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把希望寄托于转专业,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2:10 新闻晚报

  晚报讯昨晚6点到8点,著名高招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博士做客本报教育热线(63527488),为广大高三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支招,两个小时里,电话始终不断。记者发现,今年高招咨询中出现的“转专业”成为新的热点,加上今年几所名牌大学推出了大平台、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大类别的志愿填报方式,使选择机会更多了。但熊丙奇特别提醒,不要把转专业想得太美好,现阶段填好志愿最关键。

  “我孩子想报个热门专业,但考分太高,是否可以先选一个冷门专业,争取进这所学校的‘大门’,到大一时争取转到热门专业去?”像这样的问题昨天被家长们多次提到。熊丙奇表示,许多高三学生对高等教育缺少了解,对专业更没有感性认识。如今许多高校都有了转专业甚至转院系的制度,确实为学生重新认识专业提供了好机会,但实际上能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一般在10%~20%左右,而且转专业的条件也不简单。以上海交大为例,要转专业的学生须在大一或大二第二学期提出申请,并经过一场全校的泛专业考试,学校将根据考生成绩、第一学年的成绩和高考成绩三项指标综合确定。此外,你想转去的对方专业或学院是否愿意接收你,也有不确定性。

  他提醒读者,过多关注转专业反而可能影响孩子在大学阶段的正常学习,万一转专业失败,遭受的打击可能更大,孩子学习也会因此受挫。

  另外,今年交大、同济等高校不再按细化的专业招生,在填志愿时,采用大类填报,即几个相关专业整合在一个大平台上招收和培养学生,学生经过一二年的通识教育,才自主选择专业。最大类别下,有十几个专业可选,这需要考生特别注意。熊丙奇认为,大平台教育与转专业不同,值得在更多高校提倡。事实上,许多高三学生填志愿时,往往由家长“操刀”,大平台教育则能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自己,是非常有益的。

  晚报提醒:本报“高考志愿热线”今天18∶00—20∶00将继续开通,静安区高招办主任胡关荣老师将接听学生和家长的咨询。作者:记者许可臻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