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劳模背后的重荷(四) 没有“婆家”的“个体劳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07:34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今报记者 黎静实习记者付柳雄因为忙,记者与杨卫青通了一个星期的电话,4月23日下午他才有时间接受采访。但仍是来去匆匆,他想将宝贵的时间留给村里的果农们。整天忙碌的杨卫青,心中惟一的希望,就是他服务的区域能有一个由果农组织起来的技术协会,让他有一个集中传授农技的地方,不用四处奔波。但他又清楚地知道:对于他这样一个没有“婆家”的个体技术员,即使有“劳模”的光环照着,这一愿望也是难以盼到的。相反,有时还有更多理不清的烦恼。

  行家里手自学成才

  4月23日下午,记者赶到柳城县城杨卫青开设的农资商店时,超过了跟他约定的时间20分钟。但他已没有耐心等待,又跟随果农去了附近的果园。店里的员工小陈只好打他的手机。10分钟后,一位留着披肩长发,黝黑的脸上透出几分沧桑的瘦高男人走进了店铺。记者正在猜想这个有些像摇滚歌手崔健的男人身份时,小陈告诉记者:“杨老板回来了。”“没见过留长发的男劳模吧?别说你不相信,就是我到现在,也不适应劳模这个特殊身份。”杨卫青看着记者吃惊的样子,自嘲地解释道。杨卫青的“劳模”来得很晚,并且与他过去的身份极不相称。最初他捡过废旧,卖过咸鱼,后来又成为一家粮所的仓库保管员,做过营销。但最终因为企业改革,下岗了。在这些工作经历中,他从没获得过任何一个行业的“先进”。他下岗之后,做起了农资生意,开始关注果树病害。没想到凭坚韧的毅力,他竟然自学成了一名技术精深的行家里手,将普遍被误诊为柑桔癌症的“黄隆病”,确诊为可治的“黄化病”,并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果农们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经成千上万名果农推选,他获得了市“劳模”称号。而此时,他已从粮所下岗6年。面对这迟来的荣誉,杨卫青说“荣誉是把双刃剑”,这虽然是政府部门对其工作的一种肯定,但也为他招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因为“劳模”的声誉,杨卫青的名声越传越广,果农们纷纷来找他到自己的果园去“看病”,甚至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果农都慕名而来。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果农,他是绝不敢拒绝的,害怕别人说他“当上劳模就忘本了”。平日奔忙于各乡村的果园田间,近的他自己开摩托车,远的只能请司机开汽车去,一天赶数场是常有的事。而这些开支,大多数是由他自己支付的。他告诉记者,他每年光用于帮助农民查清果树病情的费用,就要1万多元,车费、误工费等,他还从没计算过。

  知名“劳模”屡遭非议

  渴望自己的孩子有成就、有出息,几乎是每个母亲的愿望。但杨卫青年逾古稀的母亲,对儿子的“劳模”身份却很“看不入眼”。作为农村妇女,杨母盼望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在她的3个子女中,杨卫青最小。他虽是村民眼中的能人,但杨母却认为他“一点用也没有”:老婆跑了,女儿和他又不亲,“到老时,给他送终的人都没有”。杨卫青“情路”坎坷,39岁的他已有过两次婚姻。他第一任妻子因发生意外事故,英年早逝,给他留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再婚后,一家三口原本生活不错,可是他下岗后,全身心投入“黄化病”的研究,疏忽了与妻子的沟通,也顾不上管家,给妻温暖,就在他获得“劳模”称号之前不久,第二任妻子与他分手了。而年幼的女儿,由于他无力照顾,只得交由母亲管教。因缺少沟通,至今女儿对他仍有些生分,见面时也很少交谈。杨告诉记者,虽然母亲不理解他,经常唠叨,让他烦恼不已,但在内心深处,他却十分感激母亲。母亲不仅给了他生命,更为孤独的他撑起了半边天——是母亲为他抚养了未成年的女儿,也是母亲给了他家的温暖。而让杨卫青感到难以接受的,却是一些对他不理解的村民的“挑刺”行为。杨告诉记者,有时为了采集果树病害标本,他需要下到有虫害的果园去采集标本。一些果农往往不理解,认为他借“劳模”之身份,“没病说病”,想让果农多掏钱。他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去解释,但时常又解释不清,毕竟懂果园技术的人太少了。随着“劳模”名声的扩大,杨卫青提供服务的地区范围也不断增大,一些“风凉话”也随之而来。发现了“病情”,为了治疗,需收取农药等治疗成本费。但提到钱,就有人说:“能不能治好?收费这么贵?”“现在你出名了,政府给你大把钱,还在乎这个小钱?”“听说你是劳模,怎么也打这种‘小算盘’?”不满的怨言时常传到他耳中。去年秋天,与杨卫青自小长大的伙伴“黑子”找到他,请杨到融安县潭头镇他岳父家果园“看病”。因当时约请的人多,他的行程一时安排不过来,希望“黑子”另约时间。“黑子”回村后越想越气,认为他摆劳模架子,找到杨卫青的母亲“告状”:“现在发达了,和我也来这一套。劳模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不给钱。”为这类“小报告”,杨卫青不少被母亲教训。往往这时,他无言以对,内心的苦闷只有自己知道。

