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书信越来越少 民间组织发起抢救家书活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8:24 北京青年报 | ||||||||
E-mail时代 淡出人们生活的家书也正淡出人们的精神家园一个抢救家书的活动让人感慨:上一次我写家书是什么时候――― 当家书变成收藏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曾鹏宇 4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
说是家书,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私人信件”;按组织者的解释,这个征集活动意在挽救“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可是从什么时候起,曾经在中国人联络交往中占据举足轻重位置的家书,竟会成为“遗产”、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对象?它是否真会淹没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人们放弃亲笔写信,究竟是进步还是遗憾? 征集电话 “被迫”改成24小时热线 4月15日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张海鹰介绍说,活动启动后,在媒体和公众间引起的巨大反响出乎意料,不到一周时间里,已经接到几百个电话,涉及家书4000多封;为此,组委会不得不将原先公布的征集电话改成“24小时热线”,同时增设了一部征集电话。 一提起征集到的家书线索,张海鹰的话就变得滔滔不绝,“比方说我们征集到了一封解放初期的家书,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写在老式竖栏信笺上,仅是形式已经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再读其中内容,亲人之间的教诲和亲情都跃然纸上。这样的家书既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又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如果失去它,就太可惜了。” 记者问及活动参与者的具体情况,张海鹰介绍说:“尽管这次征集活动反响强烈,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参加活动、提供家书线索的,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几乎没有二三十岁年轻人的身影;几乎每位老人在捐出家书的同时,都会告诉我们很多家书背后的故事,而他们觉得最遗憾的,也是‘孩子们现在只知道打电话,几乎忘了用书信表达亲情了’。” 张海鹰说,从目前接到的家书线索看,有很多都非常有价值,比如有一封明朝崇祯年间的家书,是目前组委会接到的最早的家书线索;还有鲁迅写给“左联五烈士”的信件,以及一些历史名人的家书,等等。“这些家书目前正在寄送途中。”张海鹰兴奋地说,“等搜集到更多的家书,我们将争取建一所‘家书博物馆’。” 调查显示 电话成为最愿选择的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国博等单位进行“抢救民间家书”活动之前,某媒体曾就“你还写不写信”这一主题进行过网上调查,结果发现,在25-45岁的受调查人群中,95%的人平均一年亲笔写的私人书信不到三封,而他们每周接到的E-mail却达到了20封;目前写信最多的群体是“在校大学生”和“部队官兵”,其他群体写信的则非常少;在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写信”时,人们的回答主要是:“花费时间”、“邮寄慢”和“措辞麻烦”。 在“你最愿意选择的私人联络方式”一项中,排名最前的分别是“电话”、“E-mail”和“手机短信”,随后是“QQ”、“MSN”,而“书信”选项连前五名都没进入―――这与“家书征集活动”中参与者的反映基本相符―――有人因此诙谐地将成语“言而无信”赋予了新的涵义:“光打电话,不写信”。 最令人意外的是,在十年前记者读大学的时代还是最普通、最大众化的家书,如今已经成了“体现个性”的一种方式―――在调查题目“你认为哪种方式能体现自我个性”中,很多人选择的居然就是“亲笔写信”! 在这里,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家书“分支”―――情书。我们的父辈,哪个没被真挚的情书打动过?可是现在写情书的年轻人又有多少?去年著名学者李银河将她与王小波间的情书结集为《爱你就像爱生命》一书出版后,引起了不小关注。记者在一家著名网站书评论坛看到, 尽管对书内容本身有不同看法,然而很多读者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真羡慕李银河,因为我已经忘了上次写情书是什么时候了!” 为何“衰落” 现代化通讯发展是主因 从调查情况看,现代化通讯业迅速发展是传统家书衰落的主要原因。以上海为例,目前申城每百户拥有的电话超过94部;每百人中有超过60部手机;平均每个上海人一年要发278条短信。“打个电话很方便,所以我越来越少写信了”。一位上海受访者这样表达自己的看法。 根据上海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全年交投的各类信函达到8亿件,平均每个上海人收到60封信件,但其中私人信函比例不到10%,其余均为商业信函和各类对账单;而在10年前,私人信函的比例曾高达90%! 而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电脑用户的迅猛增长,也加速了家书“衰落”的过程。目前国内网民人数已由1999年的400万用户增长到了目前的8000万―――比起可以随时沟通的电话、短信、E-mail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写信的确显得有些“麻烦”。 记者从邮政部门了解到,国内邮局曾在2001年推行“电脑信函业务”,即用户在家用电脑上写信后,通过软件发给邮局,再自动打印成“信”邮寄出去―――但这项在国外发展迅速的业务,在国内始终未得认可,除了软件价格不菲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电脑打印的私人信件难以接受”。 观点 要抢救的是传统的情感维系方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 那么,现代人越来越少提笔写信,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遗憾?对此,不同人士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包括张海鹰在内的很多人士都认为,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十年前还很常见的民间书信,现在已经快被信息化通联手段取代;而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清楚,所有都让人觉得滋味复杂。”张海鹰说。 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在4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家书‘衰落’的同时,人们也得到了更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夏学銮教授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实际上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他分析说,这种碰撞通常发生在社会转型期间。