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草根川剧大幕落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0:28 时代信报

  消失的康乐茶园

  阳光洒在深如地宫的老宅、斑驳黝黑的土漆门上,曾经喧闹繁杂的厚慈街如今显得有点落寞和沧桑。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一些走江湖的川剧演员开始在厚慈街的茶馆里唱戏,每天晚上
灯火通明,铿铿锵锵,打打 杀杀。

  印象里,从十八梯下面的厚慈街街口往左走两步,就应该是康乐茶园了。可是当记者踏着青石板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 ,原来的康乐茶园已然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卖便宜服装的小店,两排服装高高地挂在墙上,曾经悦耳的丝竹和铿锵 的锣鼓被服装店的叫卖声所取代,丝毫没有留下这里曾经是一家演唱川剧的茶园的痕迹。

  紧挨着服装店的是一家小小的照相馆,墙上挂着几幅杨贵妃、虞姬扮相的照片,风化绝代、明媚美艳,似乎彰显出这 家小照相馆主人的不俗。在这里,记者见到了82岁的赵曼秋老人,康乐茶园的最后一任老板。

  赵曼秋看上去精神矍铄、气宇不凡,这位唱京剧出身的老人从乌鲁木齐京剧团退休后回到重庆接手了有十几年历史的 康乐茶园。坐在小相馆里,老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仿佛又回到了那间充满着浓浓茶香的茶园,耳边仿佛又 响起那优美的唱腔。

  曾经,《南方周末》用了一个整版来介绍这家茶园,然而现在,这家茶园只能被写进历史了。茶园换过5个老板,都 是好戏的人。赵曼秋是最后一任,坚持了3年,终于坚持不下去了。“门票3块钱一个人,一杯茶,一下午,晚上放录像,一 块钱一个人。演员每月的开支就是八、九千,还要置服装,每个月都亏一千多块钱,亏不起了。”老人告诉记者,观众越来越 少,开支却减不下来,他只有贴进自己的退休工资。去年,赵曼秋关闭了康乐茶园,经营起了小照相馆,“现在轻松多了。” 老人对记者说。然而记者却分明看到老人眼中的遗憾和不甘。

  守着照相馆,耳边却没有了川戏锣鼓,迷迷糊糊里,赵曼秋仿佛又回到了康乐茶园,戴着漂亮的妆头、穿着考究的戏 服,在台上唱他的《霸王别姬》……

  周忠华的戏梦人生

  周忠华和他的忠华川剧团在重庆的民间川剧团体中很有名气,要找周忠华并不难,随便在任何一个民间川剧团里提到 他的名字,几乎人人都知道。可是要找周忠华的家却不太容易,记者几经周折,才在重庆医科大学内一栋两层楼的破旧房屋里 见到了今年83岁的周忠华。患有支气管炎、高血压的周忠华老人稍微动动,就会气喘。可是提到他痴迷的川剧和他建立的忠 华川剧团时,他却声音洪亮、激动不已。

  “我一生都喜欢川剧。”解放前,还在给人帮工,一年仅有6担谷子收入的周忠华就开始迷上了川剧,他会在周末花 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从袁家岗走路到解放碑的幼星剧场(现艺术电影院)去听川剧,《哪吒闹海》等剧在少年的周忠华心中 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几十年间,他从来没有间断过看川剧,这似乎已经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当他从重庆医 科大学退休,开办了一家生猪屠宰场挣了一点钱后,他萌生了办一个川剧团的想法。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周忠华病了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儿子们聚在了病床前询问老人最后的心愿。“要办一家川剧团!”奄奄一息的老人说出了追求一生的心 愿,两个儿子在父亲的病榻前郑重地点下了头。第二天,奇迹出现了,老人又活了,他拄着拐杖出现在了袁家岗桂花湾的工地 上,一个能容纳400多人的小型剧场不久就建起来了。周忠华拿出自己的钱购买了服装道具、演出设施、舞美音乐器材等设 备,招收了演员。1993年,忠华川剧团正式开始演出了。

  依然是一杯茶,戏台上开始演出的时候,年过七旬的周忠华总喜欢坐在最后一排望着舞台上的悲欢离合。身穿青罗战 袍的武生和玫瑰红袄的花旦,在台上款款而行,婉转吟唱,还有后台传出的一串串密密的鼓声,恍如一场瑰丽而苍凉的梦境。