  倾心“果痴”“背米打工”

  在采访中,跟随杨卫青在田间地头奔波5年的小陈告诉记者:杨卫青是一个很有营销经验的人,如果他专心经营农资生意,到现在,至少也应该是个百万富翁了。“但杨老板却志不在此,他尽力为果农做事,我认为他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小陈感慨地说,杨原来的身体很不错,当上劳模之后,每天的活动太多,人太累,近两年来,体重已从过去的70多公斤,下降到了54公斤。“以前他没有这么忙。”小陈说,她刚来到这个店里时,杨的生活还算有规律,抽烟也不太厉害。但他获得劳模之后,加上又离了婚,生活上成了一个典型的单身汉,手里整天都夹着香烟。每次有果农来请他去果园查看,他最先准备的物品,也是香烟,一天四五包是常有的事。碰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他沉入思考,眉头紧锁,这时任何人叫他,都不会得到回应。经常被杨卫青租用面包车往返于田间地头的司机老何,认为杨卫青是个喜欢“自虐”的怪人。每次进入果园,他就会不停地查看果苗、枝头,寻找病源,收集标本,分析土质环境,最后还耐心地教果农怎样进行护理。这一忙乎,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为了赶时间,常常是连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像明星赶场一样。“明星还有出场费,可他很多时候都是‘背米打工’。”老何坦率地告诉记者:杨卫青的所作所为,他能理解,但他不会去做———毕竟付出的太多,收获却不相等,太不值得。

  独行道上能走多远

  在采访中,为了从谈话中寻找到杨卫青的“另一面”,记者试着与他就一些轻松的话题进行交流,但除了谈到与果树有关的话题,他能滔滔不绝外,其余的话题,三言两语就了结了。杨卫青有些无奈地表示:“我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果树研究上,已没有多余精力去关注其他的问题。”他想了想说:“我是一个不适合结婚的人。”在失去完整的家庭后,除了母亲给与杨卫青无限的亲情外,与他并肩作战的农资商店员工,也给予了他意想不到的亲情。杨卫青开的农资店请了10名青年协助他工作。每每看到他情绪不佳时,他们都会用做一顿好吃的饭菜,或泡上一壶热茶,让他放松放松。他每次下乡,只要能够分身,他们都会主动前往,以便分担杨卫青的一些工作。那些在农技科研中结交的朋友,同样给了杨卫青心灵上的安慰。他把与他们的交流,看成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与他们交流,他的精神才会完全放松。不久前的一天,他受罗城县某农场一位场主地邀请,去为他诊治柚子的毛病。没想到去了之后,他才知道:场主也是一位农技专业人员,并且还是大专院校毕业的。他十分高兴,两人聊了20多个小时也不知道累。杨卫青对自己获得的荣誉十分看重:“这是政府对我的肯定。”他从事的果树病虫害研究,与政府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相比,不论在技术成果和工作强度上,他自认为都不比“公家人”差。但因为身份不同,他不知道如何去争取政府研究资金的支持,也没有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保证他的生活,解决他的后顾之忧。4月23日傍晚6时,记者结束采访时,杨卫青接到柳城县总工会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一个喜讯:他被评上2005年度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了。25日,杨卫青前往南宁领奖。杨卫青说:“如果柳城县早日成立农业技术协会,分担我的部分工作,我还会做得更好。”但他又担忧地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不知道单凭一人的力量,还能在果树病虫害研究的单行道上走多远。”

  作者:黎静 付柳雄

  (来源:新桂网-南国今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