等的补贴,就是一个例子。尽管钞票不多,但其意义不小,实际上是在社会上营造了一个移风易俗的良好环境,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奚旭初

  选择树葬或其它

  关键是培养观念

  以树代墓,值得倡导。但这种方式毕竟是摈弃传统,时尚新风能否引来共鸣、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值得期待。

  乍看此文,笔者便不禁想起几个人来。一是一代宗师赵朴初先生,他的《临终偈》让人难忘:“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开花落,流水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对死的理解自然而洒脱。

  还有一位是楚辞大师文怀沙老先生,他的遗嘱可谓简单,就是将其骨灰顺着抽水马桶冲走,他夫人不解:“青山到处可埋骨,为何选择一冲了之?”老先生笑答:“骨灰与粪便合成肥料可以肥田美地。”当友人问到如何祭拜他时,老先生回答:“对着大地上的高粱或稻麦鞠躬就可以了,因为那就是我。”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死后选择何种方式,反映的是人的观念和态度。一个豁达乐观、笑看人生的人,必定是生前生后一个样。对身后事看得淡的人,在世时才有可能是豁达开朗、宠辱不惊的人,反之亦然。对身后事的选择,决定因素应该是人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态度。

  树葬的好处自不待言,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但要让人们百年后选择树葬,绝非易事。关键就是让人们的观念转变过来。笔者认为这种观念的培养应该在人的生前,年轻时就需要培养。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有责任培养具有乐观、健康、达观、积极态度并具备科学知识、摈弃迷信的下一代。

  谈境界,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也许过于遥远,但拥有良好的心态、豁达的胸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果每个人都有了这种品质,那么看待人生就会自然洒脱,对待身后事就会淡然,那时,树葬仅仅只是一种处理方式,骨灰洒大海、青山,选择随抽水马桶冲走也就不是让人惊讶的事了。李新乔

  谈谈殡改的一点个人之见

  个人认为,树葬尚有一个过程。墓葬是自古以来的民俗,现在火化也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千百年来,回乡祭祖成为海外游子寻根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于殡改工作,政府应引导,但也不能死规定,相应的配套工作应跟上,比如建造生态陵园。生态陵园占地面积小,绿化面积大,这是很有市场的。笔者常听人反映:每逢清明祭祖,满眼荒草,路都找不到,还是公墓好。但是公墓难买,路又太远,很不方便。

  点题者马先生说墓葬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但笔者认为不然。现在改革开放了,生活水平普遍上去了,做子女的花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给上辈造个好的墓也未尝不可。其实,买高档墓可以多收些税。我们多花钱,政府多收点钱,可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这也是经济手段。就像坐车,你有钱你坐奔驰,我没钱我坐公交车。周兆勇

  树葬,八旬老人的心愿

  本人十多年前就想,在哪个山头,能种上一棵树,待到“那时”,将骨灰葬放在树底下。但是想归想,谁真能给我一个种树之地呢?本人已年过八十,若在生前能办妥此事,了却心愿,那该多好啊!李邦声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