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寿终正寝”声不大 32岁沈阳宾馆“默默”成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8:41 沈阳晚报
“寿终正寝”声不大32岁沈阳宾馆“默默”成灰(图)
  4月13日15时25分,伴随着一声闷响,沈阳宾馆瞬间变成一堆瓦砾,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没有一块飞石,随之扬起的桔黄色浓烟像一朵蘑菇云升腾,被五六级的西南风很快吹散,3分钟后,扬尘散尽。记者站在宾馆东南角的23层建筑物露台上,目睹了这个壮观的瞬间。之后,记者再次多方采访探营各种专家,破解了爆破前后的两大谜团。

  爆破倒计时

  14时许,爆破现场警戒线外,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围聚在周边安全区域,准备观看爆破全程。15时零5分,三经街从市府大路岗至高架桥路路段,五六辆警车闪着顶灯,不停由南向北在三经街上巡视,杜绝一切车辆及行人进入警戒区。15时10分,清场工作完毕。此时,位于爆破现场西南角的“辽宁海外旅行社”门前,已聚集数百名市民,而再往北侧20米处的“北市新夜城”透明玻璃窗内,记者依稀看到军人及警察出出入入,这里就是起爆总指挥部;同时,与爆破现场一路之隔的市府大路南侧居民楼下,数百市民屏息静气,等待爆破瞬间的来临。15时24分,总指挥部大门口处传来爆破倒计时声音:“十、九、八……三、二、一,起爆!”15时25分,只听一声闷响,沈阳宾馆楼体根部出现了一圈烟雾,一瞬间,楼体根部发生塌陷,整个楼体向正南方向倾斜,几十秒后,整个楼体应声倒地。伴随着楼体的倒塌,一团桔黄色浓烟腾空而起,3分钟后,五六级的南风彻底将扬尘吹散。15时30分,所有戒严路段全部恢复了交通。

  谜团一:一面墙缘何慢半拍

  爆破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引起记者关注:爆破瞬间,位于宾馆最中央部位,一面粉色的墙面比其它部位明显慢了一个节拍,摇摇晃晃了几下,才慢吞吞落地倒塌。事后,记者步入爆破现场内,近距离观察到一片砖瓦废墟上,一片带有四个窗框的粉色墙体矗立在最上面,格外醒目。就这种特殊现象,记者现场采访了此次爆破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员之一、原沈阳军区司令部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华腾。陈华腾解释说,由于宾馆中央大厅靠北侧有楼梯、电梯间,而电梯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它南侧的墙体为砖混结构,爆破瞬间,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构产生了倾倒破碎的时间差异,北侧比南侧楼体晚了500毫秒,因此在塌落过程中,出现了记者目击的画面。而且,这种特殊的情况为日后爆破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理论参数。

  谜团二:大楼“洗澡”水何处来

  围绕爆破前的环保举措,记者有个质疑:爆破前一周沈阳宾馆周边地区全部停止供水,那么楼体内用于降尘的大量水源来自何处?在爆破现场,记者几经周折采访到沈阳宾馆一位工作人员。他透露说,宾馆楼顶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平时储水量达200立方米左右。此次停水后,炮院爆破人员为楼体“洗澡”就是用了这里面的水。为了使得整个楼体均匀受到“滋润”,爆破人员又重新设置了一套给水系统,使用了大量的外接水管及胶皮管以及大功率抽水泵,将水源源不断送至各楼层,润湿地面及楼体外,还用千余只水袋盛满水布置在楼内各角落。再加上爆破前洒水车的加盟,使得装药后的一至二楼也“洗了淋浴”,最终增加了环保的效果。此外,他还告诉记者,4月9日沈阳下了一天的小雨,爆破单位提前从气象部门捕捉到这一气象信息,将楼顶凿出一条条沟壑,然后将雨水引流到各楼层。同时,在楼顶打了许多浸水孔,使得楼体内形成“淋浴”的效果。

  沈阳宾馆建于1973年,隶属于沈阳市接待办公室,当时命名为市政府第一招待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式更名为沈阳宾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四星、五星级酒店拔地而起,沈阳宾馆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设施上都无法与其它同类场所相媲美,一直处于两星级标准。在此前举办的沈河区商务节期间,香港万誉集团相中了这块黄金宝地,有意把现在的沈阳宾馆地块改造成高档文化教育娱乐区,除高档公寓外,将重点建设画廊、文化建筑、网球中心等设施,同时拟建一座超五星级宾馆,总投资将达30多亿元。

  本报记者唐葵阳实习生张婷摄影王勇记者电话:88811351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