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病榻上的“生命留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10:57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叶向群

  “我自知在世时日不多,想在离开人世之前,实现最后的心愿,出一本能体现自己一生艺术追求的作品。今天总算如愿以偿。

  明天会升起怎样的太阳?也许我看不到了……。当喧嚣的尘世宁静下来,浮躁的人心安定了时,美丽的文学将会重新受到人们的珍视。”
病榻上的“生命留言”(图)
刘俊亮近影。(叶向群 摄)

  2004年岁末的一天,当刘俊亮历时两年趴在病榻上完成20余万字的历史小说《梦断剡溪》,他在书的后记里写下了这段令人怦然心动的文字。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位一生痴迷文学、长期病魔缠身的穷书生的“生命留言”。

  20岁的刘俊亮成了小山村里唯一的教师。书籍陪伴寂寞青年度过了漫漫长夜。

  刘俊亮1946年出生在奉化西坞的一个普通人家。1965年高中毕业,他没能考上大学,随即来到奉化白杜乡一个叫分水岗的小山村里。这个村子又小又穷,三个自然村加起来才60户人家。村里人将半山腰一间20来平方米大的牛棚辟作学校,年方20岁的刘俊亮成了这里唯一的一名老师。说是学校,其实全校学生加起来才27名。刘俊亮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程度,教起了1至5年级的“复式班”。平时他身兼教师、校长、炊事员等数职。

  “牛棚”教室,书声琅琅。授道解惑之余,刘俊亮与孩子们一起拣柴、遛狗、种瓜,有一年他居然还养了12只小鸡……生活贫困,大自然依然美丽。在今天不少人眼里,刘俊亮的乡村男教师经历,是很具审美意味的。但当时的刘俊亮内心却充满了苦恼。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不时地从大城市寄来书信,信中流露出来的那份踌躇满志和意气奋发,极大地刺激了刘俊亮敏感而又脆弱的心。

  “一到晚上,学校里只剩下我孤单单一个人,寂寞和失落像蚂蚁一样爬上了我的心头。这样的时候,幸亏有书作伴。”小山村里的人们几乎没有文化生活,天一黑便早早上床。刘俊亮回忆道:“整个村庄漆黑一片,通常只有我的宿舍还亮着美孚灯。”

  这绝对不是书籍的美好年代,刘俊亮好不容易借来的一本《红楼梦》就被一个造反派没收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又是读书的好年代。刘俊亮一生对文学的痴迷,就是那时播下的种子。

  一生数次手术,晚年又得罕见恶病。羸弱书生命运多舛。

  病魔几乎缠住了刘俊亮一生。高中毕业体检时,刘俊亮被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此后病情竟越演越烈。在乡村小学的8年间,记不清有多少次,刘俊亮心脏病突发,大口咯血,被乡亲们用柴车急送回几十里外的父母家。不久,他的心脏动了第一次大手术,前胸出现一道十廿厘米长的横向刀疤。第二次手术是1996年动的,耗资近20万元。医生在他的心脏内安装了金属瓣膜,前胸又添了一道十廿厘米长的纵向疤痕。没过三年,更大的劫难降临了,当时他时常莫名清水腹泻,身体极其虚弱,一检查竟然得了“类似癌综合症”!

  这个在常人眼里全然陌生的恶病,让刘俊亮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回死亡滋味。

  “医生听说我已经动过两次心脏大手术,无论如何不肯再为我动刀。但我明白,不动手术,我就会腹泻而死。”无奈之下,他在《宁波晚报》上写了一篇《生命的呼唤》的短文———

  “来病房探望我的人不少,有的似乎是来向我告别的。这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能看得出。其中有个学生安慰我:很多情况下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的精神不垮,身上充满强烈的求生火焰,死神就难以接近……我好不容易等到了2000年,我不能就此倒下去,我还要赖在这个世上,直到真正老朽。”

  医生们都看到了这篇文章,这一下他们觉得实在难以拒绝刘俊亮的请求了,于是冒险拿起了手术刀。

  这次手术,切除了刘俊亮体内的十二指肠、胰腺、胆囊和部分胃。正如预料的,其间出现了大出血,刘俊亮的生命体症一度曾全部消失!他在蒙眬中听到医生们按着他的脉搏窃窃私语:活着吗,他还活着吗?

  “我明白自己快到鬼门关了,但我一点都没害怕。我使出吃奶力气,试图动一动手指,提醒医生我还没死。我当时居然还构思文章呢,我所体验到的死亡就是医生拉着我的手走过沼泽地……”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行程里,他要给世界留下“美丽的文学”。

  平日人们总以为许多东西是无限的,但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其实什么都有底限存在。告别死神回到家,刘俊亮突然意识到“我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他于是决定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行程中,给世界留下一件“最后的礼物”。

  他选择了“美丽的文学”。小说的题材其实在他当老师、做《奉化日报》编辑时早就开始积累、酝酿、构思了。故事讲述的是辛亥革命期间奉西山区某小山村一批仁人志士响应孙中山号召,投身护法倒袁、维护共和的革命斗争故事。刘俊亮将这部20余万字的历史小说和早年发表的几篇中短篇小说、儿童文学合在一起,去年年底交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书名叫《梦断剡溪》。

  这是件常人难以想象的“床上工程”啊。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我敲开了刘俊亮位于奉化大桥镇上的家门。刘俊亮躺在床上接受了我的采访。他看上去十分消瘦,宽阔的额头上青筋暴露;床头上方的吊针,正一滴滴向他输送着生命之液。他看上去气色尚好。他的妻子说,长期卧床导致腿部肌肉萎缩,刘俊亮起来行走已很困难;每天要挂12小时的吊针,以此赖以维持生命;大小便失禁,身下只得垫尿不湿;晚上常常痛得嗷嗷直叫……

  但再难、再痛苦,心愿必须实现。家里人帮刘俊亮定做了一条木凳,《梦断剡溪》的大多数文字就是在床上的这条凳子上一撇一捺写成的,前后两年光景。刘俊亮一生没有离开过笔,当年是黑板上教学生,后来在报纸上编文字,更多的则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抒心声。他告诉我,他的日记已经记了40多年。

  采访结束,刘俊亮送了我一本《梦断剡溪》。我在后记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辛酸话:“明天将会升起怎样的太阳?也许,我看不到了……”我读着在心里祈祷———上苍啊,让这位痴心的人康复,并快乐地伺弄他的‘美丽的文学’吧!”(来源:宁波日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