  11年间,忠华川剧团演出了大型传统剧目2800部,演出场次达3000多场,观众达54万人次。2000年 ,在中国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映山红戏剧节上,周忠华带领他的忠华川剧团以现代戏《苦海无边》获演出二等奖 ,周忠华也因为在组织工作中成绩优秀,被授予育花特等奖。

  2004年,因为城市改建,周忠华关了生猪屠宰场,川剧团也失去了经济支撑。

  每天只拿五块钱

  江北大兴村群乐川剧团里,唱了二十几年川剧的袁光珍正在化妆,准备下午的演出。描眉画凤,她俨然变成了舞台上 美丽的青衣,可现实生活中,她不过是一个每月还要为女儿200块钱的生活费而发愁的母亲。

  在用石棉板隔开的仓库做成的房间里,记者看到,狭小的屋子里灯光灰暗,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凌乱的一点生活用品 ,就是这个屋里的全部摆设。为了挡风,有一面墙被几张报纸糊了起来。袁光珍告诉记者,她的这间房间还是所有的演员中条 件最好的。记者在楼梯的拐角看到了演员的化妆间,两把破旧的椅子、两面灰暗的镜子,从这里,却往往走出来美丽的白娘子 、善良的小青。演员们没有谁会去抱怨剧团的老板,因为他们知道,为了搞这个川剧团,老板陈学书自己不仅分文未赚,每个 月还要贴1000多块钱。对于从长寿一所中学退休的陈学书来说,他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将每天演出的收入全部交给演员拿 去分配,然后再将自己的退休工资拿来贴剧团的房租。

  袁光珍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上午起来后排排戏,中午自己生炉子做饭,吃的当然是最简单的饭菜。1点钟,就要开始 准备下午的演出了。群乐川剧团原来是在江北城演出,曾经也有过经营还算过得去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举步维艰。3年 前因为江北城改建,群乐川剧团搬到了大兴村。情况好的时候,每个演员每天能分到十几块钱的收入,但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 了;情况糟的时候,每天只有五块钱的收入,比如天气很冷或是太热的时候,观众就很少。平均算下来,每个演员的月收入仅 为300元左右。

  “为什么还要坚持?”面对这样的疑问,袁光珍告诉记者:“我们唱戏的,讲究的是从一而终。”语气很平静,但记 者却感觉到一种悲壮。

  锣鼓敲响,袁光珍甩着水袖登上了简陋的舞台。台下,是花白头发的观众,台上,她是惟一的焦点。

  拿什么来拯救你?

  川剧作为平民文化中的一种“俗”文化,发源于田间地头,植根在茶馆,流行于寻常巷陌,传唱在老百姓的口舌之间 ,曾经为那个文化生活很贫瘠的时代带来了一抹绚烂的色彩和无数美好的想象。民间川剧在唱腔上、动作上有一定的随意性, 但许多老年观众爱的就是这份放松与随意。

  执著的周忠华老人对民间川剧仍然抱有希望。他对记者说,4月16日,重庆市川剧院携带“首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工程入选剧目”之一的川剧《金子》再度进京演出。川剧一定能够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川剧也许会赢来一个发展的契机,那 样,民间川剧团体也将会得到生存发展的空间。

  国家一级演员李明华对记者说,中央电视台也是十几套节目,还专门开办了播放戏曲的戏曲频道,我们重庆电视台是 不是也能够播放一些川剧节目,一方面满足老年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一些新的观众。而记者在我市几个大一点的 书城查找,发现很难找到川剧的音像制品,由此可见,人们认识、了解、欣赏川剧的途径实在是少之又少。

  商业化的市场里应该允许非商业化的存在。南京大学在读博士彭娇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在德国的杜沙尔多 夫市有一个剧场,市财政每年拨6000万欧元给他们,这个剧场下设4个小剧场,每年演出230多场,还创造出不少精品 。而且在德国还有不少艺术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由一些艺术家组成,政府不拨款,但是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比如企业家在给 基金会捐款的时候会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基金会每年就利用这些资金来发展民间的传统艺术。

  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申列荣认为,我们现有的公共文化体系还不健全,没有给民间川剧提供市场准入的机会。而民 间川剧乃至我们的传统文化都需要政府的扶持,才有生存发展的希望。明年海外娱乐业将全面进军内地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仅靠几个周忠华、陈学书自身的能力来维护民间川剧,显然力量太单薄了。申列荣说,我们的川剧并不是没有魅力,可是了 解它的人太少了。观众是可以培育的,演员是可以培育的,可是传统的东西如果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