“现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那批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思想解放,没有羁绊,但由于缺少传统礼仪文化熏陶,因此显得言行有些浮躁,缺乏人文底蕴,在目前这种社会结构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重视传统、一切求新求快的情况。” “不仅年轻人,连我们这辈人也被改变了许多。”在夏教授记忆中,自2000年女儿大学毕业以来,他亲笔写信的机会就很少了,跟朋友联系基本都是E-mail和手机。 “我认为这次活动要抢救的并非家书这一表面形式,而是家书的那种传统情感维系方式。”夏教授说,“让人在家书和E-mail之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二选一一样,实际上二者缺一不可。” 夏教授认为:“社会在物质进步的同时绝对离不开精神丰富,只有两者之间达成平衡,社会才能协调发展,人们才能享受到更为和谐的生活。” 故事 我找到孙中山给祖父的信 辛亥革命功臣国民党元老高振霄后代致电本报 4月11日,本报刊登了国博发起“抢救民间家书”的消息后,陆续接到了不少读者的电话,一位高中自先生致电本报说,他找到了8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写给祖父高振霄的一封信,希望能将它交给“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织方。 祖父是辛亥革命功臣、国民党元老 4月16日,记者见到了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科技部工作的高中自先生,他将一份复印的孙中山手书交给记者。这封落款为“孙文”的手写书信题目为《覆高振霄函稿》(见上图),全部是文言文体;全文并不长,写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用笺”上。 高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的父母就曾经跟他说过,祖父高振霄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是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国民党左派元老。“当时家里还保存着很多历史人物比如孙中山、董必武等与祖父的通信,但是后来因为特殊历史原因,这些珍贵的史料都没有保存下来。” 根据《辛亥革命人物传记》等史料显示,出生于1881年的高振霄是湖北房县人,曾任《湖北日报》、《政学日报》总编,1910年创办革命组织德育会;武昌起义后,出任都督府各部总稽查,后被孙中山嘉奖为辛亥革命甲等功臣。此后高振霄成为国民党左派,曾帮助营救过多位共产党员;抗战期间坚决拒绝接受日伪“上海市长”委任,于1945年被杀害。 -该信原件现存中国台北国民党档案馆 高中自先生告诉记者,自1995年起,他便开始注意搜集有关祖父的史料。希望能给祖父做传,但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有关祖父的记录并不多。后来在图书馆查阅孙中山《国父全集》时,他终于发现上面记录了孙中山曾在1922年9月3日给祖父写过信,该书同时披露,这封信的原件目前保存于中国台北国民党档案馆。 “去年,我委托一位台湾朋友,根据《国父全集》上提供的档案编号,到台北国民党档案馆查到了这份信件原件。”提供给记者的《覆高振霄函稿》就是那封孙中山手书的复印件。 “看到这封信,特别是孙中山先生‘兄等间关流离,不堕初志,至可钦佩’的评价,心里就很激动。”高中自告诉记者,“这样已经不仅是一封书信,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因此显得格外珍贵。”他表示将尽快与“抢救民间家书”组织方联系,将这封信件交给对方。 专访 我用E-mail联系傅聪 傅雷之子傅敏接受本报专访时称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家书有两本,一是清朝的《曾国藩家书》,另外就是《傅雷家书》。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曾给了无数读者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昨天上午,傅雷之子傅敏先生就家书话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傅敏先生认为,这次国博等 单位发起“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很有必要。 “见字如面”是中国家书最独特之处 记者:您觉得书信最具价值的是什么? 傅敏:书信的内容是最具价值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带有特定历史发展烙印的书信,实际也是历史的佐证。 记者:您认为中国家书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傅敏: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我用E-mail与傅聪联系 记者:在“抢救民间家书”活动过程中,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家书文化的衰落是造成目前年轻一代情感、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您认为呢? 傅敏: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家书的确有很强的情感维系功能,但是并不能因此将目前年轻一代情感、礼仪缺失的原因归咎于“没有写家书”。这是教育的问题,而不是家书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转嫁了教育的责任。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去这些年的教育有偏差,过于注重理科教育,忽略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教育。这样就算下一代有写家书的习惯,也仍然会出现那些问题。 记者:您现在通常用什么方式与亲友联系?是手写书信,还是手机、E-mail? 傅敏:我还经常亲笔写信,但是E-mail和手机短信同样也是与亲友联系的主要方式。跟在国外的朋友和家人,包括傅聪,我都是用E-mail来联系,因为快,也方便。我认为,以前手写的家书和现在流行的E-mail、短信等都是人进行表达和联络的途径,只是传递方式不同。 父亲的信如果是电脑写的我会觉得有缺陷 记者:那如果当年的《傅雷家书》是用电脑写的,您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吗? 傅敏(思忖片刻后说):但是如果父亲的信是用电脑写的,尽管内容相同,我读着还是会觉得有缺陷,这里就有我刚才说的情感维系的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最好的办法是那种用手书写、用E-mail传播的“新家书”,将过去的书信用现代方式来传递。“不过无论怎样,我认为中国传统家书都不会消失,就像中国文字不会消亡一样”。 文/曾鹏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